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从亚运会开始就衰退了吗?小编并不这么认为,而恰恰相反,广州自从成功举办第十六届亚运会后,至少城市面貌和交通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变化,当然其它方面的变化就更多了。作为广州人,应该感到自豪。 那么,这些年广州都有哪些明显的变化呢? 1. 广州交通四通八达,亚洲有名的白云机场;最大的高铁南站,正在运营的火车东站;正在建的火车北站,正在扩建的广州火车站;开通了好多条地铁。 2. 市容整洁,街道变宽,城中村一直在改建…… 3. 建起了全世界最高的电视台--小蛮腰。 4. 广州人文素质提高得很快。 5. 广州的高楼大厦林立,骑楼很出名。 6. 广州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 7. 广州有一个国际化的游乐园----长隆。 8. 广州市区交通提速明显,珠江两岸相继崛起了一座座现代化的大桥:解放大桥、江湾大桥、白鹤洞大桥、丫鬟纱大桥……还有内环路,相当于在空中提供双向6车道的快速通道,除了夜间货车分流,内环路还为地面的公交车创造了空间,一些主干道的公交车提速明显。 9. 交通便捷了,市民的收入也相应有了提高。居民收入构成走向多元化。 10. 收入增长了,更多的人拥有住房了,住房面积增大了。 11. 广州越来越富有人情味了。 …… 不信,请你亲自来广州体验一下。 很多事情都有点巧合,广州亚运之后,国家权威部门就有了类似通知之类,要求各地办运动会量力而为。 亚运债务传闻,也影响其他地方,有的国家办奥运会也极为节俭。 所谓广州经济衰退,实质上是相比而言,由于深圳在金融和科技上得到国家层面上的大力支持,使深圳发展迅猛,相形之下,广州就显得发展比较慢。但是在全省乃至全国,广州的增长水平还是不错的。 新一轮的大湾区布局,粤港澳携手前进,广州的龙头作用也显示出来了。国家级的发展试验区,就有广州南沙在列。广州从开天河,发番禺,到旺南沙,南向发展和东进提升,都有出色的表现。 首先不能用衰退这两个字,广州的经济最快增长,的确在亚运会,而亚运会后增速有所下降。但是这并不是衰退,1广州有大型港口,机场,地铁,高铁,高速公路等各类,交通公具,2广州有珠江新城,白云新城,大学城,还有各交易会,等配套,3广州有大量高等学校与,中大,华南理工,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方医科,广州大学,广东工业,等优势大学,为广州培养人才,4广州地处珠三角有各城市,互相帮助,5广州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外国人也有很多,6广州有各个领域的发展趋势。综合此各项优势广州经济,只是增长放慢了速度以已。 广州是国家重点城市之一,广州衰退就意味着中国衰退…我想问你是什么人?说这种反动反华反社会的言论是什么意思?我们国家是由人民当家做主,在党的领导下走向繁荣富强的国家,轮不到你这种反社会和破坏国家繁荣富强的搅屎棍来搞事。别以为匿名发这种提问就抓不到你,中国的科技水平超出你们村加起来的认知水平 分两个方面来看,亚运会的举办对广州城市面貌,基础设施,知名度等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给老百姓带来的实在好处。但是任何事情都是双刃剑,对广州不利的地方是大干快上的方式财政压力大,提前透支财政,导致那几年广州对企业的补贴,产业的引导,人才政策有心无力。被深圳,杭州抓住机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转型和产业的赶超。 谈不上衰弱,主要是从2010年开始,各种资源向金融与互联网两个行业集中。 一家中型上市公司就可以融资几十亿,一个互联网平台就能形成一个产业链。 金融业与互联网的吸金效应很显著,而这些行业的巨头都喜欢将总部设在京沪深。北京是政治中心,上海是经济中心,并且都是直辖市;而深圳有深交所,毗邻香港。杭州是个特例,马云的个人英雄主义造就了互联网基因,围绕阿里形成了巨大的产业链。 全国资源向三四个大城市集中,而省内资源向省会集中形成趋势。 广州90年代初是国内流行音乐的中心,毛宁、杨钰莹、陈明等一大批歌手都是在此出道成名,也形成了成熟的音乐产业链。但是90年代末期,歌手们纷纷北漂,广东音乐一蹶不振。这就是首都对于全国资源的吸附。 广东省内的南粤银行与华兴银行就是原来湛江与汕头的城商行,都将运营中心设在广州。这就是省会对于省内资源的吸附。在其他一城独大的省份,这种吸附更显著。 在这种趋势下,金融、互联网与娱乐这些曝光率极高的产业向京沪深转移。这些产业不但曝光率高,而且还处于产业链顶端,更容易挣钱。 金融与互联网好理解,娱乐呢?一个大明星一年赚几个亿,超过了许多上市公司。 因此,广州相对于京沪深以及杭州,明星企业少了很多,曝光率下降。 广州原来的优势行业商贸,由于电商的崛起,也沦为产业链下游,为阿里、京东这些大平台服务。 这十年来,广州最大的亮点就是恒大足球俱乐部。不过偶然性很大,就像马云之于杭州,完全是许皮带个人决策造成的! 不够广州人很务实,不在乎花里胡哨的名号。虽然几个网红城市都在不自量力得挑战广州一线城市的地位,但是无论在GDP总量还是人均这个硬实力上,差距不小! 作为一个在广州生活了25年的新客家人来说说吧,我感觉是亚运会后广州确实是衰落了,就像高台跳水一样一跃而下。亚运会是举债承办的,所有的场馆建设后期并没有好好利用,如黄埔体育馆,黄村奥体中心,广州体育馆,海心沙,亚动城等都处于荒废状态了。自身最明显的感觉就是亚运会后就使用机打发票没有手撕票了(你懂的),说明政府在加强税收了。当然合法合理的缴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但反过来说如果政府有钱的话就会隐性减轻赋税,所以我认为确实衰落了。 广州衰败了吗?除了武大郎之流认为广州衰败外,没有多少人会认为广州衰败。广州至亚运会后,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街道整洁、干净、而各项经济数据一直向上(有兴趣的可上网查查,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从城市规划到城市建设,各个方面都有令人欣喜的成就。总之,亚运会之后的广州,不仅没有衰败,而是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确实是那样,亚运一下透支了广州十年的体力,而刚恢复过来,又恰逢疫情,加上房价的高位,逼走了一部分人,广州要想赶超北上,还需努力 建議題主重新考慮一下是題目怎麼寫,閣下指廣州自從亞運會以後與那個地區或國家相比的體育水平,還是經濟發展、文化建設還是文明程度衰退了?鑑於這是體育頭條號,通常是指體育發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