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60万大陆老兵背井离乡去台湾,苦等38年,终于能回家探亲
" 飞锡离乡久,宁亲喜腊初 " ,游子思乡,老母念儿,海峡两岸相隔,整整 38年 亲人不得见,这一切都是蒋介石的私心惹出的祸端。
由他领导的国民党在内战失败后,撤退到了台湾海峡,谁料这一去,就从壮年熬到了老年,才有机会重新回到大陆。
我们总喜欢用余光中的《乡愁》来形容两岸人民的思念之情,可诗句又能道出其中的几分辛酸呢?
当年国民党军队突然收到撤退命令,仓促之间,多数人连和家人告别的机会都没有,迷茫地跟着部队就这样离开了大陆,一走就是大半生。
蒋介石所谓的"反攻计划"胎死腹中,回大陆的事一拖再拖, 直到1987年,台湾当局才同意老兵回大陆探亲。
这些老兵们经历了怎样的一段岁月?他们回到大陆后面临着什么? 退守台湾
1948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国民党节节败退,主要的军事力量被我党分散歼灭,随后,我党发起了渡江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一路势如破竹、攻池掠阵。
国民党败势已定,蒋氏集团分崩离析,而蒋介石则逃回了老家 奉化, 在那里再次策划 反革命计划 。
因为蒋介石多次错误的战略部署,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势猛攻下,国民党防线失守,蒋介石吓得逃往 成都 。
到达成都后,蒋介石立即召开了会议,想要为国民党谋求一条最保险的后路。
多数人认为,就目前形势,国民党军队可撤退到四川地区,那里地势易守难攻,可以很大程度上阻挡住解放军的攻势。
但对此蒋介石却有另外一些小心思, 四川地区的川军一向和他不和, 处处阳奉阴违。
国民党大军撤到那里无妨,可他蒋介石,到了地方说不定就被川军抓起,作为求和礼送给共产党。
彼时的蒋介石还心存侥幸心理,认为战局达到一定的程度, 美国 一定会向国民党施以援手。
但他没有意识到一点,国民党大势已去,美国在这时出手得不到利益不说,在国际上也会引发不好的争议。
随着战线被再次拉长,国民党的外围阵地全部失守,蒋介石只能紧急下令,将能召集到的部队全部调到 沿海地区 ,进行防御部署。
蒋介石心知要为自己留好后路,在一位同乡部下的建议下,将台湾作为了撤退地点, 开始筹备往台湾撤退的计划。
国民党海空两军齐上阵,负责将武器、金银珠宝、文博古玩、重要资料等分批运往台湾。
为了迷惑我军,蒋介石调遣其他地区的守军前来支援,拦截我军前进的攻势。
事已至此,国民党以蒋介石为首的高官们,已经放弃了负隅顽抗的想法,每天疯狂地收敛钱财,将银行里的大批黄金装箱带走,博物馆里的文物也被打包塞进了飞机舱里。
蒋介石却和其他人想得不太一样, 他是想要暂时撤离台湾,等待时日,重新和美国合作,攻回大陆,为此,蒋介石要求要把全部的国民党士兵带走。
飞机和轮船都全部出动,广州、海南、福建等沿海地区开始了大撤退行动。
以上海为例,撤退命令发出后,整个黄埔码头人挨人人挤人,放眼望去一片人头,所有收到调令的士兵都怀着极其忐忑的心,等待着登船。
只是这撤退的指令一下,谁还留在外围作战啊,大量的国民党队伍涌进上海的港口和机场,争先恐后地跟着一起撤退。
国民党的撤退没有做好部署,造成了登船的混乱状况,当时大家都想着逃生,命令也不好使。
不管是该哪支部队登船,都会有一堆人先冲上去,连负责维持登船秩序的士兵都趁机溜上了船。
即便国民党明令规定,不准携亲眷登船,可还是有许多兵士家属套上军装拿着枪杆,悄悄跟着上船,整个撤退行动可谓是大混乱的场面。
混乱归混乱,光上海一处的20万守军就成功撤退了11万余人,算上其他各地,整整带走了 60万 士兵。
这些跟随蒋介石撤至台湾的60万士兵,独在异乡,将面临怎么的境遇?
在台生活
到达台湾后,国民党军队人心浮躁,为了稳住部队的士兵,蒋介石向他们承诺,一定会带着他们重返大陆,并提出了" 一年准备,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的反攻大陆计划。
当时的蒋介石也确有此心,不愿屈居于一座附属岛屿之上。
没成想来到台湾一年时间不到,国民党为了防止有士兵偷渡返回大陆,发布了 戒严令 ,凡是宣传返陆思想的,一律抓捕入狱。
有些人成了"杀鸡儆猴"的"鸡",不过是说了几句想念家乡,思念妻儿的话,就被扣上了" 通敌 "的帽子,处以枪决,国民党的所作所为当真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1950年,台湾省开始实行 义务兵的服役制 ,台湾当地居民,可以在三年服役期满后,离开队伍,而从大陆过来的那些老兵,只能在到达退役年龄后,才被准许离开部队。
蒋介石既想为军队注入新鲜血液,又不想放这些老兵离开,用 不准退伍 的方式,强势地压下了他们。
等到这些人上了年纪,成为了部队的负担,又以"精兵简政"的说法,让他们退伍离开军队。
只是退伍后,老兵们在台湾"外省人"的身份,让他们很难找到工作,可在这台湾岛上,他们举目无亲,连个安身之地都没有。
蒋介石为了名誉上好听,也为了安抚仍在军队的士兵,给从大陆来的退伍老兵一个 "荣民" 的称号。
可这个称号不能吃不能喝,满足了蒋介石的虚荣心,对这些老兵没有一点儿实质性的帮助。
"年轻时抓我们来打仗,老了给床蚊帐子打发我们离开,当初说会带我们回大陆,如今又不准回去,不让回家让我们去哪里?!"
从军队退伍后,这些老兵只分到了三个月的工资和一床质量堪忧的蚊帐, 大量老兵的退役不仅是他们自身生活上的困难,也给当时台湾的社会环境造成了很大负担。
这些操着一口外地方言的退伍老兵,在台湾的大街小巷流荡,有的老兵在喝了酒后,故意闹事。
当地派出所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收到大量报警电话,整个派出所关押处人满为患,至少在这里,老兵们有个过夜的地方。
"荣民" 二字成了台湾居民避之不及的存在,台湾当局权衡再三,为不影响现役军人的积极度,开始召集这些退伍老兵,为他们安排了工作。
大多数人都被分配到了工厂、工地等地方工作,还有一些,被拉去组建了工程队,从事各种工程建设的工作。
台湾中部的横贯公路,就是这些"荣民"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
因为位处高山之中,这条公路的开发不能用上大型机械,只能靠工程队人为开凿,工程量之大无法想象,期间还时不时伴随着地震和台风的危险。
台湾当局动员了一万多名"荣民",将这条长有300多公里的公路建造出来。
而许多荣民也就此在公路沿线的土地上扎根,在那里 发展果蔬生产 ,推动了台湾农业史的发展。
蒋介石的儿子 蒋经国 成立了 " 退辅会" ,在他的推动下,台湾当局在各地购买了土地,建设荣民的特定生活区域—— 眷村 ,解决了退伍士兵的居住问题。
这里住着的全部都是荣民,因为有着相同的遭遇,大家惺惺相惜,相互照料,眷村也慢慢地建设起来,荣民们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娶妻生子。
"退辅会"的政策得到了非常正面的名誉回馈。
1956年6月 ,退辅会发布消息,将在台北修建荣民医院,专门为荣民看病,这所医院在11月正式完工,是台湾三大最高级别医学中心之一。
荣民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保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初的那批退伍老兵逐渐衰老,无妻无子的人再度陷入生活的困境。
他们想要回到大陆,想要回到故乡,这种思乡的哀愁一日都不曾停歇,愿母入我梦,好抵思乡情。 归乡见亲
" 让我回家吧! ",这句标语出现在台湾的大街小巷。
1987年 , 许许多多的荣民走上了台湾的街头,他们多数都已经年迈,杵着拐杖,胸前挂着牌子,用鲜红的墨水写着请愿:
"让我回家吧"、"我想我娘"、"我四十年没回家了,我不想死在外面"......
当时台湾和大陆的关系有所缓和,老兵们看到了回家的希望,俗话说 "落叶归根" ,他们在台湾蹉跎了大半生的时光,只想在晚年回到故乡。
蒋经国 在两岸关系上,一直是十分支持的态度,主张" 反对台独" ,晚年致力于和大陆进行沟通,想要进行和平的商谈,但一直遭受台湾当局领导层的阻拦。
直到这些老兵们 "返乡"游行活动 的爆发,冒着被台湾当局抓捕入狱的风险,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高举着旗帜,上面印着"想家"两个大字。
这是民声,也是海峡两岸人民真切的愿望,活动的热潮一波盖过一波。
大街之上,常能看见有记者在采访年迈的退伍老兵,年迈的老人望着镜头,眼含热泪,他说: "让我回家吧。"
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台湾当局被迫松口,作出了两岸开禁的政策,准许了老兵们返回大陆探亲。
《台湾地区民众赴大陆探亲办法》 一则正式发布后,整个台湾岛都陷入了狂欢,即便探亲的政策中有诸多限制,也抵挡不住大家对返乡的热情。
凌晨时便有人开始在台湾红十字会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整个红十字会挤满了办理探亲登记的老兵。
仅半个月,准备的 10万份申请表 就被领空,还有源源不断的人守着第二批的探亲申请。
台湾老兵的探亲活动,成了海峡两岸人民关注的焦点,另一个问题也被发现: 一些经济贫困的老兵虽然获得了探亲的机会,但因为没钱,连回家的路费都凑不出来。
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两岸的各大媒体纷纷发动了募捐,为这些老人筹备了 两亿台币 的返乡探亲补助款。
不仅如此,《人民报》的海外版特意开设了 《寻亲人》专栏 ,报道了许多老兵们返回大陆寻找家人的事迹。
第一批探亲的老兵们,扛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踏上了返回大陆的轮船。
在到达香港后,为即将见到的亲人置办了丰厚的见面礼, 电视、冰箱、吹风机、闹钟、收音机... 凡是能想到的,觉得家里用得上的东西,他们都想带过去。
一时间,拎着琳琅满目的礼物的返乡人,成了一道壮丽的景象。
还有许多人在返回家乡前,组队祭祀 祖先轩辕黄帝 。
献花敬果,三拜九叩,这游荡了几十年的心,才落到了实处。
"少小离家老大回" ,这些台湾老兵们归心似箭,探亲的热潮势不可挡。
38年 ,整整38年,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白发横生的老人,他们终于能够回到家乡,终于能够见到别离多年的亲友。
只是这其中的万般无奈,终究是酿成了许多遗憾,母亲已经年迈,等不到游子归家,妻儿已经离散,嫁为他人新妇,子女已至中年,不识亲父容颜。
结语:
海峡两岸分隔多年,时至今日,台湾问题仍旧是中国未解决的难题,这是蒋介石的野心遗留下的祸害。
台湾的那些退伍老兵们受其裹挟,牺牲了自己的大好年华,在异乡独自漂泊,到了晚年才重返大陆,这是一个时代的不幸。
台湾问题是历史遗留下的遗憾,也是我们这代人所担负的使命, 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必须完整地归属中国。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台湾问题能够彻底解决,为这段历史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羊群助力庞贝古城遗址保护新华社作者乔颖如何更好地保护意大利庞贝古城遗址?考古人员如今用上了吃草的羊群。据路透社9日报道,自18世纪中叶开始庞贝古城的发掘工作以来,面积约66公顷的古城迄今已出土了三分之二。
你知道你家乡都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吗?春天到了,又到了春游的时候。如果春游的时候,还能顺便了解一下诗词方面的知识,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下文是结合作者最近读的一本书寻人不遇整理的一些旅游景点,读完书,我真的想来一场说走就
明天,开幕!3月12日,乡村好时节LETS购主题年活动(济宁会场)暨2023中国嘉祥第五届杏花节开幕仪式人间最美三月天吉祥嘉祥花争艳杏花是春天的灿烂嘉祥紫云山九顶山万亩杏花竞相吐蕊次第开放3月
地宫下水银成河陵园上石榴火红,秦始皇的石榴现代人还敢吃吗?临潼一直以火红的石榴和霸气的秦始皇而闻名,巧的是,秦始皇陵上封土也长着许多石榴树,传闻地宫内有巨量水银,那么地面上的石榴是否会受到污染,秦始皇的石榴,等到成熟时节,还能放心大胆地吃
13侦察大队对越损失最大一次捕俘,副连长牺牲这是13侦察大队在对越轮战中损失最大的一次,捕俘组组长三连副连长张建刚壮烈牺牲,他右腿被炸断,全身中106块弹片!事情还得从1988年9月14日下午说起,张建刚率捕俘小组四名战士翻
耶路撒冷是什么宗教的圣地?这座千年古城,到底经历了多少战争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这三大宗教都根据自己的宗教传说,将该城奉为了自己信仰的宗教的圣洁之地。耶路撒冷见证了三大宗教数千年来的历史和文
试论谢泌的人生与政治文胡叁叔编辑胡叁叔前言谢泌(9501012),为太宗真宗时期著名文官,曾在中土为官,为当时社会弊端,曾多次出谋划策,并在政治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在宋朝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但是
是汉奸还是英雄?助忽必烈灭宋,俘虏文天祥,张弘范背骂名800年1279年,元朝大臣纷纷上书,建议诛杀被俘后始终不愿投降的文天祥,忽必烈陷入犹豫。有一个人听说此事后,不顾重病缠身强撑着坐起来,给忽必烈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奏折,恳求不要杀文天祥,对
宏记复刻期刊论文随机需求下生鲜电商供应链物流合作与运营决策不说再见分享兴趣,传播快乐,增长见闻,留下美好。亲爱的您,这里是LearingYard学苑!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随机需求下生鲜电商供应链物流合作与运营决策命题分析。欢迎您的用心访问!
平均招聘月薪超25000元!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大眼下正是春季招聘季,央视财经记者在走访招聘市场时了解到,今年以来随着ChatGPT聊天程序火爆出圈,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这让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求职者备受青睐。在北
追逐教育人生梦想覃遵君(上)追逐教育人生梦想(上)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政治教师覃遵君覃道君,男,生于1956年,中学政治教师,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2004年被北京市教委认定为北京市特级教师。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