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悬而未定的问题,有答案了!
研究证实家蚕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在我国有5000多年的驯养历史,但其驯化起源地却长期悬而未定。来自西南大学的研究团队日前完成家蚕大规模种质资源基因组解析,绘就了首张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并证实家蚕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相关研究成果已由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
家蚕生命周期各阶段,呈现出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受访者供图)
"野桑蚕是家蚕的祖先,在长期的驯化和饲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地理特性的地方品种。"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代方银介绍,目前家蚕起源于中国野桑蚕的观点在学界已达成共识,但具体起源于我国什么地方依然存在争议,特别是缺乏有力的生物学证据。
为此,代方银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历时4年,对1078份蚕种质资源进行了深度测序。这些蚕种质资源覆盖了世界"丝绸之路"各主要蚕区,包括47个野桑蚕、205个家蚕地方种、194个实用种和632个突变体,涵盖全世界家蚕代表性种质资源的90%以上。通过对其中的代表性资源进行单分子实时DNA测序,研究团队获得了广泛的家蚕遗传变异信息,绘制完成了首张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
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受访者供图)
"泛基因组图谱好比是家蚕的‘数字字典’,方便研究者像查字典一样探寻家蚕的表型和基因组密码。"代方银说,对泛基因组图谱的研究显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地方种分布在进化树上家蚕分支的基部,为家蚕最早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提供了直接的生物学证据。此前在山西夏县出土的蚕茧等考古证据,也与这一结论相互佐证。
"除了证实家蚕起源地,这项研究还在突破家蚕育种瓶颈、推动种质资源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认为,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有助于极大提升育种优良基因的挖掘效率,在此基础上结合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分子育种手段可实现设计育种,推动家蚕育种优良基因挖掘进入快车道。
■ 掉头躲避酒检 被查后悔求饶
■ 面包车超员上路,交警:查!
■"羊了个羊"在高速公路上"聚餐"!
▎责任编辑:刘珈彤 李 丽
▎审 核:张 瑞
▎素材来源:新华社
▎投稿邮箱:1909781284@qq.com
开国上将夫人去看病,穿太土被说乡巴佬,将军的回答令人敬佩自古以来,勤俭节约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崇尚节俭,抵制浪费,一向以奢靡铺张为耻,而这样的民族精神,也造就了我国民众独特的价值观念。时至今日,我国的国家早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人们
张献忠是如何攻取巴蜀和族灭明末藩王的?头条创作挑战赛作者王正方罗桥础话说崇祯年间,明朝政权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崇祯十七年(1644)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国号大顺三月十九日,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五月二日,多
为何五代十国那段时期,大多都是河东节度使反叛当皇帝?五代十国在我国历史上的存在感很小,这段历史几乎是被一笔带过的,但并不是因为这个时期不重要,而是相对于其他的朝代来说,这半个世纪的政权让人有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混乱感。很多的史学家都对
王新兰11岁参加长征,13岁入党,丈夫是开国上将,儿子是企业家这位女同志的经历令人啧啧称奇,她9岁参加革命,2年后跟着队伍参加了漫漫长征,凭借着惊人的毅力闯过了重重险境。13岁那年,她通过考验,被批准入党,此后一直在通讯部门工作,为新中国成立
靖康耻到底多耻?三千妃嫔上衣全脱身披羊皮,皇后被辱自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历史上,每个朝代的灭亡都伴随着利益纷争和无数人的血与泪,以宋朝灭亡为最惨重。在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宋朝一向以文学而著称,所以宋朝的朝廷上,文
孙殿英盗掘皇陵,让国家损失巨大,他的儿子却用一生去守护文物1947年4月,解放军攻入河南安阳汤阴,盘踞在这里的孙殿英落荒而逃,但很快就被抓到。同年冬,孙殿英死在了牢狱之中。对于孙殿英的一生,有的人赞誉他是个英雄,有的人则骂他五毒俱全。归结
为啥有的人总生儿子,有的人总生女儿?与哪些因素有关?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特别的重要,可以为家庭注入活力,而且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尤其是随着我国二胎以及三胎政策的开放,许多独生子女的家庭希望再生一个孩子,这样自己百年
海南旅居参团旅游之一(2013。1。18日)海南的交通不是很便捷,要在这里旅游有车尚可,自由行走不可行。我们居住的地方好多的旅行社,天天在街上发传单,组织来这里过冬天的或者是玩的人旅游。这些旅行社有便
我的安哥拉探险之旅后遗症头条创作挑战赛2019年7月,我在哈尔滨出差认识了大器晚成的总编徐男先生,徐男先生为人很大度,答应给我一个专栏做主编。由于香港公司的召回,我匆忙回到了香港。之后被派遣到非洲的安哥拉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攻略适宜旅游的月份7月8月阳光灿烂,节日扎堆的狂欢时节4月6月9月10月暮春深秋,户外活动理想时节。11月3月白昼时间变短,人们回归室内娱乐活动,滑雪胜地热闹非凡。如果夏季来德国,要准
南京,那些正在消失的记忆头条创作挑战赛2016年1月9日,咣咣当当的7102次绿皮火车,随着最后一次鸣笛,消失在人们凝视的目光中。这趟安徽黄山到南京的绿皮车,一趟能开十个小时。火车迷和小清新称它是慢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