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条很火的帖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你都懂得了哪些道理?" 百余条评论中,不乏真知灼见。 一句句看似简单的道理,都是前人经验的沉淀。 生命苦短,我们不用亲自把所有弯路走一遍。 懂得了这些道理,人生便能少踩很多坑。 "30岁还没结婚,是不是注定孤独终老?" "30岁还没做到管理层,只能走下坡路了吗?" 30岁就像一道分界线,承载着过多东西。 我们总觉得到了30岁,事业和家庭就该尘埃落定。 一旦慢人一步,就会无比焦虑。 殊不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 对年龄最大的误解,就是30岁很多事就定下来了。 作家范海涛曾在一家知名媒体做记者,这份工作稳定而体面。 令人不解的是,范海涛竟在30岁之际,选择辞职深造。 有人觉得她是在放弃大好前程,也有人觉得她是在瞎折腾。 就连父母也希望她像所有"正常"孩子一样,不要玩不该玩的心跳。 范海涛没有被这些意见束缚,而是听从内心声音去冒险。 学成归来后,范海涛的职业选择面不仅没有变窄,反而更宽了。 她这才意识到,以前遭遇的年龄压力、转型困境,其实都是伪命题。 当自己一天比一天努力,世界就不会抛下更强大的你。 的确,很多时候我们对年龄的恐惧,不是基于年龄本身,而是害怕随着年龄增长一无所得。 有不少人在30岁就放弃了自己,觉得人生就这样了,其实,30岁之后,人生中很多重要且美好的事情才会陆续发生。 年龄只是符号,成长才是底气。 那些永远在路上的人,每个年龄都是新的开始,都能活出无限可能。 同事小陶是公司有名的"抠门达人",她把日常开销降到最低,非刚需不购买。 点外卖时,她总是货比三家选最便宜的; 下班之后,她喜欢赶到超市买临期食品。 一次,领导有意提拔小陶,想把她借调到一个新项目,可小陶竟拒绝了。 后来跟她聊起这事,她说自己租的房子没到期,提前解约有几千块钱的违约金,就懒得折腾了。 小陶在斤斤计较中,变得疲惫且短视,和身边同事的差距越来越大。 接替小陶去新项目的同事,很快升职加薪。 比小陶晚入职的校招生,都能独当一面了,小陶还在原地踏步,整天为几块钱的优惠绞尽脑汁。 节俭是好事,可物极必反,过度省钱比浪费还可怕。 正如《纳瓦尔宝典》一书中所写: "把时间花在省钱上是不会致富的。" 很多时候,人会陷入一种稀缺状态,为了眼前的利益疲于奔命,没有时间思考长期有价值的事情。 我们总想等工资高了再投资自己,可时不我待,机会稍纵即逝。 不妨把买书、运动、旅行、考证等学习的钱,当做一笔投资,而不是消费。 这些投资就像健身一样,一两天看不出变化,但长年累月坚持下来,会给我们带给意想不到的回报。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变得越来越忙碌,总想填满碎片化时间。 等车时,习惯性刷各种信息流; 吃饭时,边看视频边狼吞虎咽; 就连走路时,也不忘见缝插针回消息。 一个人待着什么都不干,反倒变成一件稀罕事。 我们生怕浪费一丁点时间,以为这样就能脱颖而出,可往往事与愿违。 自媒体博主@辉哥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有一段时间,他把24小时都安排得满满的,没有一丝空闲。 他每天沉溺于工作之中,没有时间陪家人,也没有时间读书,更没有时间思考未来。 苦行僧式的忙碌,让他陷入穷忙的恶性循环。 他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学会留白后,生活状态反而越来越好。 人活着,除了汲汲于名利,也要给自己一点空间,安顿好自己的身心。 正如科技作者曼诺诗·左莫若迪所写: 我们在等待世界上最长的红灯变绿灯时,感觉好像是在浪费时间,而事实上,大脑正洞察你内在的想法和事件。 放空是生命的缝隙,不要急着全部堵上。 当你愿意和自己相处,学会享受看似无用的"垃圾时间",而不是盲目"充实自己"时,就会活得不那么紧绷,也不那么局促。 偶尔给自己放放假,心无旁骛地享受每个瞬间,亦是一种幸福。 在电影《伯纳黛特你去了哪》中,妻子伯纳黛特为了照顾家庭,放弃了热爱的建筑事业,20多年没有创作任何作品。 她们一家三口成为别人眼中的模范家庭,可伯纳黛特却越来越不开心。 她有时会想:"要是当年没有回归家庭,现在会怎么样?" 这个念头一旦滋生,就在心底野蛮生长,吞噬掉她对生活的全部热情。 伯纳黛特长期失眠、抑郁,不愿接触外人,就连丈夫和孩子,也无法接近她的内心。 直到在一次意外旅行中,伯纳黛特才和自己和解,不再被负面情绪所奴役。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跟伯纳黛特一样,内心或多或少都有不甘心和负能量。 如果没有及时处理,这些念头就会成为心底的"烂草莓",在不经意间干扰你、打击你,甚至变成生活矛盾的导火索。 弗洛伊德曾说:"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陋的方式爆发出来。" 好在人是流动的,也是会成长的。 想要拔除"烂草莓",最好的方式就是定期清扫内心垃圾,给心灵做减法。 我们可以和朋友一起做点快乐的事,比如跑步、唱歌、逛街,也可以把真实想法告诉朋友,在分享的过程中,"烂草莓"会不知不觉被处理掉。 生活维艰,唯有放下包袱轻装前行,才能体会到人生旅途的快乐。 诗人叶芝在《凯尔特的薄暮》里写道: 奈何一个人随着年龄增长,梦想便不复轻盈,他开始用双手掂量生活,更看重果实而非花朵。 在生活的重锤之下,我们懂得了越来越多的道理。 同时,对于年龄的焦虑,也像洪水猛兽般袭来,我们害怕皱纹丛生,也害怕中年危机。 不过,洪水总会退去,猛兽也会归林。 无论何时,年龄都不该成为人生的限制。 年轻的本质,是心有活力。 只要我们一直在路上,一直在成长,就永远不会衰老。 你随着年龄的增长懂得了哪些道理?欢迎留言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