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来自南方的大学生,在石家庄念书快四年了,我说说我的感受吧… 优点: 1.城市规模不大不小,生活节奏不算快,比较适合生活。 2.交通便利,可能由于石家庄本身就是依靠交通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所以这一点我觉得蛮不错的,有机场,两条铁路干线交叉穿城过,正所谓"火车拉来的城市"。 3.比较包容不排外,可能由于市民本身就是外地人占多数的原因,是个典型的移民城市。 4.一年四季分明,晴天多,阳光充足,这对我这个来自常年云雾缭绕地区的人来说感觉非常完美。 缺点: 1.空气污染严重。我来的前两年真的是非常可怕,尤其冬天的时候,这两年好了很多,估计是关停了很多工厂的缘故。 2.气候比较干燥缺水,降雨少,自然河流也少,只有一条滹沱河,还时常断流,这对于我这种长江边长大的人来讲比较难以适应。 3.作为省会城市,感觉城市有点缺乏活力,对于想大干一番的年轻人可能不太友好。 4.部分街区交通秩序比较混乱,比如我学校这边,西美花街这,人车争道,感觉路口的红绿灯如同摆设。 5.这点…是我最想吐槽的,每年春天一到,由于绿化的树种杨树柳树居多,所以季节一到满天飞絮,柳絮杨絮到处飞,这对我这种过敏患者简直要命… 能不评价吗? 前几天开车回石家庄办事,走上槐安路高架桥上,放眼望去,深感几年未见的石家庄变化真大。 是的,从2009年三年大变样开始,石家庄真的就是一年一个样,从过去的大村庄越来越有大城市的感觉。 但是,和周边大城市相比,尤其是北京天津,石家庄实在是太不值一提了。作为河北省的省会,静夜史想说: 不是石家庄很低调,而是现实所迫,石家庄根本高调不起来。 早在大学期间,静夜史的城市规划导师就分析过石家庄在河北、华北乃至全国的定位和前景,之所以石家庄在河北省内不能服众,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默默无闻,和全国一盘棋的宏观战略密不可分。 简单说来,石家庄低调,是因为河北低调。而河北之所以低调,是因为全国需要河北低调。而全国之所以需要河北低调,是因为首都北京太过高调。 今天的人们,概括某一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习惯性地将主要责任算在"人"的身上,比如不上进、排外、心胸狭隘等。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毕竟城市的发展就是由千千万万个"人"支撑起来的。 但是就和人们习惯性地将贫困户贫困的原因一刀切地归结为贫困户的"懒"一样,片面忽视贫困户面临的机遇少、待遇低或者身体条件差等客观状况,是不可能实现精准扶贫的。 石家庄也是一样,将"低调"的责任推给"人"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是什么样的客观环境造就了这样的"人"?而且石家庄还是个移民城市,移民数量大大超过本土居民,这是一种典型的"橘生淮北则为枳"的困局。 所以,客观条件才是石家庄"低调"的根源所在,而客观条件包含了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 从自然条件上说,北方城市石家庄,纵然是位于太行山山前冲积扇,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缺水的影响,环绕全城的民心河,自挖通以来就是常年断水的臭水沟,只有在雨季暴雨,雨水管道不堪重负,市区出现久违的"海景",民心河才像条河。 当然,缺水还不是最要命的,石家庄最缺的,还是底蕴。今天的石家庄,拼命向正定发展,除了心照不宣的政治考量,也有拿正定文化移花接木的想法。在正太石德铁路与平汉铁路交叉前,正定才是石家庄的主体,作为北方三雄关之一,正定(真定)是北京真正的南大门,但是铁路改变了这一切。 没有文化底蕴,就好像没有化妆的网红美女一样,走在人群里,想高调都没门儿,这也是河北省内其他古城特别是保定不服石家庄的原因。所以石家庄拼命让自己身上堆砌历史,不为别的,只为自己能昂首挺胸。 不过从现实情况看,这种弄巧成拙的搞法别人并不买账,石家庄楼房再高,也改变不了二环内45个城中村,城区内73个城中村的"国际庄"现实;借来的历史再悠久,很多人心中的老省会依然是保定。 而石家庄的低调,远远不止是卡在了自然环境上。人文环境的恶劣,是其难以脱胎换骨的根本原因。 因为平山县西柏坡的存在,石家庄成了"共和国从这里走来"的地方,但更因为这里距离北京太近,反而让石家庄"大树底下不长草"。 同样是北方城市,石家庄先天条件不足,北京没有理由得天独厚,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但北京地理位置优越,其地处中原、蒙古高原以及东北三大板块交界的区位使北京从金朝开始正式成为帝国都城并延续至今。 成为都城的北京,有了石家庄难以企及的能力,那就是权力。 建国以来,没有明确定位的北京可谓面面俱到,在成为政治、文化中心后,还要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这种脱离现实的策略让周边的北京成为北京发展的奶牛,北京向四面八方延伸的公路铁路,更像是伸向周边的吸血管,石家庄作为环首都一小时经济圈的省会,自然首当其中。 有些人喜欢鼓吹雄安新区是未来河北省的希望,静夜史不可置否,因为雄安新区既不是上海,也不是浦东,更不是为河北省缔造的新省会,而是类似于通州区这样的"北京新城区",古往今来,从没有一个新区会优先发展其他省份。 所以可预见的就是: 雄安的出现,是北京的一个"分身",它的吸血能力和北京不相上下。那么在经济腹地再度被强行撕裂一大块后,只剩下冀中南四区市(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的石家庄,有什么潜力能"傲视群雄"? 今日的石家庄,作为北方城市,亦在效仿北京的吸血模式发展,但腹地这一先天条件的不足,使得石家庄永远不可能成为下一个北京。 加上同性相斥的竞争性发展特点,被北京吸血的石家庄连向周边的济南、郑州看齐的能力都不具备。毕竟,石家庄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985、211高校的省会,河北师大这样的所谓"小211",是无法支撑石家庄宏伟的人才引进计划的。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石家庄,放眼全国,绝无仅有! 第一,除了后来成立的海南省之外,最年轻的一个省会; 第二,全国唯一的一个被首都、直辖市挖空了的"空心省"的省会; 第三,新中国解放的第一个大城市; 第四,全国最被同省兄弟城市瞧不起的省会; 第五,全国唯一一个同时被媒体、喷子、地域黑攻击的城市; 第六,全国唯一一个没有"211""985"名牌大学的省会; 第七,全国唯一一个同时笼罩在两个直辖市阴影之下的省会; 第八,全国最没有历史底蕴的省会; …… 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石家庄成功超越了:哈尔滨、沈阳、太原、兰州、贵阳、昆明、南宁、南昌、福州、厦门、包头等强市,也拉大了同呼和浩特、银川、西宁、拉萨等省会的距离。 没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没有政策的专项扶持,没有部企,没有央企,只有半拉子省的省会,却能在夹缝中发展到现在。难道不是奇迹?!!! 我是外地人,在石家庄长住了,这个城市没有多大活力,没有自己的文化气息,没有前几年好了!至于物价相较它的收入目前是相当高了,至于城市建设也就那样!想好了,等自己老了,还是要落叶归根的!这地方不适合养老,空气质量是真的差! 在回答问题前,先说说石家庄和保定两个城市的故事,相当有趣。 去年有幸去了一趟石家庄和保定。两地的朋友饶有兴趣地说起了两市的故事,既有唏嘘,也有惋惜,相当有趣。 年长一点的人都知道,建国初期,保定才是河北省的省会。1958年,国家将天津划归河北省管辖,保定首次失去省会地位,迁往天津。1966年天津市改为中央直辖,省会又迁回保定。随后,受文革影响,1968年,经中央批准,再一次搬离保定,迁入石家庄。 上世纪70年代,河北又提出了迁回保定的动议,周恩来总理最后拍板,不要再迁。从此,河北省省会便一直设在石家庄直到今天。 石家庄,是伴随着铁路的开通而崛起的新兴城市,先后有过石家市、石门市、石家庄市等名称。 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事,如最好的大学不在石家庄,却在保定。河北工业大学不在河北及石家庄,却在天津。呵呵。 如今的石家庄市人口已达1000多万,是全国重要的铁路、公路、航空枢纽,工业体系齐全,农产品丰富,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是华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我国优秀旅游城市,一大批旅游景点,闻名国内外。 去年,中央决定设立雄安新区,河北包括石家庄既面临挑战,也充满机遇,以此为契机,石家庄将不负众望,一定能迎来再次腾飞。 一、石家庄的优点: 1、城市年轻,没有沉重的旧城负担,容易规划; 2、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3、基本上也是移民城市,不排外。而且老的移民都是随单位一起迁来,属于技术人才,相对素质较高; 4、省会城市,是省内资源的汇集地; 5、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纺织、机械加工、医药、军工、电子技术、钢铁冶炼/轧制、矿山机械、化工、飞机设计/制造/修理等等; 6、大专及以上院校数量较多,有大概50所,涉及门类比较齐全; 7、地处华北平原,是全国有名的粮棉产地; 二、石家庄的缺点 1、距离京津较近,大城市的虹吸效应明显,人才流失比较严重; 2、由于城市地理位置特殊,空气流通不畅,污染严重; 3、缺水严重,地表水基本没有,地下水超彩严重; 4、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城市发展后劲不足; 5、市场经济发展缓慢,大政府小市场; 我在石家庄也生活了20年了,最开始一直在新华区中华大街九中街附近住,现在搬到裕华区住了,感觉石家庄这几年确实在努力,但是城建还有环境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石家庄共同努力,石家庄村子太多了,修路就要拆村,太难了,整天一检查环境就停工,一年停工好几回,我想问问大家,上面检查底下停工,想快也不行啊!还有就是支柱产业,好的企业都北京天津吸走了,石家庄只能捡剩下的,这是必然的,收入高低,真的,有本事的还是能赚钱,没本事的还是不要赖社会。其实北上广也一样,没本事去了,一样找工作难,做苦力挣辛苦钱。我的第一份工作在上海干了一年回来了,我的毕业在上海做技术不行,做个底层技术工资月光还不够,在上海,北京销售房子和汽车估计来钱快,但是压力太大,最后选择回石家庄,相比北京,上海我选择回石家庄。虽然房价高收入一般,毕竟亲人们都在一起,努力工作,生活还是幸福的 总有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无聊之徒对石家庄说三道四,甚至恶意攻击污蔑抹黑嘲笑,可是你觉得有用么?就在你说出那些你都认为底气不足的废话的时候,你心里也想:人家怎么就能从当初一个小村庄迅速发展成为引领全河北的大都市而自己却不能!如果不是石家庄木秀于林,如果不是你羡慕嫉妒恨你能如此下作地诋毁石家庄?好好想想怎么发展你们自己吧,别鸡巴成天以诋毁他人为乐而彰显你下三滥本质 马上就会三年大变样了,指日可待,省委书记专门指出要建设强省会,市委书记、副书记都是从发达地区新来的精兵强将,市长原来是科技厅长,一定会科技兴市,引进各种高科技企业,石家庄强化对冀南山西的辐射能力,加强与北京太原郑州济南的强强联合,省里重视市里思想解放了,石家庄腾飞指日可待,期望着…… 08年进庄至今,已经在这安家了,说下自己的感受吧 1.城市文化环境:亲,这个没有,没有历史,没有特别的区域文化,也没有特别的口味,全是从周边进来的,朋友来了后我一般问对方什么口味就带去什么口味的菜馆,至于地方特色,木有,好在现在餐饮全国各地都来庄里开,可供选择的还不少。玩的话,红色旅游的西柏坡吧。 2.房价:两年前真心不高,现在涨了很多,均价1.4万朝上。 3.消费:真不高,人均100就算高档的,当然真要找狠的也不是没有。一般朋友们聚餐人均五十,不含酒,就十分嗨皮了。 4.空气:拒绝发表意见,个人感觉在好转,自己因为孩子小的原因,家里空气净化器前后买了七台,费用小一万吧。 5.收入:偏低,4000朝上就算好工作。 6.其他:人多车多,平常上下班时间宁可自行车,车很少开,太没点了,家到单位不堵大概20分钟,堵的话一小时左右,骑车半小时十分固定。 7.补充个:交的当地朋友们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