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太后风流有为的千古一后,为情人毒子掌权25年,才能堪比吕武
很喜欢女英雄秋瑾写的这句诗:"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写得太好了,掷地有声,铿锵有力,钰姐深以为然。
"不要说女子里没有英雄人物,挂在壁上的龙泉宝剑夜夜都在发出不鸣之声 ",这是秋瑾对男权社会没有女英雄观点的控诉!
在男权社会里,女子无才便是德甚至地位低下,但其实有时女子不仅能撑起半边天,还能撑起整个一片天。冯太后即如此!
冯太后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力举足轻重,她被称为"文明太后" "千古一后 ",一生经历非常传奇,她15岁当皇后,24岁守寡当皇太后,辅佐了三位皇帝,尤其培养了好孙儿著名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她掌权长达25年之久,才能与功绩堪比一代女皇武则天 。
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这样一位对历史有重大贡献的女子,难免会有绮丽的绯闻,其实她守寡时年仅24岁,正是年轻美艳之时,这年纪不甘孤寂,也是人之常情。
我们先看完她的一生,再作定论吧。
一、由婢女到太后的开挂人生
张岱年说过,所谓命运,是经过主观努力之后仍不可超越的客观限制,因而必须尽人事,才能知天命,天命不是完全前定的 。
然而,有些时候,一个人的命运就是很神奇,仿佛上天早就注定好了,也就是"天选之人 "吧。冯太后即如此,她一生开挂,令人惊叹 !
公元441年,冯太后出生于北燕皇室,长乐郡信都县(今河北衡水市冀州区)人,祖父冯弘是十六国时期北燕的国君,父亲冯朗曾任秦、雍二州刺史,母亲王氏的血统也很高贵。冯太后的姑姑曾被选入魏宫,封为左昭仪,深受皇帝的宠爱。
可见,冯太后身世显赫,十分高贵,小时候应该过得十分幸福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冯太后很小时,父亲冯朗因犯了罪,被朝廷处死了,家也被抄了,完全到了家破人亡的地步,冯家的家属包括女眷也都被分配给了王公贵族,成了他们的奴仆。
冯太后因自幼长得聪明伶俐,端庄秀丽,仪容大方,被收入到魏宫里当了一名婢女。像她这样的女孩子宫里实在太多了,想要有出头之日,也是非常难的。
然而,这些女孩子长大后,一旦被皇帝看中,那就很有可能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否则就只能一辈子当婢女伺候主子,老死在宫里。
幸运的是,冯太后在宫里有姑姑冯昭仪的照顾,境遇还不算太坏。姑姑堪称她人生的贵人,教她读书学礼,冯太后聪慧伶俐,一学即通,很快长成一位容貌美艳又知书识礼的少女。
这时,聪明的姑姑就把她推荐给皇孙拓跋濬。不得不说,姑姑这一招很厉害,从此彻底改变了冯太后的一生。
这时,年仅13岁的拓跋濬即位当了皇帝,因为他的父亲太子拓跋晃很早就去世了,他就隔代即位当了皇帝,这为冯太后的开挂人生起到了推波助澜 的作用。
由于冯太后姿质出众,拓跋濬将11岁的她封为了贵人 ,四年后,又将15岁的她册封为了皇后 ,而且与拓跋濬夫妻感情深厚。
那时北方政局还不太稳定,因为拓跋濬祖父拓跋焘当政时北魏虽强盛,但他灭了群雄统一北方、又跃马过江与南朝刘宋抗衡等,如此连年战争给北方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拓跋濬即位后,就听取谏言采取与民生息政策,发展经济,结好四邻,如此又使社会重新走向安定繁荣。
然而,天妒英才 。公元465年,年轻英武的拓跋濬即位也就十来年后,突然就英年早逝了,去世时年仅26岁。
此后,他的长子拓跋弘继了位,史称魏献文帝,年纪轻轻刚刚24岁出头的皇后冯氏也就被尊为了皇太后。
但是按北魏"立子杀母"的祖制,冯太后是要被处死的,就像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太子而杀其母钩弋夫人一样。
然而,冯太后的情况却不是这样的,她的运气堪称好到爆棚。冯太后这么十多年来竟然没为拓跋濬生过一儿半女,也估计是终身不孕,都说古代后妃"母以子贵",但是冯太后却以生不出孩子而因祸得福 。
真实情况是,拓跋弘不是冯太后的亲生儿子,他的亲生母亲是李贵人,因此,李贵人就被按北魏"子贵母死 "的制度给赐死了。
而冯太后就这样白白得了一个优秀的皇帝儿子-拓跋弘,这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
二、年轻守寡闹绯闻,两度掌权走上政Z舞台
拓跋弘即位时年仅12岁,这么小的年纪自然管不动国家大事,如此精明强干、智略过人 的冯太后,便被推上了政Z舞台。
这样看来,冯太后走上政Z生涯,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所谓的"天选之人"也就如此吧。
什么是"临朝称制 "呢?就是亲自过问国家大事且亲自下旨令的意思,也就是掌控整个朝政。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几位"临朝称制":吕后、武则天、孝庄太后、慈禧,其中唯一的女皇帝只有武则天,掌控朝政长达50年,最为了不起。吕后虽有功社稷但重用吕氏子弟致国家混乱;孝庄培养一代明君康熙并对国家贡献很大,至于慈禧就不言了。
这几位中,只有冯太后才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后 ",而如此美誉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被评上的,没有一点历史功绩肯定不能上榜。
冯太后智谋过人,遇事果敢,敢说敢做,善于发现和重用人才 等。她处理国家大事考虑各方面利益,果敢决断,而且又注意安抚各方面人士,团结各阶层力量。
因此,冯太后威信很高,得到了大家的拥戴。
3年后,15岁的拓跋弘有了儿子拓跋宏,冯太后认为拓跋弘已足以在大臣们辅佐下处理国家大事了,毕竟哪个女人不想在后宫舒舒服服享受而偏要为国事所累呢?
于是,冯太后就想还政给拓跋弘,自己则退居后宫当一个轻轻松松、养尊处优的太后,还可以一心一意抚养孙儿、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细想一下,这就很有意思了,古人十三四岁就结婚,冯太后做祖母退休时也很年轻仅26岁,现在这样的年纪想都不敢想能当上奶奶。
其实北魏的皇室继承人都很短命,不然也不会把冯太后推到历史舞台,比如冯太后的丈夫拓跋濬13岁即位26岁去世,他和儿子拓跋弘生儿子也都早仅14岁左右。
因此,冯太后24岁年纪轻轻就守了寡,26岁当祖母时也还是风华正茂、年轻美艳之时,同时也是青春焕发、精力充沛之时 。
而这时,她的几个婆婆都已经去世了,在偌大一个皇宫之中,可以说唯她独尊。而如此年轻的一个女子,面对寂寞冷清的后宫生活,难免不会生出一些风流韵事来。
嫡母闹出绯闻,最没有脸面、最难堪的就是儿子了。拓跋弘对母亲的行为感到十分耻辱,后来流言蜚语愈传愈烈之后,忍无可忍的他一怒之下,就借机将冯太后的情人给处死了。
母亲的寂寞,儿子无法理解。
为此,冯太后勃然大怒,他认为儿子拓跋弘太无情了,连这点乐趣也要被剥夺,因此与儿子结下了仇 。
但后来,拓跋弘后来细想之下十分后悔,觉得不能这样对待冯太后,因为冯太后虽然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但一直都像亲生母亲一样对待自己,倾注了很多的心血。
再说自己三宫六院,妻妾成群,却不能容忍守寡的母亲有一个知冷知热的情夫,这也太绝情了,于是他就三番五次地讨好冯太后 。
但是,性格倔强的冯太后却始终不肯向他露出一点笑意,看样子已经哀莫大于心死了,这也为拓跋弘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又过了几年,拓跋弘到了19岁时,就将皇位让给了5岁的儿子拓跋宏(即史上著名的孝文帝,生母也被赐死了),自己则年纪轻轻19岁就当上了太上皇,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
拓跋弘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对此,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因为拓跋弘喜欢黄老浮屠,想要脱离尘世专心修道。一说是为了摆脱政事,集中精力与南朝作战。其实,这都不是最令人信服的。
最有道理的原因是,拓跋弘与冯太后关系已到了非常紧张的地步,拓跋弘这人十分讲究孝道,不愿因为政事再惹冯太后生气,把帝位传给5岁的儿子后,由冯太后去辅政,自己则可以亲征江南,毕竟长时间离开皇宫或干脆战死,也好过看母亲脸色处在尴尬境地当中 。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估计冯太后真的是心如死灰了,即便拓跋弘做了这么大的让步,她始终都不原谅拓跋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他产生了杀意。这一点我觉得冯太后有些可怕了,在儿子与情人之间,她终究选择了情人。
在拓跋弘当上太上皇第6个年头即24岁时,冯太后终于找到机会,把继子拓跋弘给偷偷毒死了,为情人报了仇。
都说,无毒不丈夫,冯太后的狠毒手腕不亚于男子。一代北魏献文帝,24岁就死在了嫡母之手,比他父亲死得太年轻,令人唏嘘。
毒杀孝顺的继子,可说是冯太后一生的污点。
拓跋弘死后,10岁的拓跋宏即位,比他父亲即位更早,尊冯太后为太皇太后。拓跋宏自幼就是一个乖巧聪明、孝顺可爱的孩子,情商与智商都很高 ,他无论大事还是小事,从不自己处理,而是一切交给冯太后听决断。
因此,冯太后在去世前的14年间,她的政Z才华都得到了充分而有力的发挥。
不得不说,冯太后的命真是太好了,儿子和孙子都不是自己的血脉,却享尽了儿孙福、威风凛凛掌握了25年朝政大权,还任性地毒死了继子,她这样一路开挂的豪横人生,普天之下又有几人能拥有呢 ?
三、孙儿孝文帝也很孝顺,成就她果敢霸气的人生
冯太后是北魏历史上杰出的女政Z家,她遇事果敢,敢说敢做 ,善于发现和重用人才 ,还主持制定了俸禄、均田、三长等政策,对国家稳定与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间她也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但她机智地力排众议,最终成功实施。她在用人选贤取能,但凡有一点才能的人她都加以重用,哪怕出身卑贱但确有本领的人,她就敢用。
这与曹操的唯才是举 ,很相像。
当然,对于一些德高望重、年长的鲜卑族元老,她也不会过河拆桥、不管不顾,而是加以安抚,让他们心满意足,挑不出任何毛病。
因此,在冯太后统治的二十多年里,北魏政局基本是稳定的。
史上说,冯太后为人心胸宽广、不爱记仇,当然对于伤她心的继子拓跋弘例外。
有一次,厨师给冯太后端来一碗粥,但是却不小心犯了一个错。粥端上来之后,却突然掉进了一个大蚰蜒,冯太后刚舀起第一勺就发现了,当场就吓了一大跳。
气氛一度有些尴尬。
当时,在旁边伺候的十分纯孝的孙儿拓跋宏,看到后勃然大怒,命令侍卫将厨师拖出去斩了,不料被冯太后笑着制止了,吩咐侍卫把早已吓得半死的厨师给放了。
这就是冯太后的胸襟,换作其他什么后宫妃嫔或太后之类的,估计早就让厨师身首异处了。
冯太后也有脾气暴躁的时候,心情稍不如意,遇下人犯了错也会命人责打,一打就是几十鞭子,但她第二天往往就忘了,待之如初,就像那件事没发生过一样。
有时她还觉得过意不去,加官赐物安抚对方。这应该就是典型的对事不对人以及胸怀大度吧。
因此,大家都知道冯太后的脾气,都不怨恨她,反而都很拥护她,即使受了委屈也不离开,毕竟太后并不是真有什么坏心眼子。
冯太后的博大胸怀,还体现在她为自己选陵墓上,这些也是其他妃嫔不能比拟的。
一次,她与孙儿拓跋宏一起登上了方山顶,冯太后最喜欢登高远眺了。这时她远瞻远近山川,不禁感慨万千,对群臣说:
"当年虞舜葬在苍梧,娥皇、女英并没有陪葬。何必一定要葬在皇陵才显富贵呢!我死之后,不要把我送回祖陵,把我安葬在方山顶上,最合我意了 !"
于是,拓跋宏就在方山顶上建造了-方山永固陵。
公元490年,49岁的冯太后去世,年龄不算大。她的遗体被抬过灵泉池,抬上了方山顶,安放在了这个高高的封土堆下的石室里。
如今,1500多年过去了,蒙古草原上的风一年年地吹过方山顶,这个封土堆一点都没有减低。虽然沧海桑田,人间几经颠覆,但登上方山顶站在永固陵前,冯太后的英雄气概仍令后人缅怀不已。
冯太后的永固陵,就在今天的山西省大同市镇川乡,大同城北25公里处,与长城相邻。这里群山耸峙,山青水碧,风景秀丽,已成为了游人如织的一大旅游景点。
拓跋宏剧照写在最后
冯太后被称为"千古一后 ",的确实至名归。她的原型就是曾经热播里的李未央。
冯太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杰出女政Z家,她生活在动荡混乱的南北朝时期,执政达25年之久,她运筹帷幄,凭借非凡的胆识与智慧在凶险万分的宫廷倾轧中 ,一次次地化险为夷站稳脚跟,实现了北魏两代人顺利交接,辅佐了三代皇帝,尤其培养了一代明君北魏孝文帝,这点与孝庄太后培养康熙皇帝类似。
她力挽狂澜,维护了北方统一,并大力倡导改革,为北魏王朝政局稳定、民族大融合 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深远地影响了隋唐,为后来的胡太后把政、武则天称帝等提供了实践依据。
有人甚至还说,如果没有冯太后的励精图治和孝文帝的文治武功,就没有后来的隋唐盛世!
冯太后传奇的一生,正是一幅南北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而正因有了她,才让我们看到壮阔历史长河里的一朵铿锵玫瑰的无限壮美 !
一个在男权社会里的女人,能够做到智谋过人、流芳百世,才能堪比吕后与武则天,试问,天下又有几男人能与之比拟呢?
还是秋瑾那句话说得好:"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这样的一位能撑起一片天的冯太后,又有谁不佩服呢?
魔幻手机第三部开拍,陆小千已老成大叔,舒畅傻妞童颜未老2008年,导演余明生拍摄了一部奇幻喜剧片魔幻手机,故事的内容讲述的是在未来有一群科学家研究出了一部人工智能手机,取名为傻妞,而在傻妞时空旅行的过程中,因为意外跌落进了时光隧道,被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开展阴茎假体植入手术红网时刻新闻8月11日讯(通讯员朱文雄)近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性病二科主任袁轶峰主刀成功完成了该院首例阴茎支撑体植入手术(以下简称为阴茎假体植入术),成为湖南省内为数不
美国加强印太军力部署,意欲围堵中国之际,俄战机飞抵阿拉斯加自解放军展开环岛军演以来,美国就一直如坐针毡,一边呼吁中方应该在台海局势上保持冷静,一边又在拉拢盟友对中方的反制措施进行指责。就连美国国防部负责政策的副部长科林卡尔也叫嚣着,要让美
大陆军演第6天,台方首次仓惶迎战,美国总统拜登也首次发声解放军原先计划8月4日一8月7日在台海周边6大区域进行军演,后来又延长军演时间,昨天东部战区发言人施陆军大校表示只是成功地完成各项任务。此次军演给执政民政党蔡英文增加了前所未有的重
从台海危机看大国崛起之路1949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二十八军,发起了解放金门岛的登陆作战,这就是著名的金门战役。金门战役,从1949年10月24日开始到27日结束,三野十兵团二十八军
什么样的手表才能称为名表?这8款手表告诉你答案佩戴手表正在成为一种社交手段,以最短的时间像别人证明自己的品味与实力。因此广大表友选择手表的时候都会偏向于名表。很多人会认为所谓名表,必然是价格昂贵的大品牌。很明显这是对于名表的最
轴距加长100mm长安福特全新锐界申报图曝光爱卡汽车国内新车原创近日,在工信部第360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公示中我们看到了长安福特全新一代锐界的申报图,新车尺寸相比现款进一步提升。预计新车将会提供2。0T燃
谈谈对此军演一点浅薄见识轰轰烈烈的大军演结束了。回顾此次军演,东部战区从8月2日起在台湾周边展开联合海空演训并在佩洛西离台后的8月4日12时至7日12时,在台湾周边划出六个禁航禁飞区,进行锁岛演习。8日到
34岁开始存钱晚吗?当一个女人,没有收入,没有工作,即使你把家庭照顾得在好,也毫无价值。全职妈妈的心酸和无奈,只有自己知道,没有收入,伸手要钱的样子很狼狈,生活过得一地鸡毛。生了孩子后,每天满身奶渍,
杨紫疑似恋情曝光,两人像共吃一块蛋糕今天17点,吃瓜少女张小寒爆出疑似杨紫恋情曝光,并附上视频,刘学义喂杨紫吃了一口蛋糕后,自己接着吃。该媒体还拍到刘学义凌晨去做核酸,做完核酸去杨紫家,凌晨两点半也没有出来。网友们纷
7位老年港星在内地养老,在农村住别墅,有内地居住证免费坐公交不少年过60岁的老牌港星,近几年都选择了来内地定居,对于他们这个年纪来说,来内地除了发展工作,更多也是奔着养老来的。1,梁小龙,74岁梁小龙是六七十年代的当红影星,巅峰时期和李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