沪深杭硬抗,中小城市忐忑,北京广州成都开始复活了
文|凯风
迈过第一轮高峰,这些城市开始复苏了。
01
这几天的北京 ,罕见再次出现了道路堵车、地铁高峰"人挤人"的场景。
在网络上,"三亚海滩上,躺着北京阳过的人" 更是一度引来广泛传播。
虽然三亚到底有多少北京游客不得而知,但北京到三亚的机票价格,却是肉眼可见地开始上涨。
北京人口迁徙目的地 来源:百度地图
毕竟,就在几天前,北京的快递员连快递送不出来,外卖订单等上几小时可谓常态,各大平台企业更是连夜从全国调集了几千名快递"小哥"支援首都。
真可谓,此一时彼一时。
千里之外的成都 ,一场盛大的中超赛事打响,3.15万球迷到场,创下本赛季中超联赛上座率的新高 。
中超球赛现场 图源:四川在线
中超赛事的水准,自然没法与卡塔尔世界杯的盛况相提并论,但在疫情之前,几万人的上座率可谓家常便饭。
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我们不过是努力再一次回归"寻常"。
在广州 ,不到一个月时间,经历了从最严封控到率先放开,再到陆续赶峰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作为气候相对温和的南国花城,广州即便面临高峰,似乎也比北京淡定许多。
这到底是广州人更为低调,即使阳了不爱声张,还是所谓毒株"北强南弱" 带来的结果,抑或仅仅是气候的影响, 不得而知。
但是,对于险些重演"上海封城模式"的广州,一定会珍惜松绑之后的复苏机遇。
而北京成都广州之外,以石家庄、保定 为代表河北多个地市,作为最早松绑的地方,早已在"不声不响"中迈过了这道坎。
02
与之对比,一大波城市才刚刚开始爬坡。
在政策大调整之前疫情相对平稳的上海、深圳、杭州、苏州、青岛、合肥 等地,开始直面第一轮感染高峰的冲击,进入"硬抗"阶段。
青岛官方给出了一组值得重视的数据:
目前(12月23日),青岛正处于高峰来临前的快速传播阶段。按照监测数据推测,青岛目前 每日新增感染量为49万人-53万人 ,明后天会在此基础上以10%增速增加。
一个千万级人口大市,每天新增感染50万人乃至更高,哪怕只有0.5%的重症率,对于医疗系统的冲击也都可想而知。
据统计,我国共有16个千万人口城市 ,还有数十个500万以上的人口大市,这些城市将会面临更大规模的疫情冲击波。
所幸的是,相比第一阶段的手忙脚乱,如今退烧药"一药难求"的局面开始有所改观,分级诊疗、重症医疗也从一开始忙乱中扭转过来。
我们看到,苏州 将许多城市早已废弃的核酸亭变成了发热诊疗站,浙江 多地药店开始向市民发放免费退烧药,还有城市重启方舱 作为自愿隔离的场所……
不过,在广大的中小城市,以及人口众多的乡村,仍旧是医疗资源、药物储备最为薄弱之地,还没直面最严重的挑战。
虽然曙光在前,但我们还没到真正可以乐观的时候。
03
地铁客流量变化,给了我们一个观察各大城市疫情走势的窗口。
我们统计了放开前后各城市的地铁客流量 走势:
以12月1日为最初解封日期,12月5日各地陆续取消地铁查验核酸限制,地铁管控正式解除,各地客流量随着疫情波动而起伏。
可以看到,时隔一个月,北京地铁客运量再次迈上300万大关。
自11月下旬开始加码48小时核酸以来,北京地铁客流量就开始一路下滑,在解封初期虽然有所反弹,但迅速被第一波疫情洪流所淹没,工作日客流量一度跌到124万的谷底。
从12月19日以来,北京地铁客流量开始逐步爬坡,陆续迈过200万、300万大关,整个城市开始恢复活力。
可以佐证的是,疫情搜索指数 来看,北京在达到峰值之后一路下滑,如今已回落到33%。根据预测,明年1月13日,搜索高峰有望迎来结束之际。
与北京相比,上海、深圳是另一极。
在解封前后,两地未遭受新一轮大规模疫情冲击,因此地铁客流量得以保持在高位,上海一度创下了1000万人次以上的纪录,深圳最高日客流量也超过了700万人次,与日常相差不大。
不过,最近几天,两地地铁客流量开始出现断崖式下滑,上海从最高1000万人次回落到不足300万人次,深圳从最高700万人次回到了260多万人次。
处于中间的是广州,地铁客流的一波三折, 折射了从严控到解封再到迎峰的艰难历程。
一个月前,广州正处在最严封控状态,每日新增感染一度逼近万人,地铁客流量连续多日跌破200万大关。
当大多数人以为广州要重走半年前的上海之路时,没想到国二十条、新十条 的先后落地,带来了峰回路转,广州迅速从封控模式转向了复苏模式。
当北京为高烧、刀嗓困扰不已时,地铁客流量跌到120多万之际,广州地铁客流量却爬升到540万的高度。
不过,气候有别,症状或许有别,但谁都无法阻挡流行高峰的到来。短短几天时间,广州地铁客流量从540万一度跌落到300万以下,如今又开始缓慢爬升。
虽然离正常时期动辄千万人次 的地铁客流量仍有差距,但千万人口大市的"复活",无疑给许多人以回归正常生活的更大信心。
04
中小城市和乡村,仍旧很忐忑。
这几天,"城里人抢布洛芬,他们却在囤黄豆治新冠?" 的说法不胫而走。
这里的他们,说的正是乡村。
在许多乡村,人们沉浸在新年即将到来的喜悦当中,大城市此起彼伏的喊疼声尚未冲击到这里。
然而,春运将至,没有"就地过年"的束缚,一年一度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口大迁徙又将上演 。有多少人回到老家,就会带来多少疫情扩散的风险。
这还不是最令人担忧的,最大的难点在于,乡村与城市,不仅医疗水平大相径庭,就连退烧药,恐怕也抢不过城市。
前段时间,小红书上到偏远县城囤退烧药 的消息,刺痛了许多人。大城市里的人,利用信息差和感染的时间差,掏空了小县城乃至乡村的药房。
当广大中小城市和乡村开始直面疫情冲击波时,才发现早已没有退烧药可用了。
对于许多农村老人来说,由于担心花钱,生病了多数都选择硬扛,愿意花钱的,更多选择了"输液治疗"。
问题在于,普通的感冒发烧或许可以扛过去,但面对存在一定重症风险的新冠,仅靠硬扛怎么行?而输液治疗,更是完全不对症。
要知道,在我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超过5亿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人超过了1亿人,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率远高于城市。
在天平的另一极,农村的医疗水平更为薄弱。
数据显示,2021年城市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9人,农村为5.29人,城乡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之比达2.25。
在全国各大乡村,共有136.3万卫生人员,但这其中超过一半(69.1万人)都属于传统的村医范畴,行医活动明显受限。
所以,这么点卫生人员,却要兜底乡村几亿人的医疗需求,在平时就杯水车薪,更不用说疫情高峰。
中小城市和乡村如何顺利渡过难关,无疑需要予以正视。
05
2023年行则将至,疫情即将迈入第四年。
从国际放开经验来看,解封之后,大多数国家都会经历一波浩大的疫情高峰,以及无数小的波峰。
与常识相悖的是,放开之后不会立即迎来经济、消费和人口流动的大反弹。
整个社会反而会因为集中感染而一度陷入暂时"停摆",无论生产还是生活,都将受到一定程度冲击。
这种场景的所在,让部分人质疑政策放开的必要性,甚至发出了重回封控老路 的建议。
然而,任何地方一旦选择放开,都不可能再回到过去。 同理,任何地方,不可能在政策大转向之际,不承受一定的代价。
所幸的是,这段时间不会持续很长。随着大多数城市迈过高峰,第一批"阳"过的人有了抗体之后,整个社会将会迅速恢复烟火气,北京成都广州已经做出了示范。
不过,要想回到疫情之前的2019年,仍有相当长的路要求。
毕竟,疫情三年,经历了太多,也失去了太多,无论是收入修复还是心理修复,都需要时间。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离开勇士,连底薪都拿不到!22岁重伤赛季报销,他被伤病彻底毁了拥有傲人天赋的马基斯克里斯,曾被球探认为有成为全明星球员的潜力。但现如今,才25岁,他却连工作都找不到了。自上个月被雷霆裁掉后,克里斯便一直失业在家,无人问津。ESPN报道称,后者
会飞的馄饨皮!抢了世界杯C位的吉祥物,你想拥有吗?随着卡塔尔世界杯的热度越来越高一个可爱的小家伙也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喜爱甚至有火出圈的趋势!TA就是2022卡塔尔世界杯的吉祥物拉伊卜馄饨皮,没有腿?拉伊卜首次亮相,是在今年4月1日的
CBA3消息杨毅捧杀周鹏,莫兰德和辽宁决裂,广东报价考辛斯遭拒CBA本赛季的外援使用如同走马换将,在第一阶段结束之后,不少球队因为不满外援的表现或者出现伤病原因,都开始陆续引进新的外援。像上海队的布莱德索,山东队的兰兹伯格,就连近期的浙江男篮
给自己打打气咱们的青年是一种正在不断成长,不断上升的气力,他们的使命是根据历史的逻辑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高尔基大家好,这是我的成长心得。成长路上没有谁能一直顺顺利利,一路走来我们都在
11月24日放心大胆走,不走回头路开始写日记以后有个很明显的变化,生活开始变得很充实了。经过将近两个月的风控,以往的感觉,上午做个核酸,下午晒个太阳,中间再做饭吃饭洗碗上厕所,一天就溜走了,一点生活的痕迹都没有。脑
18到30岁的完整过程记得18岁的时候毕业步入社会,那时候的我懵懵懂懂啥也不知道。北漂1年买上了人生中第一部手机,因为家里条件困难,自己靠打工挣到了第一笔人生中最多的工资,欣喜若狂的我尝到了步入社会的甜
成功的原则在开始之前,我想先说明,相对于我需要知道的东西而言,我真正知道的东西并不多,我一生中的任何成功,主要原因不在于我知道多少,而是我知道如何应对我未知的,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这在我看来
只有少数人活着,多数都是二手人生大家好,我是王俊俊今天是第2059天硬核不断更分享第一篇这个世界只有少数人在真正的活着,其他人都在消费商业创造出来的二手人生。稀缺。人穷就会被限制,被限制之后的正确手段是解绑或者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写作真的与你的付出成正比了吗?俗语说得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努力不懈的付出,就能得到丰盛的收获。算算从2017年到现在,板着指头算算了,也有6年了,为何我付出却没有换来我的收获。我是在2017年的时候,我就
35岁后我坚决不会做的8件事我们似乎总会在某一年,爆发性的长大,爆发性的觉醒,爆发性的明白自己该做什么,又不该做什么。这或许就是成长吧。我的觉醒始于35岁这一年。这一年我开始读书,运动,早起,写作,开始反思自
巧了!消防员出警我爸怎么也来了?近日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两名女子欲跳楼轻生消防员和警察先后到达现场并成功化解危机巧合的是在这场救援中还有一对上阵父子兵11月11日11时许有两名女子欲跳楼轻生安徽省阜阳市颍州消防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