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与人的竞争,一个公司的用人理念,决定了企业的格局与结局。 梁山公司经历了三任领导。 锦衣秀士王伦开辟了梁山企业,他非常满足于水泊梁山方圆八百亩水面的独特优势。 一度,他在游山玩水之间,已经规划好了人生的下半场:那就是领着才能都不出众的杜迁、宋万、朱贵,钓钓鱼、遛遛狗,隔山差五喝个小酒、搓个麻将。 这种小富即安,容不得高人的理念,很快被一个叫林冲的亡命徒打乱。 从结局看,王伦保守的用人理念是对的,绝不用比自己本事高的人,尤其林冲这种容易背主的人。只是王伦缺少毅然决然的狠心,骨子里还是一个善良的读书人,以至于他最终命丧亲手引进的人才林冲之手。 从与王伦同时期的山大王数量与结构看,他们有着相似的一致性。头领数量很少超过四人,其中有的山头只有一个首领,他们中多数都没有大本事。所以,王伦为首的梁山第一代创业者,从用人的角度,没有毛病。 晁盖本是乡间不小的地主,县城的押司与都头常来庄园搞私人聚会,晁盖除了有钱,还有义气与冲动。 冲动的年纪,遇到容易让人冲动的十万生辰纲,一桩大案,瞬间完成。 晁盖这位梁山公司二代掌门人胆子与义气之间不成配比,他喜欢拥有十万贯的感觉,却害怕去梁山,害怕被王伦拒绝。 某种意义上说,晁盖只是第二个王伦,只不过小富即安的规模大于王伦。 晁盖心里想的,是兄弟们长久在一起,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反正十万生辰纲够花一阵子。 唯一让晁盖闹心的,是不断有风声刮到耳朵里,那个有救命之恩的二当家宋江,常常跟兄弟们灌输企业要走并购之路。 梁山的水面虽然壮阔,终究装不下整个江湖,宋江的梦想,是将梁山公司纳入大宋集团旗下,名留青史。 假如晁盖一直活着,宋江碍于兄弟情面,很难将梁山公司带入大宋集团。 可惜,宋江有天助,晁盖英年早逝。晁盖一死,宋江就把"聚义厅"改成"忠义厅"。俩人的志向分歧一目了然,一个是只想兄弟们聚在一起,开心就好,一个是向朝廷表忠心,十分的露骨。 晁盖用人的局限性,作者用安排了杨雄与石秀出场来表现,晁盖看到两位要砍他们脑袋,宋江看到他们看到了梁山企业发展的机遇。 老板的风格,就是企业的风格。 当晁盖还是董事长,还在梁山总部吃香喝辣的时候,且看看总经理宋江是用什么手段搞定人的。 拼了自己前程不要,跑去给晁盖报信,救命之恩是他以后稳坐梁山总经理岗位的资本。 舍得用命之外,宋江舍得花钱。 在柴进处落难的武松、浔阳江边混吃混喝的李逵、揭阳镇街头卖艺的薛永,能用银子搞定的时候,宋江绝不废话。也正因往日舍得花银子,才给自己落下及时雨的美名。 坑蒙拐骗逼也是常规用人手段。 高级军官兵马总管秦明被清风山的好汉们活捉,没有投降的意思,宋江就叫手下人装扮成秦明,到青州攻打城池、祸害百姓。秦明因此死了家小,宋江就做主,让花荣的妹子嫁给秦明,既是补偿,又是拉拢关系。 降服王英这种地痞流氓,宋江用的策略是许诺给个老婆。 同样是被逼上梁山,美髯公朱仝就比较窝火,沧州知府请朱仝带娃,梁山头号杀坯李逵,竟然将人家小娃娃手刃,背上人命无路可去的朱仝只得上梁山。 为了破呼延灼的连环马,时迁去偷金枪将徐宁祖传的铠甲。宋江对付正规军还有一招杀手锏,他十分诚恳的与徐宁交心,请你入伙事出无奈,我们并非小富即安的草寇,都是奔着被大宋集团并购去的,到时候,少不了兄弟的上市公司股权。 活捉呼延灼后,先是放出不杀之恩,再配合以情真意切的不得已苦衷,依旧是画出期待朝廷招安的大饼。呼延灼这样的大将心想,既然早晚还能回归体制内,加上对方诚意满满,何不顺水推舟呢。 呼延灼出面骗得关胜被俘,宋江这次言辞更加恳切,祭起不杀之恩大旗不说,还放出欲擒故纵的新招:关老爷,你愿意跟我们一起替天行道最好,实在不行,就不勉强,送银子,放人。 关老爷看不得宋江的仁义,便就信了。 对付玉麒麟卢俊义就狠了,先是吴用扮演算命先生,骗卢俊义到山东来烧香,再把人家活捉上山,直接送第一把交椅给人家坐。 梁山集团高层不惜跨省叫卢俊义家破人亡,目的是为了引进一位影响力足够大的高管,这与梁山企业二代创始人之一吴用当初推举晁盖领衔劫生辰纲思路一致,攀附住大人物,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加盟梁山企业。 有情有义加专门挖坑,就是梁山第三代首领用人的两大特征,许多人如果早知道108将结局如此凄惨,肯定后悔当初去梁山凑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