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是2020年5月出生的小妞,一路顺风顺水,长势喜人。直到我自费给娃口服了轮状疫苗。 6月30日,口服了轮状后,当天下午便开始腹泻。次日有所好转,以为是疫苗一过性反应,没有特别在意。7月3日,一次便后,无意中发现尿不湿上竟然有血丝,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血丝将与我娃一路纠缠十个月。 7月12日,我再次发现血丝,我慌了。13日一早,带着娃火速前往天津市儿童医院,医生怀疑是乳糖不耐受,或是过敏,建议服用氨基酸奶粉,如果要坚持母乳喂养的话,就需要母亲控制饮食,不吃牛羊肉,牛奶,海鲜等。身为大奶牛的我,没多想直接选择了忌口。然而忌口后,7月17日,再次出现血点,7月18日,出现血丝,7月21日,又是血丝,7月25日,明明上午的便便很好,晚上又又又出现血丝,还稍微有点稀。老母亲心态崩了,真是彻夜难眠。7月26日,再次就医。换了个医生,还是排除了肛裂,感染,开了妈咪爱。7月27日-8月1日,服用妈咪爱后大便次数有所减少,但血丝情况明显加重,基本可以说是次次有血丝。老母亲果断停药了。 一周后,又挂了另一位专家号,口罩原因,这次没有带娃。我们详细陈述了病史,给医生看了无数图片,我们再次得到了和前两次差不多的回复。可以试试加乳糖酶,或者直接查过敏原,要母乳喂养的话,就严格忌口。想一次性解决问题,那就直接上氨基酸奶粉。 一心坚持母乳喂养的我,和娃爸深思熟虑后,开始了漫长的忌口之路。期间又多次验便,诡异的是,往往验便时候无潜血,回家就有了肉眼可见的血丝。血丝真的是一直在挑衅。反复就医,久病成医,我开始在网络上疯狂寻找这类问题的成因,也找到了好多跟我一样崩溃的姐妹。 我开始结合自己查到的资料,和医生的建议,调整我的食谱,记录娃每天的便便次数,性状,有无血丝。同时咨询社区卫生院,暂停后续疫苗的接种。 每次开尿不湿,就像开盲盒。没血丝,我就开心,发现血丝,我就更严格的忌口,好像只有这样,我为娃做点什么,我才安心。最难的时候,真的就是猪肉,白菜,米饭,盐。酱油都不能吃。但是娃的情况还是反反复复,好好坏坏。忌口喂奶,痛苦焦虑,167㎝的我,一度瘦到90斤。 终于熬到娃6个月,我开始和她步调一致加辅食。她加了什么新辅食,我也跟着吃一样的。就这样慢慢的,把面,把鸡蛋都加了回来。最后的最后,2021年3月14日,我把牛奶加了回来。至此这场血丝的浩劫告一段落。 啰啰嗦嗦的写了一大堆。实在是太感慨了。时隔一年多,我确依然记得那崩溃的感觉。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会懂的。 现在回头看,我想和正在经历的姐妹说: 1. 肯定要去医院,排除感染啊,肛裂啊等原因。 2.如果娃情况不是特别严重,而且身高体重,精神状态,各方面都很好,那就并不是非换氨基酸奶粉不可。毕竟母乳的营养无可替代。 3.如果坚持母乳喂养,忌口后效果明显,那就恭喜你,直接进入简单模式。但如果忌口后,依然反反复复,其实很有可能与忌口关系不大。 4.这种问题,往往是自限性的,会随着娃的慢慢长大而自愈。通常加辅食是好转的第一步,绝大多数会在一岁左右自愈。可以自行搜索#婴儿食物蛋白诱导的过敏性直肠结肠炎#对比自己娃的情况,再做判断。 对了,有需要记录的姐妹可以私我,宝妈母乳忌口的记录,娃加辅食的记录,还有娃便便的记录。我都存着呢。除了便便照片删掉了,这些都是我升级打怪的纪念,值得保留。 虽然我们的经历不尽相同,但希望有我这个前车之鉴,能平复一下你们紧张的心情。毕竟我娃现在已经是一个风一样的女子了。重点是没有什么过敏。鸡蛋,牛奶都是她的最爱。 那段日子,我就有些过分焦虑了。 血丝,不过是娃小小人生的插曲。别急,给娃一点时间去长大。我们确实需要关注血丝,但不要钻牛角尖。别因为低头看血丝,而错过了娃成长路上更珍贵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