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在怀孕16周左右,会慢慢感受到胎动。新手妈妈对胎动既有好奇,又充满未知,分不清正常胎动和异常胎动的区别,所以今天就带大家来区分一下。 胎宝宝在肚子中的动作不同,孕妈妈所感受到的胎动不同,比如胎儿伸手、扭动、翻滚等,孕妈妈会感觉肚子一跳一跳的,而且不同的孕期,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正常胎动是胎儿良好的表现,而异常胎动要及时判断出来,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进一步诊断是否有异常,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对症治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判断: 一、次数 每个阶段胎动是有区别的,通常在怀孕早期感觉不到胎动,在17~18周左右,胎动会越来越明显,次数也会越来越多,但到妊娠末期,胎动会逐渐减少。 发生胎动时,正常胎动次数一小时不少于3~5,12小时明显胎动次数是30~40。 而异常胎动的次数频率不稳定,比如12小时明显胎动少于30次或多于40次,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胎儿缺氧或胎动停止等异常原因造成的。 孕妈妈除了通过监测日常胎动次数,自己数胎动外,也可以使用胎心监护仪,进一步测量胎儿胎动变化。 二、部位 妊娠28周后,胎动的位置从小腹下部转移到中上腹,此时如果下腹经常感觉胎动,就说明胎位不正常,胎儿多有可能是臀位或者横位,容易分娩困难。 三、活跃时间 正常胎动有较为固定的活跃时间。通常上午时胎动不明显,下午胎动比较明显,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是胎动最活跃的时候,胎儿在准妈妈宫内睡眠和苏醒的周期是20-40分钟。 而异常胎动没有固定活跃时间,胎儿受到外界刺激、撞击、噪音等都会发生,准妈妈有高血压也会造成异常胎动。 胎动是胎儿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孕妈妈如果能及时发现胎动异常,尽快到医院诊治,可以使胎宝宝转危为安。另外,孕妈妈在怀孕期间注意不要劳累,不要出现情绪起伏过大的情况,这些都会影响到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