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为何如此之乱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是中国帝国史中最为混乱、残暴,百姓生不如死的一个炼狱时段,时间是902年——979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77年,这77年爆发了许多黑暗的权力之争、民族的相互残杀。揭开了中国民族史上最残酷的一笔。
五代是指 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 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和 后周。十国指的是 前蜀、 后蜀、 吴、 南唐、 吴越、 闽、 楚、 南汉、 南平、 北汉。这篇文章只要概述五代十国何以乱,这种乱不单指朝代之乱,也指史学家们对这些朝代评价之乱和草率。
五代的乱和春秋时期的乱不一样的点是春秋之乱是对礼仪的乱,制度更新之乱,进步之乱。而五代之乱是权力更迭之乱,退步之乱,杀戮之乱。在史书上是一种极为混乱的、轻飘飘的乱。
从制度上来说造成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是唐朝时期的藩镇制度,制度设立的初心是为了防御外族的入侵。而藩镇的领导大能是节度使,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可想而知权力之大,过大的权力在帝国时期皇帝睿智明达、雄武志强的时候尚且不敢轻举妄动,但是皇帝一旦变弱,或者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线官员随之腐化堕落,那么节度使就可以一跃而进龙门矣。
从文化层面来说五代十国时期,是文化完全衰弱,武力崇拜成风的年代。这也导致这一时期的统治者们没有任何的束缚,对文化极度轻蔑,而在唐朝时创造的文化也在这一时期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而五代十国时期信奉的治国理念也就是武力,而其他的礼仪教化则被认为毫无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混乱不堪的情况,战乱不决。五代十国中有个重臣说之乎者也这种东西有何用的观点很受大众欢迎。
从道德层面来说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是儒家的礼乐制度的一种崩坏。提到儒家文化一部分人可能嗤之以鼻,觉得是对百姓的一种思想的 束缚。很正常,因为古代也会有人这么想,为什么不会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儒家君权神授的理念不是一直以来都能传承下来的。从司马家族家臣成济对皇帝的杀害开始,君权神授的权威就一直在削弱了。或者更早,春秋战国时期的苏秦张仪的合纵连横,就是一种实际主义。满满的权力争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思想一直以来都对人们影响深远。人们一直都是活在现实,活在社会框架之中。像小说中曹操这样的现实主义更受欢迎。
五代十国的混乱甚至严重影响了后世皇帝对于武力,对于军官将领的看法。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对未来的影响深深的印在了已农耕文明为主的人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