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间站再出故障!一艘载人飞船出现泄漏,问题可能相当严重
综述
随着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人类在太空留下的足迹也越来越多,甚至还有一小部分科研人员成为了人类之中的佼佼者,它们代表着人类的眼睛,在太空站中观察着宇宙的各种异动。
在前两年,国际空间站绝对是世界航天事业的先锋,作为几国联合的合作项目,它也成为了人类探索宇宙建立的重要据点,然而中国作为参与者之一,却被他们拒之门外,所以我国才开始了自主研发空间站的道路。
今年,天宫一号终于正式发起使用,进而与国际空间站的比较自然是不可避免的,前有说国际空间站脏乱差,而天宫一号井井有条,然而就在前两天,国际空间站似乎还传出了一个不好的消息,这是怎么回事呢?
泄漏事件
国际空间站建设于1998年,并于2010年正式投入使用,至今已经运行了12年的时间。
大约在20年左右,美国和俄罗斯航天局共同发布声明,宣称国际空间站可能发生了轻微的泄露问题,而泄露部分在美国舱体附近,由于对于正常使用影响不大,所以大约四个月后,俄罗斯才派出了两名宇航员进行紧急维修。
然而就在前两天, 两名宇航员正准备对空间站进行检查和维护的时候,他们所乘坐的联盟MS-22载人飞船突然发生了泄露。
大量粒子不断流出,足足喷射了三个小时都没停止,喷射气流大到能够肉眼清晰可见,足以可见这次泄露事件之严重,因此本次的出舱活动也只好暂时取消。
有工程师进行原因分析,发现可能是因为 运输冷却剂的管道发生了破裂 ,导致了大量的冷却剂氨不断流失。而没有了冷却剂就意味着这艘飞船几乎报废,无法正常使用了。
载人飞船事故影响
虽然飞船的报废并不会直接到影响宇航员的生命健康,但这个问题却难以被忽视。
要知道,不论前往空间站还是离开空间站,都离不开载人航天的运送,并且空间站能够停靠的航天器是有限的,因此航天器的损坏也就意味着航天员的来去会受到影响。
目前,空间站上共有七名宇航员,其中有四名是乘坐美国飞船抵达的, 还有三名宇航员正是乘坐此次出现故障的联盟MS-22载人飞船。
假如空间站突然出现故障,美国飞船的核载人数仅有四人,那么这三人要么只有选择使用事故飞船,并且做好应对各种状况的准备,不然他们将没有飞船可以使用,届时他们的人身安全必会受到影响。
因此最佳的解决方案便是重新准备一艘载人航天进行接应,但倘若俄罗斯事前并无准备,那么还可能会影响到后续航天计划的进行以及宇航员的调换问题。
因为此前俄罗斯为了拍摄一部电影,从地球输送了一名导演和一位演员前往空间站,在返程时他们恰好占用了一位宇航员的原定位置,导致他只能等待下一次返程机会。
当然俄罗斯还可以向美国请求帮助,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方决定漫天要价估计也无可奈何了吧。
有意思的是,在这之前,两方的合作其实就出现过问题,美国方在俄罗斯航天领域屡次干涉,俄方甚至宣称如果对方执意要干预,他们将要退出国际空间站,建设自己的空间站。
作为一个国际的合作项目问题都会层出不穷,那么作为实现了空间站自由的中国又是如何面对这些问题的呢?
中国的解决方案
与国际空间站的计划类似,中国也是采用"坐什么上去就坐什么回来"的方式,但不同的是,我国会在发射飞船之前,同时准备好备用的载人飞船。
要知道,太空虽然浩瀚空旷,却充满了无数危险,有随时都可能会失控的陨石,也有古早失败的航天残骸,甚至还有许多太空垃圾,因此不论是空间站还是飞船都会遇到各种碰撞的情况。
因此为了保证宇航员的安全,我国才提出了备用飞船计划。
像我国神舟十五号发射之时,神舟16号以及长征火箭就屹立在酒泉的卫星发射中心,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只要需要便可立即起飞。
所以即便是我国空间站上的某艘飞船出现了故障,我国都可以在十天之内做好紧急救援。由此可见,国家对于航天员生命的重视。正是有了这些后备力量的保障,宇航员们才能够安心的工作和执行任务。
结语
虽然我国航天事业的起步略晚,但实力却不容小觑,作为全球目前唯一拥有独立空间站的国家,我国不仅是厚积薄发,也做好了充分万全的准备,倾注了许多心血和科技,所以才会引来国际上诸多国家抛来的橄榄枝,请求合作。
不过一个空间站的寿命并不长,根据今年二月,美国航天局发布的通告, 国际空间站将于2031年正式报废,摧毁后的残骸将会永远沉没在尼莫点。
而我国的天宫一号虽然体型更小,也更新,但预计寿命也仅有十年而已,在完成使命后也会沉没海底,但科研价值是无价的,并且航天技术还在不断更迭和革新,随着核动力的研究,人类说不定能够研制出自带动力能够带动飞行的空间站,为宇宙探索带来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