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照片 成立于2005年的梅陇镇总工会,是上海首批成立的街道总工会之一,在占地28.07平方公里的梅陇镇,有着相对完善的"小三级"工会组织架构,实体型企业、独立建会企业、区域性联合工会、行业性工会联合会等多形式工会组织均涵盖其中。近年来,受多方因素影响,梅陇镇内企业"关停并转迁"均有发生,随之而来的劳动争议也给工会工作带来了新挑战。面对挑战,梅陇镇总工会积极贯彻落实《上海市职代会条例》,突出主业主责,主动协商协调,从源头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职代会制度 在企业"开花结果" "夜班津贴多年未涨,能否适当提高补贴?"上海天海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研发为一体的公司,公司内有许多职工需要从事夜班工作。大约2、3年前,工会陆续收到职工有关夜班津贴的反馈,让工会工作者们高度重视。"职工普遍反馈,夜班津贴标准不涨,而夜班经常需要购买夜宵,一来一去显得津贴更少了。"该公司工会主席郭燕红回忆,考虑到职工的这些需求,工会也是分两步走,为职工谋求权益。"首先是和老板协商,通过列举公司的效益、职工的工作情况等,经过几次协商,确定了每小时提高一元钱的标准,职工的夜班津贴总体提高了近一倍。"另一步是为职工提供夜宵,让职工能安心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标准逐步提高,现在已提高到每日四菜一汤的标准,深受职工欢迎。 今年10月,在伟巴斯特车顶供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内,一片经过改造的运动区域正式与职工"见面"了。这片在公司里"挤"出的场地,正是公司工会根据职工需求所办的实事。该公司工会主席陆慧静告诉记者,公司工会长期以来在职工群体中开设体育活动俱乐部。今年,因疫情原因,部分需要去公共场所的俱乐部活动受到影响,但职工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不减。工会通过微信群中接收到了部分员工反馈,经过整理后形成一个初步建议。经过工会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评估、实施,并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今年10月,包含乒乓球、椭圆机、桌上足球等项目的活动室正式开放,职工业余时间登记即可使用。 随着职代会制度在企业的推广,越来越多与职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成果也在梅陇镇开花结果,形成了良好的反馈和沟通机制。在上海载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职代会制度建立初期,职工反馈的意识并不强,"一方面是职工需要反馈的渠道,另一方面他们也担心,自己提的建议没有用。"该公司工会主席朱涵琳告诉记者,公司工会在办公平台搭建合理化建议的同时,特别注重对职工意见的反馈,"哪怕是职工关于洗手水冷热这样的小建议,我们也会尽快跟进、反馈,还设置了监督小组,形成闭环。久而久之,职工发现自己的建议有了回音,建议的数量和质量都提高了。"朱涵琳介绍,特别是为职工购买保险这一实事项目,已经成为民主协商的典型案例。"最初我们购买的是大病医疗和意外伤害险,后来职工反馈,由于年轻人比较多,使用率并不高。于是在和他们沟通后,我们购买了门急诊可用的商业保险,职工使用后,发现看病几乎不花钱,反馈特别好。"近年来,公司工会将职工子女纳入保险的范畴,并推出由职工和公司共同购买的爱人/父母的保险,由于认真选购,贴合职工的需求,得到绝佳的反馈。这些年,公司的离职率非常低,招聘时内部推荐的比例也很高,这都是职工对企业认可的表现。 劳动争议抬头 催生工作方式转变 和如今的和谐氛围相比,5年前的梅陇镇,却是另一番景象。促成镇总工会下定决心改变的,正是逐年不减反增的劳动争议数量:2016年,梅陇镇发生劳动争议群体性案件76起,与2014、2015年两年相比有所增加。这些由于企业"关停并转迁"引发的劳动争议,也给工会工作带来了挑战。 "因此,我们对案件的数量、争议焦点等进行了分析总结。"梅陇镇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群体性劳动争议调处过程中,镇总工会工作者发现,民主协商缺失、职代会制度形同虚设是导致劳资双方情绪对立、争议激化的主要原因。"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尤其是关停并转迁等劳动力调整幅度较大的事项上,企业大多未能做到事先与职工开展充分沟通、协商,单方面推出紧贴法律底线的‘贴地’操作常常与职工的期望值差距较大,容易造成职工出现过激行为。"而在此时,作为企业与职工沟通的重要桥梁的工会,却在劳动争议发生的事前、事中、事后作用不明显,工会组织建而不转的情况比较突出,少数企业更是缺少工会组织与基本的劳资沟通渠道。 对此,梅陇镇总工会以和谐劳动关系创建为统领,坚持党委领导,突出工会协调劳动关系主业主责,统筹推进集体协商、民主管理、法律监督、法律援助"四位一体"协调劳动关系体系建设,健全规范非公企业集体协商和职代会"两项制度",逐步完善劳动争议预警预防及调处机制,力争实现劳动争议调处有序、工会维权作用突出、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的维权工作新局面,建设"党政满意、职工信赖、企业认可"的新时代非公企业工会。 为了有效落实总体目标,梅陇镇总工会将总体目标具化为七项工作任务,分别是"规范非公企业集体协商和职代会制度、落实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和职代会制度、深化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强化职工劳动法律援助、建立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劳动争议预防应急机制、优化群体性劳动争议联审联调机制"。 在执行的过程中,梅陇镇总工会将集体协商、民主管理、法律监督、法律援助"四位一体"协调劳动关系体系建设与梅陇实际相结合,结合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劳动争议预警联动网格、劳动争议联审联调机制,作为工会参与社会治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尝试,打造出"梅陇镇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开发调解APP等一系列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处的品牌亮点。 经过努力,2018年的群体性案件案发率明显下降,之后的几年整体已然可控。 精心编撰 三本工会工作"红宝书" "除了企业不重视之外,与企业工会干部兼职居多、流动性大有关,因此制度很难在企业得到有效执行。"在落实非公企业集体协商和职代会"两项制度"的过程中,梅陇镇总工会发现,解决民主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制度保障是"外因",把工作方法传承下去的"内因"也不可忽视。在工作方案的基础上,梅陇镇总工会制定了一系列办法,其中,三本配套给基层工会干部的材料,堪称民主管理制度落实的"教科书"。 在编写的过程中,梅陇镇总工会以《上海市职工代表大会条例》《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为依据,归纳整理了非公企业落实"两项制度"的主要程序和相关文本,为梅陇非公企业量身定制《梅陇镇非公企业集体协商操作指南》《梅陇镇非公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操作指南》《梅陇镇非公企业集体协商和职代会工作记录本》等三本配套材料,为企业规范落实"两项制度"提供参考。记者在梅陇镇总工会看到,这三份"教材"中,有两本是围绕执行步骤编撰的指南,还有一本则是便于工会主席使用的"工具书",集体协商和职代会所用的表格文本等,均可在此找到。 在此基础上,梅陇镇总工会将专职工会社工下沉为四个区域网格的主管人员,牵头工会指导员、"小二级"工会干部,及镇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网格管理与服务。同时,以镇级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会职工法律援助为补充,以一支更加完善的人才队伍,提升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的专业性。 劳动报首席记者 张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