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亲子共读,成就我和孩子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一本心理学入门书籍,同时也是全球畅销书籍,长期位列畅销排行前十。本期也是远川线上读书会第二次组织这本书的共读,由擅长将心理学专业知识结合阅读的远川教育阅读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在读的姚远老师进行领读。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本身通俗易懂,阅读起来并不困难,适合各年龄段的读者阅读。在导师的提示和引领下,大小读者们关注到本书的两条主线,并分别从蛤蟆视角、苍鹭(心理医生)视角两条主线进行阅读和剖析,探寻心理咨询与普通问诊模式的不同之处,梳理蛤蟆先生出现的心理症状和苍鹭所使用的心理学工具,理解儿童自我心理状态, 并结合生活经验、案例和心理模型工具,最终达到实现自我完善与自我调节的目的。
共读目的
1)初识心理咨询的基本模式,了解心理学相关知识;
2)探寻童年经历与个人风格的关联,改善与孩子的相处模式;
3)实践自我完善与自我调节。
杜晓丹老师 在共读中提出:"儿童自我心理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 父母的反应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会主宰他的一生。孩子们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会不可避免地变成他成年后的感受。"
静子老师 也通过阅读,剖析出自己"做事拖拉、玩的高兴时被安排做家务等" 是一种适应性儿童的自我状态。
小艳老师 表示,自己是三个孩子的妈妈,读到第六、第七章时特别有代入感,一边读一边回忆和孩子的相处方式,机子做的欠妥当的地方以及如何调整。并真正意义上明白了"孩子的童年没有小事,要认真对待孩子的各个方面"。
陈雪霞老师 通过图表的方式梳理心理医生和普通医生的不同之处:
周筱蓉老师 密密麻麻的批注:
除此以外,姚远老师 通过冰山模型为读者们解释行为背后的逻辑关系,并借由自身案例帮助读者理解这一心理学工具,也为读者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学员反馈
在直播研讨时,姚远老师也邀请到了三位老师连麦回答了对于两个问题的思考,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和阐释,姚远老师将看似高深的心理学拉回我们的生活,也让大家了解到了心理学与普通医学的不同之处。
接下来,姚远老师在讲解本书的过程中,将许多心理学知识融入其中,为大家讲解了书中情节与心理学知识点的链,如蛤蟆先生出现了何种心理学症状、苍鹭医生用到了何种心理学工具来为蛤蟆先生排解困难。通过举例与对比,让大家更为简单的了解到了心理学。
同时,姚远老师将隐藏知识点——蛤蟆先生的未被引导前不正确的自我分析抽出,扩展分析了原因,以此为例为大家讲解了心理学重要理论——冰山理论,让大家能够了解到更深层次的心理学知识。
直播结束后,大家对姚远老师糅合了许多心理知识点的讲解还意犹未尽,想要系统地向姚远老师学习心理学,跟随姚远老师学习后续的心理学相关的系列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