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钻心虫是水稻二化螟、大螟、三化螟的总称。其中水稻二化螟发生最普遍、危害最大,由于它喜欢钻到稻杆里面去啃食,所以给防治带来很大困难。 很多地方今年二化螟发生比较严重,防治不及时会给水稻带来很大减产。发生严重的原因: 1、虫源基数大。 水稻二化螟是本地虫源,其在田间杂草及秸秆上产卵越冬。由于这几年禁烧秸秆和秸秆还田不彻底,造成大量越冬虫卵。去年冬天气温偏高,没能冻死部分虫卵,造成今年虫口基数过大。 2、食料来源充足。 早稻面积增加加上气候温和,越冬虫卵孵化早,繁殖代数增加,加上水稻前期长势好,肥料充足,所以虫口基数比较大。 3、适宜的气候条件。 自进入6月下旬一直到7月底,各地区连续阴雨寡照,麦茬稻生长速度缓慢,生育期相应推迟。连续阴雨温度降低,继续二化螟的产卵及孵化。 4、世代重叠严重。 由于气候原因,二化螟可以各个世代重叠发生,通俗点讲就是一株水稻当中的二化螟有老有小,有叔叔辈的、侄子辈的,甚至还有孙子辈的,所以防治起来特别麻烦。 5、错过最适防治时机。 正常中稻在6月中旬应该防治一代二化螟,把虫口基数压下来,为二代二化螟的防治奠定基础。但是在6月中下旬各地相继进入梅雨季节,天气条件不利于施药。这就给二化螟二代的爆发奠定了基础。钻心虫开始危害水稻的时候是先钻到叶鞘内,形成水稻枯鞘,然后再钻到心叶中啃食,造成枯心团,再危害可能就会造成白穗,造成极大损失。如果自己钻到稻杆里面了就要及时防治,不然它会转株危害,就是一颗水稻吃完再到另一颗好的水稻上吃,造成在田间能看到直径约一米的圆内水稻都被危害。 这时候防治要选对药剂和方法。 1、田间保水5-7公分,要求保水时间5-7天。 2、由于已经钻到稻杆里了,应该选用具有内吸传导的药剂来喷雾。因为普通药剂很难到达心叶茎杆中。可以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氟酰胺、杀虫单*苏云金杆菌等药剂喷雾。 3、喷雾时朝叶面及心叶中喷雾,以达到快速渗透进去,杀灭害虫。 4、水量用足。每667平方米面积喷雾30公斤水(两喷雾器),还可以加上杀菌剂一起达到病虫害统治的目的。 总之,选对药剂,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才能获得好的收成! 钻心虫是水稻螟虫的俗称,螟虫包括二化螟、大螟、三化螟,不过大螟属夜蛾科,二化螟、三化螟属螟蛾科,打药前要认真辨别虫害,选对合适的药剂防治。 二化螟 钻心虫的危害特点是以幼虫钻蛀水稻茎秆,具有趋嫩性、趋绿性产卵,初孵幼虫聚集危害,随着虫龄增大会转株为害,最易受害的时期是分蘖期和孕穗期。二化螟钻蛀水稻的能力比三化螟强,从秧苗期至水稻乳熟期均可危害;大螟为害的虫孔较大,有大量虫粪排出茎秆外,造成的枯心苗多在田埂边上,这是与二化螟的区别所在;三化螟仅取食叶鞘幼嫩而白色的组织或穗苞内的花粉和柱头,或茎秆内壁,钻入茎秆前会在叶鞘和茎节间咬出"断环",在断环上部取食。 大螟 钻心虫钻到稻秆里面打药有效吗?打药有效果,防治二化螟可选用全打型阿维菌素,钻心虫严重的时候适当加用辛·三唑、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有机磷或菊酯类农药,具有蒸熏触杀作用,能将钻入稻秆里面的幼虫蒸熏出来。三化螟的防治基本与二化螟相同,可以选用阿维菌素、阿维·虫酰肼、辛·三唑、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有机磷或菊酯类农药。大螟可选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 飞防打药:可选用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甲氧虫酰肼、阿维·氟铃脲等,打对时间点甚至用凌空飞度+虱螨脲+康宽都能防住钻心虫。飞防打药尽量少用有机磷类农药(三唑磷、水胺硫磷),一方面高浓度有机磷农药容易造成烧叶,特别是高温条件下,另一方面喷施高浓度有机磷农药极易造成人畜中毒。 云众地服务宗旨: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今年天气不正常,雨水较多,并且7-8月气温偏高有利于虫害的发生。特别是二代二化螟、"两迁"害虫、纹枯病偏重发生,有大发生风险。叶瘟、穗颈瘟、稻曲病偏轻发生。 建议"预防为主、压前控后、组合用药"等措施,做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控工作。 主要虫害预报。 1.二代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今年有可能大发生。特别是今年的强对流天气多,有利于"两迁"害虫迁入。特别是播期长,密植,灌深水,偏施氮肥的田块,有利于二代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危害。特别是两迁害虫集中为害迟熟中稻、晚稻。 病害预报。 今年稻瘟病在早稻、再生稻、中稻上都有发生。特别是高温高湿,水稻抽穗扬花期遇连阴雨,有利于感病品种稻瘟病、稻曲病的发生。 今年早插中稻纹枯病正处于激增期,病害水平发展较快。特别是农田密植、偏施氮肥,长期灌深水的田块,有利于水稻纹枯病的迅速漫延。 稻曲病在水稻扬花期遇阴雨天气的感染率很高,有利于病菌传播和侵染,利于稻曲病的发生。 防治意见。 迟熟稻田开展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植株抗逆能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布置杀虫灯、放置性诱剂、释放赤眼蜂等方法降低虫量基数。 选用对口药剂。 防控二化螟。一、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颗粒剂6克。二、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三、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40毫升。四、苏云金杆菌75-100克。五、100亿孢子/毫升短稳杆100毫升。 兼治稻纵卷叶螟、大螟、三化螟。 防治稻飞虱。 一、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6克。二、25%吡蚜酮悬浮剂20克;三、25噻虫嗪4克。 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一、75%拿敌稳10-15克。二、 33%己唑.稻瘟灵60-80毫升;三、70%三环唑30克。四、6%春雷霉素40-50毫升。 病害发生严重田块要添加促根系的叶面生长调节剂碧护、芸苔素内酯和叶面有机肥一同喷雾,以提高防效,防治次数2-4次,间隔7-10天。 防治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7天,或者接合稻瘟病治疗。 这一次药剂防治很重要,直接关系到水稻的丰收问题。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有好的收成。 【庆双与三农同行】钻心虫钻到稻秆里面打药有效吗? 错过了打药的时间,钻进秆了打药收效甚微。详情请看下文。 在水稻种植中,要发生多种虫害,其中对水稻危害最为严重的害虫就是水稻螟虫(钻心虫)。水稻钻心虫一年要发生2 7代,尤其以第2代和第三代对水稻的危害最重。螟虫不仅危害水稻,还危害其它禾本科的农作物,如玉米、高梁等。水稻螟虫(钻心虫)的生活史 水稻螟虫第一代(一化螟)发生在育秧期,由头一年越冬后的螟虫成虫将卵产在秧叶上,卵孵化后的螟虫幼虫啃食秧苗叶片。但一化螟只在秧叶上啃食叶片,不钻蛀进秆内,虫体将秧叶卷成筒,老熟后化成蛹,随秧苗被移栽进大田(生产田)中。 在水稻分蘖期,随秧苗被带入生产田的一化螟蛹体羽化为成虫(蛾)后,将虫卵产在秧叶上,卵孵化后的螟虫即是第二代(二化螟)。二化螟幼虫啃食秧叶,随着虫体的长大,就钻蛀进秆内,将秆内组织吃空,造成断秆。二化螟在水稻秆内老熟后化成蛹。 水稻破穗(破口)期,在水稻秆内老熟后化成蛹的二化螟又羽化为成虫,将卵产在秧叶上,卵孵化后的螟虫即是第三代(三化螟)。三化螟很快钻蛀进秆内,在秆内啃食内部组织,造成已经抽出的稻穗死亡成"白穗"。即使暂时还没有死亡的稻穗,到水稻收割时,最终也会断裂,有的自动掉到田里。因钻蛀进秆内的螟虫不断取食秆内的组织,使稻穗得不到充足的养分供应,从而造成稻穗不能良好的成熟,秕粒多,引起减产。而三化螟老熟后化成蛹在水稻秆内潜状,气温适宜时又羽化为成虫继续产卵危害。水稻螟虫(钻心虫)的防治时间和方法 水稻螟虫的防治时间:水稻螟虫对水稻的危害最重,一旦钻蛀进秆内就没有办法将其杀死,必须抓住防治的最佳时间。各地方的气候有差异,有的年份虫害发生的时间早,而有的年份发生的时间又要晚些,需要根据当年的气候变化(物候期)决定打药的具体时间。总之,要将钻心虫消灭在钻蛀进水稻秆内之前。 对于水稻二化螟的防治,在育秧期消灭一化螟是关键,能有效降低虫口的基数。在水稻移栽缓苗生长后,必须及时用药防治。 而对于水稻三化螟的防治,最佳用药的时间是在即将出穗时,也就是"破口期"。 水稻螟虫的防治方法: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法,可在水稻移栽缓苗后结合施追肥,用"杀虫单"颗粒剂拌入尿素中,均匀地撒施到稻田里。但需要保持稻田水位6 10厘米深,保持时间为7天。 而对于水稻三化螟的防治,可在出穗期(破口期)用"杀虫单"水剂或"毒死蜱"乳剂或"高效氯氟氰菊酯"或"阿维菌素"兑水喷雾,能有效杀死三化螟的成虫(蛾)。 喷药需在阴天或晴天露水干以后,但要避开中午高温,以避免药效蒸发和人员中毒。水稻螟虫(钻心虫)钻蛀进秆内打药的效果 水稻螟虫一旦钻蛀进秆内,无论打什么杀虫剂基本都无效。主要原因是螟虫已经老熟,对药物有很强的抵抗力,而水稻植株厚厚的皮层又是天然的保护屏障,药物无法接触到虫体。即使打内吸性的杀虫药,但因药物的剂量有限,药物根本杀不死螟虫。而且又不能无限加大用药量,否则要烧伤水稻植株,产生药害。 笔者在1983年的时候,由于错过了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钻心虫已经钻蛀进秆内,咬断了不少的植株。我听别人说可以打巨毒"1605"消灭,于是我买了几瓶"1605"兑水用手摇喷雾器专喷秧苗的秆部,对钻进秆内的钻心虫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对水稻螟虫(钻心虫)的防治,必须抓住防治的关键时间,一旦让它钻蛀进秆内,无论打什么药物基本都无效了。 【欢迎留言,欢迎交流,结缘三农】 水稻钻心虫如果钻到了水稻茎杆里面,这个时候可以判断的是打药时间已经比较迟了。因为水稻钻心虫(二化螟)打药的防治最佳适期是叶片上卵孵化的高峰时期。近年来农民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防治时间不当,从而出现大面积的死苗现象,由于防治效果不佳,后期严重的话会减产30~50%。所以针对这个害虫,希望农民朋友一定要引起重视。 要搞清楚水稻钻心虫的防治办法,一定要先弄清楚,钻心虫的发育以及生长规律。一、水稻螟虫的发展规律 像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这一类害虫都属于完全变态昆虫,也就是他们的一生要经历下面图片的4个阶段,但是受温度和环境以及害虫种类的不同,他们的生育期长短都不一样。 为了防止钻心虫钻到了水稻茎杆里面再打药错过防治时间,我们就必须要搞清楚他们的发育进程。一般情况下,成虫蛾子的寿命在3~5天内,而且必须在这期间要进行交配产卵,再把卵产在水稻叶片上,卵一般会经过5~7天左右开始孵化变成幼虫。 其中幼虫的生长过程最漫长,并且分为好几个虫龄阶段。在幼虫3龄之前一般在叶片上取食,三龄以后就开始逐渐向茎杆里面钻蛀。水稻二化螟一代和二代的幼虫生育进程相差比较大,一般一代在40~50天(因为温度低,发育慢),二代幼虫在25~35天左右。 当幼虫钻到茎杆里以后,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变成蛹,蛹基本上处在水稻第一节然后在这里开始羽化(5-7天),再次变成蛾子,长此往复循环。 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利用它的发育进程来推断钻心虫的最佳防治时间范围。以下面图片为例,调查二化螟2代的发育防治时间,该方法属于期距预测法。二、错过防治适期,钻到了茎杆里面再打药还有效吗? 这里可以告诉大家的是,一旦错过防治适期在打药效果肯定会有一定影响,而且还要看大家使用的是什么类型的农药杀虫剂。据个人常年与农民朋友接触调查,大家普遍之前习惯使用毒死蜱、杀虫双、杀虫单、三唑磷、阿维菌素、水胺硫磷等一系列杀虫剂来防治水稻钻心虫。这些药剂在钻心虫的防治适期使用效果很好,而且对螟虫具有速效性和一定的时效性。但是一旦错过防治适期在使用,如毒死蜱,三唑磷、阿维菌素、水胺硫磷等这些杀虫剂,效果就大打折扣甚至于没有效果。那么错过防治适期,应该使用什么杀虫剂呢? 这里最主要的选择就是取决于杀虫剂是否具有内吸性。也就是使用这种杀虫剂,以后水稻可以把这种杀虫剂吸收,然后在水稻植物体内进行上下传导运输扩散,当从叶片运输到茎杆内,钻心虫在取食茎杆的时候,就会顺带把杀虫剂吃到肚里面,然后起到毒杀作用。 (内吸性杀虫剂被植物的茎、叶、根和种子吸收而进入植物体内,并在植物体内传导扩散,或产生更毒的代谢物,传导到植株各部位的药量,足使为害这部位的害虫中毒死亡,而药剂又不妨碍作物的生长发育,这就是农药的内吸作用)。哪些杀虫剂内吸性效果比较好呢? 下面推荐几种内吸性效果比较好的药剂,用于参考。 1、氯虫苯甲酰胺:该药主要作用途径以胃毒为主,施药后药液内吸传导性均匀分布在植物体内,害虫取食后迅速停止取食,慢慢死亡;有一定触杀性,但不是主要杀虫途径;对出孵幼虫有强力杀伤性,害虫出孵咬破卵壳接触卵面药剂中毒而死。 2、乙酰甲胺磷:乙酰甲胺磷为内吸杀虫剂,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并可杀卵,有一定的熏蒸作用,是缓效型杀虫剂。在施药后初效作用缓慢,2-3天后效果显著,后效作用强,适用于蔬菜、茶叶、烟草、果树、棉花、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能防治多种咀嚼式、刺吸式口器害虫和害螨。 你好!钻心虫钻到稻杆里面打药比较麻烦。如果抽穗就迟了,应于农业防治,采取防越冬虫源、栽培避开钻心虫(一代螟)发生、最后合理施药。 1.在我们这边,水稻都是人工收割,收谷后稻草均在田间里晒,干燥后再挑回家。春耕前我们把田间所有杂草集中在一起晒干点火销毁,这样下次就不会出现钻心虫等虫源。 2.适当推迟一下水稻播种时间,避开钻心虫产卵期,降低落卵量,达到避开钻心虫的目的。钻心虫(二化螟)初孵幼虫危害叶梢时,可放水至5厘米高淹死化蛹。 3正确使用农药,合理调配,咨询老农和认真按说明书用药,特别是三唑磷,在水稻上的安全间隔时间。对准水稻基部均勻喷施。 在虫卵初期,7月18日左右每亩用40%富士一号80毫升加上杜邦康5毫升兑水30公斤第一次喷杀;在经过七d后每亩用40%稻瘟灵80毫升加25%阿维三䂳磷100毫升再加上标正丙环唑每升300克兑水30公斤第二次喷杀;再过7d每亩用2%春雷霉素80毫升加30%阿维杀虫单40克加标正丙环每升300克再加上70%百农思吡虫啉20克加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30公斤进行第三次喷杀。 抓住钻心虫的特点,在防治方法上大同小异,主要在田间开始时进行预防,避开它的发生期,合理用药,还有选择一些抗虫抗病能力强的水稻品种。 还有要注意的是:喷施时间在晴天的傍晚时分,无风无雨,无雾无珠,多雨天气在雨后施行,田间多水要及时排水,表土润湿就可以了。 结合天气,掌握病虫规律、动态,正确防治,尽量选择有效果低毒农药。最好采用物理防治。 三唑磷最多用二次,安全间隔期30d。 钻心虫一般是指水稻上常见的二化螟、三化螟或者大螟,它们钻蛀水稻茎秆内为害,俗称钻心虫。钻心虫防治的最佳时期是卵孵盛期,在其钻进稻杆之前用药效果都很好,如果钻心虫已经钻到稻杆里面,常规的触杀、胃毒的药物就会失去效果,需要使用内吸性强的杀虫剂打药才有效。 农业生产中最常见的钻心虫以二化螟为代表,三化螟、大螟也时有发生。钻心虫对农药的抗性逐年上升,常规农药很难防治干净,加上农户也有可能错过最佳防治时期,所以钻心虫钻到稻杆里面的情况也很常见。 (水稻大螟也属于钻心虫钻蛀稻杆) (钻心虫危害造成的枯鞘,此时还未钻入稻杆) 钻心虫刚孵化出来时,钻在水稻叶鞘部位取食,导致黄边现象。这时候用药相对简单,常见的触杀、胃毒药物如:甲维盐、三唑磷、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等农药均可。 (二化螟的抗性水平) 2-3龄以后的钻心虫就能钻到水稻杆内,造成枯心、白穗或者虫伤株,严重时对水稻减产影响很大。二化螟幼虫从孵化到蛀入茎秆需要大约半个月时间,所以要抓住这段时期,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钻心虫钻到稻杆内之后的防治难点在于: 1、稻杆成了钻心虫的天然保护层,常规的触杀、胃毒药剂全部失去作用,只有内吸性强的药物能被根茎吸收或者渗透性极强的药物从虫孔渗入茎秆内部,对其有效。 2、2-3龄以后的钻心虫,体型变大,表皮变厚,本身抗药能力得到加强。 3、3龄以上大龄的钻心虫,还有转株为害的特性,对水稻的危害更大。钻心虫钻杆之后的用药方案: 1、选用内吸性强的杀虫剂水胺硫磷或者阿维甲氧虫酰肼和强渗透性的甲维虫螨腈或阿维菌素复配,最好再配上农用精油助剂或者有机硅助剂,增强药物的渗透性。水胺硫磷和甲氧虫酰肼都能被水稻根茎吸收,然后传导运输到茎秆内部,钻心虫危害啃食茎秆后就中毒死亡。氯虫苯甲酰胺并没有内吸性,且江西等地很多水稻二化螟对氯虫抗性很重,不建议在钻杆之后使用。 2、着重挑治因为钻杆造成的枯心苗,对枯鞘多,枯心苗多的地方重复喷雾。 (钻心虫危害造成的水稻枯心苗,意味着钻心虫已经钻入稻杆) 3、打药时田间一定要有水层,并且打药前后保持水层5-7天左右,一是防止农药喷到地面上跟泥巴接触后浪费,二是农药溶入水中后可以通过虫孔渗透进去,有助于提升药效。 总结:虽然钻心虫钻到稻杆内依然能有药防治,但是肯定会增加用药成本,并且已经对水稻造成危害,建议还是在蛀入茎秆前的低龄幼虫期防治最好。了解作物病虫害知识,来找非著名植物医生。本人从事植保工作15年以上,致力于把更多农技知识带给大家!如果大家喜欢我的文章的话,还请大家关注,欢迎多多评论和点赞! 水稻化螟即二化螟常被农民称为钻心虫。一化螟还是卵的时候生活在水田的泥土里。二化螟已经成为幼虫了常常依附在水稻的茎杆中心,以啃食水稻的嫩芽芯来生存,普通的农药很难起到全部灭杀的效果,作用于剧毒农药具有气杀和触杀的剧毒农药3911,16O5,危害性较大的剧毒农药国家已经叫停在农产品上的使用。象二化螟这样的虫害,应分四个结段来防治。钻心虫还是卵子的时候,在水稻田里撒杀虫双颗粒等量或者是呋喃丹等量以对幼虫,卵虫进行防预性驱杀。定期对秧苗进行杀虫,可以用一般的杀虫剂喷施。钻心虫在成虫的时候进行灭杀,这个时候钻心虫已经成为可以看到的大虫子了稻芯己经藏不住了,普通的农药都可以杀死,但是一定要掌握好时机。已经变异的螟虫成为了可以飞行的蛾子,也是螟虫产卵的时候。一定要选好时机喷施农药以保证全将其部灭杀。 做到了以上四点,这片稻田里的钻心虫基本上就被控制住了。治钻心虫需要掌握步骤,以防代治。莫要等到了发现大批的秧苗芯子被咬断造成死苗的时侯才施药,效果将不会很理想。 俗话说,早稻病多,二晚虫多,要想水稻产量高,防病灭虫很重要。水稻早晚两季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病虫害,但它俩由于生长时间和季节不同,受外界环境和温度影响不同,两季水稻发生病虫害的程度也不同。一般早稻因气温低,抗病能力较弱而易发病,二晚温度高,害虫种类多,繁殖的代数多,害虫的密度大。 水稻钻心虫就是水稻螟虫,主要是二化螟和三化螟。水稻各生育期都可遭受螟害,各螟害症状基本相同: 水稻分蘖期受害,心叶逐渐纵卷,发黄,枯萎,形成枯心苗;孕穗期受害造成枯孕穗和白穗;抽穗后受害则形成虫伤株,空秕粒多,千粒重下降。 二化螟危害还会造成枯边枯鞘,三化螟危害则以蛀入稻株后环状取食,形成褐色断环的特点。 水稻螟虫难防治,它们世代重叠,大小混杂,很难把握具体用药时间;第二个原因就是,当它们钻入稻株后,我们所喷施的杀虫剂很难接触到虫体,所以效果较差。 有人说用内吸传导性杀虫。试想一下,这些内吸传导性的杀虫剂,得靠叶片或根部吸收,而后再通过稻株体内汁液的流动,被疏送至各部位而起作用。在此过程中,每个环节都会出现"吃,拿,卡,要"等的截留,到螟虫的嘴里时还剩多少呢? 再一个是,这么多年来,大家用过不少的杀虫剂来对付螟虫,它们的抗药性已有很大的提高。 这两种原因一结合,我们再用内吸性的杀虫剂来杀灭钻入稻株内的螟虫,其实效果不大。如何防治水稻螟虫呢? 要想防治好水稻螟虫,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 第一,采取稻桩,稻草沤肥,春耕灌水灭蛹等措施,减少越冬虫源。 第二,在螟蛾始盛期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及时拔出枯心苗,白穗株。 第三,选择种植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 第四,在螟虫卵的孵化盛期到低龄幼虫期,合理使用农药。 如阿维菌素,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四氯虫酰胺,杀虫单等。 以上杀虫剂可混配使用,以提高杀虫效果。 像大龄幼虫可以用阿维菌素 茚虫威(或乙基多杀菌素),或甲维盐 茚虫威(或乙基多杀菌素);低龄幼虫可以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等,其内吸性强,可保护叶片。 在防治水稻病虫害时,要注意对症用药,切勿滥用药剂或用量,以免造成对农作物的伤害,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可结合有关部门通报防治病虫的时间和使用的药里,以及药剂使用量和防治方法。 钻心虫钻到稻杆里面,只要是打了药,应该是有效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根据钻心虫趋光性强、日藏夜出的活动规律,就可以下结论,这个时候打药很及时、也很重要。由于钻心虫在晚上11:00是活动高峰。 到了晚上,钻心虫得出来危害庄稼,啃食打过农药的植株茎叶,这样钻心虫正好因此而中招,只要它咬一口,必死无遗。 只要打了农药,即便是钻到稻杆里面,也不一定有生存的希望。比如说,早上8:00开始打农药,到了中午,高温高热,上蒸下晒,此时药力发威,在农药的熏蒸下,躲在稻杆里面,也会死翘翘。 不过,这种杀虫方式,也只是权宜之计,我觉得还是晚了点儿,没得法而为之。虽不能一网打尽,但基本上可控制其蔓延。 其实,杀灭钻心虫还有很多办法,借此机会,谈谈我的看法。让大家对钻心虫有更深的了解。说不准到时候还用得着呢。 说白了,钻心虫就是由二化螟逐步演化而来的。二化螟从每年4、5月份就开始繁殖,一年繁殖1——6代。 加上邻近省农田害虫的侵入,到7月下旬、8月上旬,第三代二化螟达到危害高峰。而且二化螟代代重叠,各年龄不同害虫混杂,加大了防治难度。因此,防治钻心虫,重点在于防治二化螟。 防治二化螟方法如下:一、生物防治法 1、杀灭虫源。 秋收后对稻田进行深耕翻晒炕田,一方面,可以破坏害虫越冬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还可以杀死稻田土壤中的病毒细菌。 2、深耕深灌相结合,水源条件好的地方尽可能将深灌水位保持较长一段时间。直到将越冬害虫在水中窒息死亡为止。 3、收割后及时处理田间秸秆废料,清除田埂杂草,使害虫没有寄生的场所。二、灯光诱捕防治法 点灯诱蛾,早在生产队就使用过,记得那时,田间地头高处,用泥垒个圆台,圆台顶凹陷处装满水,加一些柴油,用破布条做灯芯,点燃后,飞蛾趋光性强,见火光就往里扑,还别说,效果很好。 现在条件好了,有振频杀虫灯,效果更好。三、化学防治法 化学防治法是针对虫害发生较严重的稻田,这样的稻田,是在种植前期没有进行有效预防所至。化学防治效果也是很好的。比如 a、阿维菌素 b、水胺+三唑磷 c、阿维+氟铃脲 d、乙基多杀+甲氧虫酰 温馨提示,由于有些害虫具有耐药性,如果有几种不同类型的杀虫药,可以轮换交替使用;如果还不行,可以选择复配剂使用,效果最好。 好了,相关钻心虫的回答就说到这里,总的来说,无论什么害虫,防大于治,只要预防工作到位,治虫效果就会事半功倍,粮食就会增产增收。 最后,祝粮农朋友今年粮食大丰收,敬请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