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国庆假期,小鱼去了一趟澳洲。租车自驾,深度自由行。在欣赏澳洲的碧海蓝天与无限春光之际,也不忘留意各种医疗方面的资讯。 澳洲被誉为最适合居住的国家,也是国人移民的首选之地。除了环境的优美宜居,福利的丰厚诱人之外,全民医保及高水平的医疗技术也是重点加分的部分。 在与当地很多移民朋友的聊天中,听到一些普通老百姓对澳洲医疗状况的感受。真实、有趣、也发人深思。 今天来讲讲几乎所有移民华人都嗤嗤称奇的神药——"Panadol"。 到澳洲旅游,推荐购物的清单里必有这个叫"panadol"的药品。 它被誉为"澳洲神药"。 为什么叫做"神药"? 因为在澳洲,无论大人、老人或小孩,无论发烧感冒腰酸背痛、牙痛、来大姨妈痛,总之任何不舒服,去看医生,医生都是让你先去药店买一盒"panadol"。 似乎大部分的常见病,它都能解决。Panadol作为非处方药,在药店超市均能轻易买到。 所以,澳洲民众生病了,也不急着看医生,必定先吃几颗panadol再说,反正看医生也是开这个。 panadol简直成了消灭人类疾病的"多面手"。 Panadol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去看医生。 这无形中也节约了医疗资源,小病靠神药扛,严重了再去找医生。 panadol又多一个神奇功效: 节省医疗资源 。 那么,神药panadol,到底是什么呢?既然这么万能,为什么我们这里没有,要去澳洲代购? 神药panadol,到底是什么? 其实panadol,是最最普通的药,我们中国也是遍街都是,根本不用澳洲代购! 它的学名叫"对乙酰氨基酚",也许这个名字你比较陌生,但我说出它的商品名,大家定会恍然大悟。 Panadol,中文名"扑热息痛",这个中文名有相当直白的含义:扑~热+息~痛。 这是最便宜最普通的药。国内以"对乙酰氨基酚"为主要成分的药物有泰诺林、必理通、百服宁,还有很多常见的感冒药也有这个成分。 那么,既然神药panadol,这么好用,这么管用,我们日常生活中能用吗?要怎么用呢?今天小鱼就来给大家好好讲讲! 虽然2017年国庆,我才第一次去澳洲,但这"神药",我已经有用了好多年。特别是在我家小儿子出生后,自从学会善用"神药",孩子进医院的次数就少多了。 在开讲panadol用法之前,先说说养育大儿子的血泪历程,相信很多新手妈妈都与我有共鸣。 孩子生病,深夜跑医院,急诊排队,打针输液,熬夜请假,鸡飞狗跳,孩子痛苦,大人受罪,说起来都是泪啊! 那时候,我的大儿子三岁,他常常生病,各种感冒发烧咳嗽不断,抱着他整天跑医院,搞得我焦头烂额,身心俱疲。 医学科班出身的我,对此也感到非常无力,孩子总是隔一段时间就要去医院报到。 去了医院,就是查血、开药、输液,各种排队,焦躁又痛苦。西医中医都试过,孩子身体也不见得好起来。 我当时非常困惑,因为我知道这样经常吃药输液,对孩子不好。可是一生病,不可能不去医院,而去了医就是这样的流程。 查血,如果白细胞高就是细菌感染,吃抗生素药,严重点就打抗生素针;白细胞低,就打抗病毒针。 为此,我还询问过好几个当儿科医生的同学。他们都这样说,这个流程没错,我们的医疗体系就是这样的诊疗方案,哪怕你来了我们医院找到我,我也是这样给你治。 我最好的朋友,大学毕业就移民去了澳洲,他家小孩跟我家的差不多大,当我问起他们孩子感冒发烧,澳洲怎么治疗时,他告诉我,他家孩子还没去过医院,生病了就是吃panadol,看医生也是开panadol。 发烧三天以内去看医生,医生都不理你。从来没有查血化验,更不会打针输液,除非非常严重。 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澳洲的孩子大部分感冒发烧只用panadol——"扑热息痛"就能解决,而我们非得查血化验打针。 首先说说儿童发烧 孩子发烧有很多原因,比如感染、炎症、肿瘤、免疫性疾病等等都可能引起发烧。 但是!绝大部分的发烧还是感染引起的,其中又以病毒性感染最常见。 病毒性感染导致的感冒、流感、支气管炎、肺炎、轮状病毒肠炎、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幼儿急疹等均可能引起发烧,这些都是儿科的常见病,也是自限性疾病,目前并有针对这些病毒的抗病毒药。 所以出现这些病,针对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即可。服用抗生素或者输抗生素,对疾病并没有用,反而降低机体抵抗感染的能力。 发烧吃退烧药,咳嗽吃止咳药,缓解症状,让孩子感到舒服,度过三五天的病程,自然就好了,哪里用查血打针输液? 而如果发烧超过三天,甚至五天,依然不退烧,那就要去看医生了。因为要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发烧,或是感染引起的重症疾病。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澳洲三天不退烧,去看医生,医生才会理你的原因。 孩子感冒发烧怎么办? 三个月以内的婴儿 : 只要体温高于38℃就应该去医院了。 因为初生婴儿免疫力低,往往病情发展较快,所以不能大意,必须赶紧去医院寻求医生的治疗。 三个月以上的孩子: 感冒发烧,先观察。 如果孩子精神好,只是发烧,可以在家护理。 体温低于38.5℃, 主要是多喝水,好好休息为主。 物理降温退热贴等可以使用,但作用有限。 不要给发烧的孩子穿厚衣服盖厚被子捂汗,而是应穿着轻薄吸汗的衣服,保持正常通风,以让孩子感到舒服为原则。 不能用擦酒精方法进行物理降温。这不仅让孩子很难受,而且还有风险。酒精通过皮肤吸收,还有可能引起酒精中毒。 体温高于38.5℃, 服用退烧药,缓解症状。 2岁以内的孩子: 24小时不退烧,去医院。 2岁以上的孩子 :三天不退烧,去医院。 不要在家自行给孩子吃抗生素。 以我生了两个,养了两个孩子的经验,多数时候,孩子就是烧两三天就退烧了。 如果孩子精神状态不好,或者伴有反复呕吐腹泻,哮喘等,应及时去医院就医。 退烧药的选用 WHO,美国儿科学会,以及中国的发热指南,都明确指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安全的儿童退烧药。 对乙酰氨基酚用于3个月以上的孩子。 布洛芬用于6个月以上的孩子。 这两种成分对应的药品,就是药店里常见的"泰诺"和"美林" 退烧药交替使用? 以前医生建议,在孩子高烧不退的情况下,可以泰诺和美林交替使用。 但最新的指南,已经明确不推荐联合或者交替使用了,因为可能增加用错药或者过量的风险。选用其中一种进行退烧即可。 同时要注意,很多感冒药的成分都有对乙酰氨基酚,所以不要在服用了退烧药后,又吃其他感冒药,这样会增加用药量,造成风险。 用药量,参照说明书,不要自行增加或者减少用量。还要注意用药频率,一天不超过4次。 对乙酰氨基酚在正常用量的情况下是安全的。 我生了老二以后,因为有了经验,对于孩子养育淡定了很多。 孩子生病在所难免,但生病后我不会再马上跑去医院排队。毕竟医院里人多,病毒密度高,我也不想再重蹈带老大的覆辙,每个月去医院报到。 孩子感冒发烧,先观察,发烧超过38.5℃就用"神药"(对乙酰氨基酚)退烧,好好护理,让孩子舒服。 一般烧个两三天就自然好了。如果三天后还发烧,我才会带他去医院。 老二抵抗力似乎比老大好很多,极少去医院,也几乎没吃过抗生素。 所以,老大好可怜,是我们新手父母的"试验品"。 生了二胎的爸妈们,都要对老大更好些哦! ps:文末福利,国庆去澳洲的照片一张。 那个一路跌跌撞撞养育的老大,快和我一样高了,那些日夜守护他的日子似乎依然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