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16万袈裟一年狂捞2个亿,手握18家公司,揭秘释永信商业帝国
在大众印象里,寺庙里的和尚通常都清心寡欲、潜心修行。虽然庙里每月也有一定工资,但到手还是非常少的,也导致大多数和尚不得不过着相对清贫的生活。 但是有这样一个和尚,他身上的袈裟就值16万,旗下还有18家公司,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释永信。
释永信是少林寺的第三十任方丈,也是大家熟悉的演员释小龙的师父。16岁就出家的他可以说跟寺庙有着非常紧密的缘分,在进入少林寺之后他发现到处都很破旧,这跟他的想象大相径庭。 在他的野心之下少林寺逐渐商业化,他每年也能狂捞2个亿。 一、进入少林寺
1965年释永信出生在安徽一个殷实家庭,父亲是工程局的职工,在那个年代过得还算比较好。从小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没挨过饿吃过苦的释永信对佛学产生了兴趣。 16岁的他还在上初中,却再也无法抑制住想去寺庙当和尚的冲动。 于是他告别了气急败坏的父母,背上行囊踏上了去少林寺的路。
当他一进到少林寺后就开始后悔,这里跟想象中礼佛参拜的殿堂差距太大,只有几个老和尚和几十亩地。虽然释永信当时还未成年,但想赚钱改善寺庙的念头已经扎根心间了。 转机很快就来了,1982年李连杰出演的电影《少林寺》火遍全国,也顺便带火了位于河南的少林寺。
正巧几年后老主持去世了,小一辈中他最喜欢释永信,于是将主持之位传给他。那年释永信才22岁,从此他对少林寺拥有最大话语权。 他从电影的传播热度中看到了商机,借此向中外宣传自己所在的少林寺。 当年有许多看了电影的人慕名而来,释永信则借此机会大收香火钱。 二、商业化的寺庙
众多游人来到少林寺参拜,让释永信发觉名气的重要性,他开始组建少林武术队并带着这些队伍全国各地巡演。 每次巡演他都能拿到最多的分成,他还借着演出的机会全国各地跟人讲授佛法赚钱。靠这些办法他为少林寺筹集了许多资金,也方便了后来继续走商业化道路。
眼看少林寺这个名头火了,他在那个互联网并不发达的时代注册了上百个商标,包括医药、文化、餐饮、旅游等等。 释永信还把少林寺推广到国外各个地区,比如纽约、洛杉矶等等。寺庙名气越来越大,释永信能赚钱的渠道也更加多了。
他开始售卖自己的墨宝。 听说释永信原本并不擅长书法,后来听说文化圈光靠卖毛笔字就能赚不少钱,他就花了一段时间练字。 随着他和少林寺的名气响遍全国,他的书法也可以卖出一幅15万的高价。一些网友看了他的字之后表示不值这个价,从运笔和结构都差了些内涵。
经过释永信的商业运作,少林寺成为了全国最赚钱的寺庙之一,不仅进寺庙需要香火钱,就是周边景区也都圈起来要收费。 根据释永信自己对外所说,他的年薪仅有8000元。计算一下寺里的僧人吃穿开支,每年建筑的维护以及举办大型佛法会等等,少林寺保守估计每年收入几十亿。而释永信又能得到多少,或许可以从他的日常生活中看出来。 三、最赚钱和尚遭诟病
从网上搜到的资料中显示,释永信名下有18家公司且控股比例高达80%。 有一次他参加活动,被人发现身上的袈裟造价十几万,全部采用的是真金八宝莲纹妆花缎的面料,还有手工刺绣上的纯黄金丝线。 一件袈裟代表的是僧人的气质,他穿着如此华贵的袈裟很容易给人一种"暴发户"的感觉。
除了穿着昂贵的袈裟,今年他还以少林寺旗下的公司出资4.5亿购买了郑州一块地皮。 大家都知道这几年房地产市场有多不好做,释永信轻轻松松就花上亿购买地皮,让人不得不联想他的真实收入以及收入的来源。
按照他目前拥有的公司股份、每年卖字画等作品赚的钱以及少林寺本身的商业利润,保守估计年收入能达到2亿。 不少网友直言他已经失去了佛门僧人的本质,把少林寺和自己都变成赚钱机器。 这些年关于他的绯闻也有不少,包括养女大学生、做账偷税等等,不知道他是否还记得当初进少林寺的初心。 总结:
释永信无疑是全国寺庙最懂得营销的主持,他早年借用电影的热度,成功将少林寺推广到国内外。 此后又借巡演进一步增加名气,吸引全国游客之后赚取门票及香火费。
如今释永信名下已经有18家公司,每年保守估计能赚上亿元。 但他还不知道低调行事,穿十几万的袈裟、接受企业赠送的豪车等等,已经失去了佛教本身清心修行、不恋外物的本意。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对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