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柠一 编辑丨娱阿姨 "杨志刚的演技那么差, 为什么还能当主角呢?" "那还不是因为人家哥哥是导演,走后门呗!"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关于演员杨志刚的质疑越来越多。 有人说他形象不行,台词也是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偏偏每部戏都是主角。 凭什么?为什么? 事实上,杨志刚作为一个演员,刚出道的时候并没有这么多质疑,相反,大多数人都认为他前途无量。 但是,在知道他和著名导演郭靖宇是亲兄弟之后,关于他的质疑就多了。 究竟是兄弟合作双赢的局面让其他人不服气,还是杨志刚的演技真的一言难尽? 还有,既然一个姓郭,一个姓杨,又怎么会是亲兄弟呢? 而且如果真是亲兄弟,他们难道不知道避嫌吗?为什么非要捆绑在一起,这样岂不是更容易让人质疑? 这一切,还要从他们的上一辈说起。1 1977年,杨志刚出生在承德一个普通的家庭。 他是家里第四个孩子,上面还有三个哥哥。 按理说,家里都是男孩,他又最小,应该是最受宠的那个才对。 然而,事实却完全相反。 因为母亲生完他后身体一直非常虚弱,医生说可以活0到18年,就看她的运气了。 听到这话, 家里人不敢大意,把母亲接回家, 全心全意地照顾。 杨志刚的父亲不知道从哪听说,让最小的孩子跟着母亲姓,可以减轻她的病痛。 为了另一半身体着想,杨志刚的父亲决定让这个最小的儿子跟妻子姓。 这就是为什么杨志刚和郭靖宇不同姓的原因。 姥姥听说了改姓的事情后,跑来跟他的父母商量。 姥姥的意思是,他们家已经有三个男孩了, 而杨志刚的舅舅还没有孩子,再加上现在杨志刚已经姓杨了, 不如就送给舅舅抚养, 管舅舅舅妈叫爸妈,管自己的亲爸亲妈叫大姑,姑父。 刚开始大家还有些犹豫,手心手背都是肉,即使是亲舅舅,他们也不愿意让孩子管别人叫爸妈。 但是姥姥说,反正两家离得这么近,以后能经常走动,把杨志刚送给舅舅家, 相当于给他多找了一对爱他的父母。 郭父觉得姥姥说得有道理,想着自己反正时时刻刻都能见到孩子,也就同意了。 那个时候,杨志刚的三位哥哥虽然年纪小,但也知道舅舅舅妈家的孩子就是自己的亲弟弟。 因此对他特别好。 舅舅舅妈白得了一个儿子,也把他捧在手心当宝贝。 自己的亲爸妈就更不用说了, 他们对这个孩子满心愧疚,尤其当孩子叫他们大姑姑父的时候,他们心如刀绞。 但事已至此,他们也没办法, 只能拼命对他好。 村里人也知道真相,但一时改不了口,一直叫他"郭小四"。 唯独杨志刚不知道这件事,每天都往大姑姑父家跑,因为每次去姑父家, 大姑总是把好吃的留给他。 而且还有三个哥哥,对他都非常好。 但是,他一直不明白,自己明明姓杨,为什么村里人老是叫自己"郭小四"。 他跑去问爸妈, 爸妈对他说这都是村里人乱叫的, 让他不要放在心上。 他跑去问大姑和姑父,大姑总说这样叫显得两家关系亲密,让他不要多想。 听到大姑这样解释,杨志刚也不纠结了,开开心心地跟哥哥们玩去了。 但纸终究包不住火。 有一次,三哥郭靖宇和朋友们约好第二天一起去爬山。 他很兴奋,晚上告诉弟弟自己第二天的行程,没想到杨志刚闹着也要去。 第二天,郭靖宇本想带着弟弟一块去,但到了舅舅家才发现,杨志刚还没有睡醒。 这时候,其他小伙伴又一直催促他快走,当时的郭靖宇也仅仅比杨志刚大几岁而已,又正是爱玩的年纪,听到小伙伴催他,就丢下弟弟一个人走了。 结果杨志刚醒来听说了之后,嚎啕大哭,家里人怎么都哄不住。 郭靖宇刚回家, 看到哭得可惨的弟弟,有些愧疚。 但他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就想当做没看见,悄悄溜进房间。 结果被亲爸一把拉过来,命令他带着弟弟出门转一圈,就当出去玩了。 郭靖宇本来就心里有愧,听到父亲让他想办法补偿,连忙答应。 两人走出家门,遇见同龄的玩伴,有人跟他们打招呼:"郭小四,又跟着哥哥出来啦?" 杨志刚还是没忍住问出心中的疑惑:"我明明姓杨, 你们为什么要叫我‘郭小四’,而不叫我‘杨小四’呢?" 那人笑着回答:"因为你本来就是郭家的第四个孩子呀!" 这下杨志刚彻底没有玩的心情了, 他转头问道:"三哥,他们说的对吗?" 郭靖宇一看这架势,是怎么也瞒不住了, 于是就告诉了他实情。 杨志刚听到真相, 犹如霜打的茄子,跌跌撞撞跑回家向父母求证。 结果听到了一模一样的答案。 他实在接受不了,过去的一幕幕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怪不得大姑和姑父对自己那么好,原来他们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可是家里一共四个孩子,为什么偏偏要把自己送人呢,是不是自己做了什么错事?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久久挥之不去。 自从知道了真相后,杨志刚就像变了一个人,以前他特别活泼,但现在,整天都沉默寡言,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 而在这种心态下, 他自然没有什么心思去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郭靖宇也知道自己犯了大错,一直很愧疚,为了弥补,从那之后他无论做什么都会带着这个弟弟。 杨志刚14岁的时候,郭靖宇考上了承德市的话剧团当导演。 他看着弟弟惨不忍睹的学习成绩,觉得他就算再怎么学习也无济于事了, 必须为他的未来着想。 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让杨志刚学舞蹈,走艺考这条路,这样, 未来自己还能帮衬到他。 但当时的杨志刚已经14岁了,就学舞蹈来说年龄有些偏大, 因此他学起来非常吃力。 练了两天之后他就不想练了, 哭着喊着要回家。 但这次,三哥郭靖宇一改平时对他的有求必应,狠狠批评了他一顿,还告诉他,无论多苦,都得坚持下去。 杨志刚毕竟还是个孩子,不理解家人的良苦用心,忍不住怪郭靖宇心太狠。 但他又不敢不听话, 只能咬牙坚持下来。 这一坚持就是六年,他从班里吊车尾的学生变成了老师眼里的优等生。 在进入舞蹈学校的第二年,杨志刚的大姑,其实也就是他的亲生母亲,旧病复发。 杨志刚听说后,连忙请假赶回家。 虽然他曾怨恨母亲为什么要"抛弃"他,但毕竟血浓于水,他永远做不到跟亲生父母完全割裂。 可到了医院门口,他又犹豫了。 那一声"妈"就在嘴边,但他却无论如何也叫不出口。 一直到母亲去世,他也一直称呼亲生母亲为"大姑",那声"妈妈"始终说不出口。 这也成了他心里永远的遗憾。 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也为了不辜负母亲的期望,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练习舞蹈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20岁那年,杨志刚被北京舞蹈学院录取。 之后,他又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和姚晨,杜淳等人成了同学。 在北影,杨志刚的形象并不突出,因而也很少有机会能参演影视剧。 这时,已经在导演界有一定名气的郭靖宇找到他, 希望两人能合作。 没想到,杨志刚居然拒绝了。 原因是他觉得哥哥拍的大多都是传奇剧,而自己最想拍的是文艺片,两人理念不同。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杨志刚当时并没有什么名气,他不想让别人怀疑他是靠哥哥走红的。 没办法, 郭靖宇只能任由他折腾。 2003年,杨志刚出演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作品《诺玛的十七岁》。 他飘逸的长发,忧郁的气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久后,他又和江珊, 袁泉等共同出演了一部偶像剧。 拍戏的过程中几人迅速熟络起来,聊到各自想合作的导演,好几个人都说出了郭靖宇的名字。 他们见杨志刚还是个新人,想着带他多认识几个导演肯定没有坏处,就热情地说:"我把郭导的联系方式给你,你要是有时间就打个电话, 说不定还有机会合作。" 没想到,杨志刚直接摆摆手,说道:"不用了, 他是我哥, 我随时都能找到他。" 经过这件事后,杨志刚才发觉, 原来哥哥郭靖宇已经这么有名了, 这才答应跟他合作。 之后,杨志刚接连出演了《刀锋1937》《美丽人生》《追》等电视剧,逐步走向事业巅峰。 在事业上一片欣欣向荣之时,杨志刚还完成了人生中的另外一件大事——结婚生子。 2
大学快毕业时,杨志刚在一次聚会上,认识了配音班的同学张静。 杨志刚对她一见钟情,但他比较害羞,没敢当场表白。 之后,杨志刚总是有意无意地提起张静,朋友们有时聊天无意中提到她,杨志刚总要追着人家问张静接下来究竟怎么样了。 他的心思这么明显,朋友们一眼就能看出来,纷纷鼓励他去表白。 但每次要真正表白的时候,他又打退堂鼓,临阵脱逃。 朋友们见状, 决定帮他追人。 他们搞了个饭局,告诉杨志刚, 反正也快马上毕业了, 不如大家出去聚一聚。 杨志刚也没多想就答应了。 结果,到了约定的地点他才发现,张静也在。但这时候,再害羞也要硬着头皮上。 可他没想到,饭局开始还不到十分钟,朋友们就一个找借口离开了。 只剩下他和张静两个人。 为了避免尴尬,杨志刚只好找话题聊天。 聊到一半,突然有个朋友给他打电话, 说有点事想问一下张静,让他把手机扬声器打开,两人一起听。 杨志刚也没有怀疑,直接按照朋友说的做了。 结果,他刚把手机放下, 朋友的声音就出来了:"张静,杨志刚喜欢你,但他不敢表白,要不然还是你对他表白吧。" 杨志刚的脸红一阵白一阵,完全没想到朋友会这样做。 倒是张静大大方方地对着电话说道:"可以啊, 就是不知道他会不会答应?" 听到张静这样说,杨志刚猛然一抬头,她她她,她什么意思? 意思不就是张静其实也喜欢自己,只是还没来得及表白吗? 都到这个份上了,根本不用故意去捅破窗户纸了, 两人顺理成章地在一起了。 毕业第三年,两人终于结婚,不久之后,又生了一个儿子。 事业爱情双丰收,这个时候的杨志刚可以说是春风得意。 但是,之后的一场意外,让整个家庭陷入了悲痛。 2008年,在拍摄哥哥导演的电视剧《秘密图纸》时,杨志刚有一场爆破的戏,但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慎,导致他面部被烧伤。 杨志刚受伤后,最自责的就是导演郭靖宇,他觉得责任完全在他。 一直守在病房外的郭靖宇在心底发誓,无论之后弟弟的外形条件如何, 以后自己的戏一定要用他。 受伤导致杨志刚的面部变形,语言能力受阻。 很长的一段时间,他都说不了完整的句子,有时说着说着台词,脑子就断片了, 完全想不起接下来应该干什么。 这种情况让他非常郁闷,压力一度大到想放弃。 但最终,还是在哥哥和妻子的鼓励下走了出来。 之后,他又继续和哥哥合作了《打狗棍》《勇敢的心》等作品,都很成功,口碑也不错。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网上有人说出杨志刚和郭靖宇的关系后,关于杨志刚的评价就慢慢变了。 有人说他说台词的时候总是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 有人说他演什么角色都是一个样子,等等。 但对于这些评价, 杨志刚从来没有正面回应过。 也许在他看来,作为演员,只要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别的都不用太在意。 如果说,杨志刚因为受伤导致在台词方面有些吃力,那倒还能说得过去。 但把他每一部作品都拿出来审视,甚至批的一无是处,那倒大可不必。 就像杨志刚自己说的那样, 他的整个青春期,都献给了哥哥的电视剧。 期待这对兄弟能带来更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