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同学情也销魂不了澄江古村这千年的风流
年少轻狂,千里万里追逐诗和远方,蓦然回首,却发现最美好珍贵的爱情、亲情、友情,甚至是风景,其实就在你咫尺天涯的身旁近处!
国庆期间,同窗30余载的初中同学,欢聚一堂,饮茶思旧,共同回首青葱懵懂的少年时光,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还。当年的翩翩少年狂,两鬓白发堆如雪。
黑白的少年记忆,就像沙漏一样一点一点逝去,诚挚炙热的同学情却像美酒一样经历时光的磨砺变得愈加浓烈甘美。
我揶揄着:"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诸位老同学都白发上头了,再过50年大家都会被挂在墙上!"各位老同学相视而笑,同学聚会的单纯的快乐和无间的信任溢于言表,心中无沟壑,眼中有如花。
饮茶畅谈期间,黄同学倡言国庆休闲,各位老同学不妨一同前往千年古村澄江一行,揽胜怀古,销魂澄江古村的千年风流,回首35年同学情的沧海一粟,众人击节叫好。
10月6日,一众同学如约而行。
秦时明月汉时关,踏进这个千年古村的世外桃源地,时光仿佛一刹那间慢慢地静止了,甚至是匆匆如白驹过隙额时光也瞬间倒流了,映射澄江千年风流和沧桑的那一幕幕如歌如画历史故事和画面,一帧帧活灵活现地凸显在你的怀古伤今脑海里,和你诗和远方的眼光中!
澄江古村地处于都县葛坳乡,在于都和宁都交界处,驱车沿着一条由火箭军援建的平缓蜿蜒的柏油公里10分钟左右,就进入了这个豁然开朗藏龙卧虎的风水宝地。
澄江村始建于后唐930年前后,距今1080年。 澄江谭氏的先祖是唐末虔州(今赣州)防御使(地方军事长官)谭全播,开基祖先则是谭全播之子谭文谟。
谭文谟岳父刘江东拜师地理堪舆学祖师杨筠松门下,学得一身堪舆学知识。待到谭文谟欲携家人归隐园田之时,刘江东为其挑选了一处风光秀丽的风水宝地,便是今天的澄江村。
一进 澄江村北门,映入眼睑的是两棵七八百年树龄的参天迎客古樟树,树径两米多,历经风雨沧桑 ,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一直默默地守候着着这一千年客家古村。历史的背影
三国之宏大,有卧龙凤雏之说,指的是诸葛亮和庞统,得卧龙凤雏其一,可得天下。
澄江之渺小,亦有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在此时空交汇!一个是希望凭一己之力,力挽将倾之南宋未果,最终杀身成仁的千古爱国名士!一个替朱元璋出谋划策、占卜通鬼神,成为明朝的一代国师!
(一)留下千古传颂名篇《正气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在这里长大。
文天祥
"上知500年,下知500年"的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堪舆之术,亦是在这里师从谭氏宗师。
刘伯温
澄江侍读十余载,金榜题名反哺澄江
尊师重教是澄江谭氏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文天祥的父亲文革斋先生是吉安的名师,谭文景之曾孙谭子清曾经礼聘文天祥的父亲。在文天祥9岁的时候,赣江洪水泛滥,吉安发生了严重的水灾,民间百姓食不果腹,文天祥一家也难于幸免。
在此困境之下,文天祥的慕青吩咐年幼的天祥去于都澄江投奔任教的父亲,度过难关,继续求学。9岁的文天祥一路步行、历经艰辛,几乎是一路乞讨活命,好不容易达到澄江后,受到了谭氏族人,在此陪伴父亲侍读十余年,受尽澄江人的恩惠。
待文天祥金榜题名并官之显宦之后,饮水思源,为报答澄江谭氏厚待之恩,特意为澄江修了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和城墙,建成谭氏小城,并为谭氏始修族谱撰写序言,并为澄江谭氏首修族谱作序。四大门的门匾,现仍旧珍藏于于都博物馆。
仙人托梦,文天祥凿井报恩百姓
修了城门和城墙、忧国忧民的 文天祥,看见村中百姓人人从澄溪何中挑水来和,十分地不便和辛苦,常言道:受人滴水之恩将以涌泉相报,于是想挖口井来解决全村人的喝水问题,但不知在何处挖井最为合适。
他日思夜想一直找不到答案,不知不觉中在床上睡着,睡梦中看见东北方霞光万道,星光闪闪,一名手持梅花瓶的仙女飘然来到眼前微笑着对文天祥说:"你想做这等善事,本仙成全你!"随手摘下一片梅花一挥,梅花瓣慢慢地飘落在地上,再回头一看,仙女消失了,文天祥一笑醒来,原来是仙人托梦选址啊。
第二天,文天祥派人在梦中记得的梅花落地之处动手挖井,果然水如泉涌,清甜可口,于是命名为梅花井,后来因为地处红星组,又叫红星井。
红星井神奇之处有二,也许是因为文天祥报恩的诚意所致、仙人指点,此井从不干枯,无论多少人挑,从不干涸。二是文天祥的护佑,虽然没有围栏和扶手,此井从来没有出过安全事故,一直沿用至今。
这个文天祥与澄江百姓鱼水之情的美好故事,真伪已经无需考证,最重要的是事关老百姓民生无小事,
(二)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在澄江求得堪舆祖师杨筠松嫡传真传,谭氏的族谱中图文并茂地记录了这一段历史佳话!
天下风水哪家强?风水祖师杨筠松真传澄江古村
公元1331年,刘伯温21岁,那时的他学冠五车、才高八斗。但是那时正值元末,整个元朝政权腐败透顶、病入膏肓,元順帝不但沉迷美色,还天天和一帮出家人混在一起,无心朝政,所以刘伯温对彼时的功名仕途毫无兴趣。
他在自己多年求学生涯中深深体会,堪舆地理止血对于改变人的一生命格与形成运势,确实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于是,刘伯温便确定自己将来深造的目标就是堪舆之术。
天下之大,要问风水之术哪家最强?博学多闻的刘伯温当然知道,江西赣南是历代历朝风水国师和地理名师的成长摇篮,风水祖师杨筠松当年曾在这里授徒传艺,让原来长期禁锢皇庭密室的堪舆之术进入寻常百姓家。
刘江东、曾文辿等堪舆大师就是 杨筠松(救贫)真传弟子,刘伯温自己想在堪舆术中精益求精、乃至登峰造极,那自然非得前往堪舆圣地江西取经不可。
冥冥之中,仿佛有定数,刘伯温的未婚妻富氏(刘家与富家世代联姻已经持续了好几代呢)的父亲之姻亲的表叔谭宽正是当时赣南堪舆的泰斗名师,这个谭宽又是澄江的开基祖先谭文谟的18世孙,刘江东乃是 谭文谟的岳父。
于是,刘伯温毅然地辞别家人,独自一人寻访堪舆大师谭宽。
天道轮回,刘伯温与谭宽一见如故,终得杨公堪舆之术真传
寻得谭宽的住处之时,在与谭宽的一阵寒暄介绍之后。谭宽初次见到的刘伯温,发髻高绾,谈吐不凡气质稳重。虽然千里奔波,风尘仆仆,但那种仙风道骨、特立独行、卓尔不群的神情使人动容不已。
谭氏族谱中记载的,谭宽和刘伯温第一次见面
谭宽也是阅人无数,一见到刘伯温的独特的气质,便一见如故、颇有好感,大有相见恨晚之情,便有心将原本不外传的天文、卜筮及堪舆精术传授给他。
谭宽当时把不外传的堪舆精术传给表侄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自己年老子幼,恐失其真传。
谭宽把天文星象及地理风水之精华诀窍奥秘倾囊相授,更将其特有秘术-----占卜世事吉凶之灵奇术也同时全部传授给刘伯温。刘伯温更是求知若渴、刻苦学习,把老师传授的各种堪舆精术学得出神入化。
刘伯温画像人文的沧桑
千百年来,澄江谭氏利用村子处于都、宁都、兴国、瑞金四县交通要冲的有利位置,勤劳奋斗,不懈经营,在北宋时,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族。
澄江历经宋、元、明、清四朝,澄江村逐渐繁荣,村中人才辈出,古建筑星罗棋布,是江西首屈一指的风水文化名村。
杨公筠松真传的三个高徒,有两个高徒曾文辿和刘江东都是于都县葛坳乡人,于都是杨公筠松风水文化的发祥地,澄江亦是杨公筠松风水文化的一处圣地。
2020年,杨公杨筠松诞辰1185周年祭祀活动正式举行,来自五湖四海的杨筠松风水文化传承人足足有二百多人。
游走澄江千年古村明、清时期的24座客家祠堂之间,除了感受到文天祥和刘伯温藏龙卧虎般地出现在澄江古村历史时空之间,你还可以领略到澄江谭姓族人传承下来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美食文化。
(一)远近闻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唢呐公婆吹是澄江谭姓人的祖传技艺,已被列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全村婚丧嫁娶必不可少的礼仪,全村有六七十余人的唢呐吹鼓手。
每逢正月新春和庙会都会唱的半班戏,是澄江特有的剧种,也在澄江传承久远,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澄江传承下来的茶篮灯,亦是独具特色。
澄江迴澜阁一年三次的庙会,每次唱戏7至10天,赶庙会的人人山人海。
还有村里喜闻乐见的木偶戏,因为传承人近年去世,目前已经暂无活动,令人唏嘘不已。
(二)香飘万里舌尖上的美食文化
澄江这方水土养育了世世代代的谭氏先人,谭氏先人用这方水土四季所产,制作出了独具特色的美味佳肴,并世代相传至今。
薯包鱼:由澄江特产的白薯、米粉、新鲜草鱼肉、花生油制作,煎炸而成,色泽金黄,放入口中香脆鲜嫩,妙不可言,是逢年过节招待上宾的头等美食。如果你来到澄江百姓家享受到了这道美食,不是上宾就是贵宾。
肉丸:将新鲜的瘦肉放入石臼,杆捣成浆,加入适量的红薯粉和食盐精心制作,大火猛蒸,起锅即可使用,肉香四溢,郎朗爽口。因为是手工杆捣而成,比机器捣碎制作的肉丸更有嚼劲。
米粉烧鱼:用新鲜草鱼肉、米粉、作料、香油制作煎炸而成,唯美香甜,细嚼慢咽,越吃越有味既可下酒,又可以当果子吃,孩子们特别喜欢。
(三)村中现有明清时期的客家祠堂24座,其中最古老的一座始建于宋代
如果你领略了澄江远近闻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尝了当地独居特色美食文化之后,你再漫步在鹅卵石巷道之上,穿梭在这24座谭氏祠堂之间,它们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的澄江人筚路蓝缕、薪火相传、 繁荣富强的风雨历程!
澄江村的风水地貌大观,24座明清时期的祠堂分布图!
"中宪第"祠堂,是古代村人为纪念曾官至大夫的谭文景而建造的!
文景祠,又称蒙溪翁祠,祠主文景,号蒙溪,有文武才能仕宗为指挥使,征西蕃有功,加升都指挥使出镇汉阳,后归隐居澄江,为澄江谭氏之始祖。
雪窗祠始建于明正德年间,为祭祀澄江谭氏三世祖原盛祖(号雪窗,字刚叔)专祠,迄今有500余年历史。今欣逢盛世,雪窗翁系下裔孙十数万众,望族昌盛,才俊辈出。
屋门紧闭的圣岸祠,青黛灰砖,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印刻在那一砖一瓦DE 斑驳之间!
重新修葺,焕然一新的枳波翁祠,古貌新颜,勃勃生机一片!
仿佛是被历史尘封了的仲常祠,寂寥落寞,像是在无声地向你倾诉,它过往的荣光!
天申祠
有一位省内的历史专家现场考察过之后的说,天申祠门楣上的这幅雕刻字画,价值不菲,应该是村里所有祠堂字画最珍贵的所在!
孤零零地,只剩下一道门楣的谭秀明翁祠,门头上精美的雕刻,高高耸起的门头,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繁华和显赫!
这座我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祠堂,让我突然想起"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风雨沧桑!
我想千年之前,谭氏开基祖先在此奠定千年基业的时候,也许没有想到千年后世有这么多人,甚至不远千里来敬仰澄江谭氏曾经的荣光。
谭氏的后人,我们的导游小谭,在声情并茂自豪地给我们介绍,这座200年前清朝康熙年间的文渊祠。
文渊祠讳裕泗,名捷斌,字文渊,清朝贡生,例授州司马,生卒1711年至1780年。
穿梭在这曲径通幽的历史走廊之中,我们渺小得像一颗尘埃!
徜徉在这千年澄江古村,聆听着谭氏先贤达人创业的艰辛故事和曾经的显赫辉煌,你会感觉到远去的时光和故去的先人仿佛一直守候在我们的身边,送给我们深深的祝福和满满的护佑!
这千年澄江客家古村,在宏大的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瑰丽的历史长河中,就像一叶扁舟,载着我们揽胜怀古、思旧怀远、缅怀先人、笃定未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写不尽的千年古村澄江人和物的风流和秀丽,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同学35载六名老同学,伫立在谭氏宗祠的风华之中,同样定个了一个历史时空画面的瞬间,齐祝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也衷心祝福千年古村澄江古村新貌更加富庶繁华!
食疗调控血糖五例当血糖偏高尚不属糖尿病时,可以先通过饮食进行调控,就算是达到糖尿病标准,在服药的同时,仍然可以视情况采用食疗方法进行辅助调控。食疗副作用小,花费少,取材方便,且有一定效果,为很多人
从电商新手到新新农人,河北高阳山药兄弟创业十年记亩产量6000斤的山药地,优质麻山药约占13。算下来,100亩地有20万斤。而这,仅仅是淮药之家网店一天的销量。在线下档口,十天半个月才能卖完20万斤。创造这个奇迹的,是河北保定高
失眠多梦,多是心血虚,4个中成药,补血养心,安神助眠建议收藏失眠多梦,多是心血不足。大家好,我是刘医生。晚上睡不着,一闭上眼就开始做梦,早上睁眼的时候,才从梦里醒过来,而且半夜很容易被外面的声音吵醒,一晚上睡不好,第二天总是头晕眼花,昏昏沉
血糖值不准,是血糖仪的错吗?糖友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情况明明吃的没变,可测出来的血糖却和平时不一样,是血糖仪不准了吗?其实,自测血糖讲究多,除了血糖仪出现问题外,以下几种情况也有可能会造成自测血糖不准不在同一时间
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请注意以下几点!近年来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增长的也很快,糖尿病是现代生活中的一种典型的富贵病。糖尿病严重了往往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然而,不少糖尿病患者早期并没有明显征兆,容易使人们放松警惕。等察觉到
溥仪童年在养心殿玩耍,无意中发现一道密旨,揭开了一桩百年疑案作为我国的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波澜壮阔,虽然他的前半生中行差踏错走了弯路,但浪子回头金不换,溥仪最终通过自己的行动变成了一个新时代的公民。生在清末成为了末代皇帝的溥
耳机竟与颈椎健康挂钩?一加BudsPro2很惊艳,价格还有惊喜最近一段时间,一加BudsPro2这款耳机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音质体验上的出色使其成为了当下的明星级TWS耳机产品,而在距离一加新品发布会只剩下一天的时间里,一加BudsP
美媒担忧我们可能会失去中国重启出境游带来的全球红利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记者倪浩随着中国出入境政策进行重大优化调整,中国游客出境游热情正在被重新激活。然而,美国有媒体担忧,未来当各国在享受中国游客所带来的全球旅游红利
维持正常的血钠水平是保持和恢复健康的基础从2022年12月21日晚上开始咳嗽,至2022年12月30日晚上这9天期间自己被感染新冠病毒后的症状与康复经历。2022年12月21日晚上开始咳嗽,自感体温正常。2022年12月
这些不健康的生活行为,你可能都做过随着人们的生活理念转变,其对于健康也变得越来越重视了。但有时候看起来很卫生的习惯,却也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1经常掏耳朵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习惯,其实掏耳朵的频率不能够太频繁,尤其是
冬季肛肠疾病易发作一定要注意预防红网时刻新闻1月3日讯(通讯员舒丽)冬季气温低,天气寒冷,不少人会选择食疗进补以增强体质,或者选择火锅等辛辣食物来驱寒。但由于天气干燥,人体内水分易蒸发,如果再大鱼大肉大燥大热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