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很多合肥人知道钟油坊恐怕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新周谷堆在这里;二是钟油坊这新建了一个瑶海湾湿地公园,很多人来这里游玩必经过钟油坊社区。今天我就来说说钟油坊的前生今世。 首先,钟油坊是个村名,地理位置在合肥市的大兴镇,位于合肥市区与肥东县的交界处。在钟油坊的南面,也就是现在瑶海湾湿地公园的南面位置,就是原来的淮南线铁路,现在公园内还保留了原来的铁轨铁道。 咱们来说说钟油坊名字的由来,根据合肥县志的记载,钟油坊有700多年的历史,而且是一个移民村落,也就是由外地人迁徙到此定居而形成的村落。早在元朝时,因为战乱,本来钟油坊所在地已经没有人家了,死的死逃的逃,导致整个村子断了香火,村内没有人家。到了元朝末年,才由江苏省句容县的王姓家族迁徙到此,并在此安家落户,成为元末以来第一批移民。 后来到了明末清初,又是不断地战乱,原先定居在江西省太平府锡镇街的钟姓家族带领自己的族人一路往北迁徙,经过鄱阳湖的湖口瓦砾坝一路迁徙来到合肥。先在合肥北门一带,后迁到现在的钟油坊村。所以钟油坊名字中的"钟",指的就是村子里姓钟的比较多,钟在本地是大姓大户。 又因为钟姓家族人是以榨油、种田为业,成为附近有名气的油坊,那时候农村基本上两三个村子都会有个油坊,村民用自己种的油菜籽拿去榨油。俗话说,"世间三桩苦,打油、熬糖、磨豆腐",钟氏人做工十分辛苦。钟姓人的主要营生成为钟油坊村名的来历。 后来淮南铁路从钟油坊村的南边经过,并在此建了一个四等火车站:钟油坊车站,这是一个铁路货运站点。根据县志记载,那时候全村约有800户,近4000口人。村民以钟姓为主,1800人,王姓有460人,彭姓有200人,尚姓50口人,另外还有夏、唐、张等姓氏。 在钟油坊社区南边的瑶海湾湿地公园内,还保存着一座小炮楼,旁边立着的一块介绍牌上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钟油坊的那段历史。这座炮楼是钟油坊被日军侵略的见证,是当时日军进军合肥时修建保护淮南线的一座碉楼,防止游击队破坏铁路。日军侵占合肥后,也曾利用这条铁路运输煤炭、军队和其它战备物资。由于国民党和新四军时常破坏铁路,日本兵就在钟油坊的铁路边建起了炮楼,如今这座炮楼成了合肥市文物保护点,名称叫做"尚大城日军炮楼"。 而如今的钟油坊村,随着原来村民搬迁,这里现在规划新建了瑶海湾湿地公园,还有青年创意田园,二十埠河湿地。并且马上钟油坊污水处理厂将于今年年底竣工,预计明年初试运行,随后投入商业运营。这座污水处理厂是建在地下的,也是合肥市第三座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处理厂的地面上将新建一个公园,和这个西侧的青年创意田园连成一体。同时,结合周边规划河道,充分利用乡土植被和水系,营造局部自然的生态系统,联动打造一片以"回归自然"为主题,以自然景观为特色、以水环境宣传教育为亮点的休闲文化公园。目前,该公园正在按计划紧张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