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萧瑟、伫立落雪,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就带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季节。似乎刚进入大雪,可眨眼的功夫就快到冬至了。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节气,也是四时八节之一。在民间有"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的说法,可见冬至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进入冬至也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的时节,民谚有:"夏至三更入伏,冬至逢壬数九"的说法。而冬至又是民间传统的祭祖节日,当节日遇上寒冷,又有哪些习俗和讲究呢?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情育一方习俗",有的地方进入冬至后需要熏澡,有的地方人们喜欢喝羊汤吃狗肉,也有的地方人们开始烤火过冬。冬至即将来临,不论贫富,记得"吃5物做4事",寓意吉祥和平安。吃5种食物 第1种:吃饺子 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吃饺子的原因之一是纪念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看到乡亲们受冻饿之苦,有的耳朵都被冻烂了。于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煮熟剁碎包在面皮中,捏成耳朵的样子,再放入锅中煮熟,做成"驱寒矫耳汤"给乡亲们吃。乡亲们吃完后身上暖和了,耳朵也治好了。吃饺子的第二个原因是饺子与"交子"同音,有新旧交替之意。 推荐食谱:白菜猪肉油泼饺子 食材:白菜200克、猪肉300克、蒜子、葱、香醋、辣椒粉、盐、饺子皮500克、食用油、芝麻、生抽 ①我们把白菜洗干净,切成碎末。加一点盐,拌一拌,腌制10分钟。淘洗干净,挤干水分放入碗中。猪肉洗干净,切成碎末。加入葱姜水拌一拌,放入白菜中。加入生抽、盐、葱花顺时针搅拌均匀,再加点油搅拌一下。 ②把白菜猪肉馅包入饺子皮中,捏紧实。 ③锅中烧水,水开后放入饺子煮。等饺子定型后用铲子从底部向上铲起,再加1勺冷水,继续煮。 ④加3次冷水后,饺子飘浮起来就煮熟了。取一只碗,放入辣椒粉、蒜末、葱花,浇一点热油激发香味,再倒入饺子拌一拌就可以食用了。 第2种:吃年糕 年糕是我国的传统美食,用糯米或者是糯米掺一点普通大米泡发再磨成浆,再整形状放入锅中蒸,最后晾干而成。年糕有红、黄、白三种颜色,吃起来糯叽叽的,深受人们的喜爱。 年糕又称为"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小孩子一年比一年高。另外年糕也有寓意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的寓意。 进入冬至也就意味着进入深冬了,气温很低。年糕的热量高,饱腹感强。早上吃点年糕汤或者是炒一盘子年糕,一上午都不饿了。 推荐食谱:红糖年糕 食材:年糕200克、红糖适量、芝麻少许 ①我们把年糕掰开,用水淘洗一下,沥干水分。平底锅刷油,放入年糕条煎。 ②不停地翻面,一直到年糕煎软为止。 ③锅中烧水,倒入红糖块煮。等红糖快全部融化后就放入年糕,一起煮。 ④大火收汁,撒点芝麻就可以出锅了。 第3种:吃番薯 番薯是什么?其实它是红薯的另外一个名字。番薯的"番"与"翻"同音,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 在我国宁波的传统习俗中冬至就有吃番薯汤果的习俗。不过当地人制作番薯汤果时会加点酒酿,取其"财运高涨"、"福气高涨"的好彩头。 在安徽部分地区会直接拿番薯煮熟或者是加点大米煮粥食用,同样也是把霉运翻过去的寓意。 推荐食谱:番薯小米粥 食材:番薯1根、小米40克、普通大米20克、水适量 ①我们把大米、小米淘洗干净,倒入锅中。去掉番薯的皮,洗干净后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没过食材,开大火煮。水开后改成中小火煮。 ②红薯可以用筷子插进去时就熟了,关火继续焖10分钟就可以食用了。 第4种:吃烧腊 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冬至这一天需要食用烧腊。它属于粤菜系,包括烧鹅、乳猪、乳鸽、叉烧、卤水等,寓意加菜添岁。 进入冬至后的温度低,适合腌腊肉、装腊肠等。冬至这一天正好取一点出来与家人一起品尝。 推荐食谱:腌笃鲜 食材:腊肉300克、葱、姜、冬笋、千张结、盐、葱、姜、料酒、食用油 ①我们将腊肉泡入水中,去掉多余的盐味,再洗干净后切成小块。 ②锅中加一点油,倒入腊肉炒。等炒出一部分油脂后再放入冬笋一起翻炒。 ③加开水没过食材,放入葱、姜去腥,开大火煮开,再改成中小火煮。水开后倒入千张结继续煮。 ④腊肠可以用筷子插进去时加一点点盐调味,再撒点葱花就可以出锅了。 第5种:吃汤圆 俗话说"南汤圆,北水饺",冬至怎么能少得了一碗汤圆呢?汤圆又叫汤团,是汉族传统小吃之一,在重要的节日中都有它的身影。煮熟后的汤圆香甜软糯,回味无穷。 汤圆是圆形的,象征着阖家团圆美满的寓意。 冬至是民间一个重要的节日,除了祭祀先人外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所以有了"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的说法,因此汤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美食。 如何制作汤圆? ①我们首先将芝麻淘洗干净,沥干水分后倒入锅中炒。等听到芝麻在锅中响的时候就可以盛起来,用擀面杖碾碎。再加入一点白糖或者是红糖搅拌一下。 ②取200克糯米粉,少量多次加冷水,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分成大小相似的小剂子,再包入芝麻馅,然后搓圆。 ③锅中烧水,水开后放入汤圆煮。等它飘起来的时候加一勺冷水,继续煮。反复加3次水后就可以食用了。做4件事 第1件事:祭祖 在我国很多节日中都需要祭祖,冬至也不例外。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祭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像神明和祖先祈福消灾,希望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第2件事:晒太阳 俗话说"冬阳一寸值千金",冬至也正处在深冬,气温很低。冬季万物收藏,阳气收敛,多晒太阳可以帮助我们补充阳气。阳气充足才可以抵御寒冷,抵抗疾病侵袭。 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绝大部分依赖晒太阳获得,而维生素D有促进皮肤细胞生长、分化及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再阳光好的时候我们背对着阳光晒晒后背肩部,再晒晒脚,顺便也把衣服被单都拿出来晒晒,杀菌。 第3件事:泡脚 冬至后,我国各地都进入了最寒冷的阶段。我们可以根据气温的高低适当地增减衣物,但是脚上最多穿双袜子。所谓"寒从脚起",记得每天晚上泡一泡脚。 泡脚的水温控制在40度左右,不宜超过50度。每次泡10-20分钟,泡脚的水可以加点艾叶、姜片等。 第4件事:送小朋友鞋子 送小朋友鞋子也是地方习俗,送鞋子也是送温暖,希望小朋友们可以过一个暖和的冬天。 鞋通"邪",有把邪祟踩在脚底下送走的寓意 ,希望小朋友们平安健康地成长。 结语:冬至即将来临,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也要到了。记得不论贫富"吃5物做4事",平安度过冬季。#头条创作挑战赛##冬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