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以为一个人被判处死缓,就是被判了死刑,所以没有求生的机会,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罪犯被判处死缓有很大概率可以出狱。 死缓的全称叫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虽然名字中有死刑两个字,但因为有了附加条件缓期两年执行,在这两年里就可以发生很大的变数,至于结果怎么变得看罪犯本人在这两年里的表现。 我的朋友是一名狱警,他经常会告诉我一些监狱中的事情。有一个人让我印象深刻,他的外号被叫做阿猴,人长得精瘦,猴精猴精的。他被抓的时候,整村人都鼓起掌,有的人甚至点起鞭炮庆祝。 阿猴虽然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但他从小游手好闲,经常欺负弱小,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偷鸡摸狗。邻居家有什么好的东西,只要被他看上了早晚就落到他的手里。 长大后,他不务正业,出去打工三天打鱼四天晒网的。每到一家工厂打工,工厂的老板家的贵重东西总会被盗。后来就再也没有人敢收他为员工。为了维持生计,他便纠集的村里那些游手好闲的人。 这些人组成一个恶霸团队,专门到汽车总站要挟勒索,成为一名地头蛇。那是九几年,法律还不完善,警力有限,他有好几次进了监狱,但关了几个月后又被放了出来。 到了2000年的春节,听说他被抓了,原因是除夕晚上,他到隔壁村的花园里去抢东西,人家花园里种的都是价值不菲的兰花。他知道后动起来歪心思,那天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带着几个人就偷偷溜到花园里去搬兰花。 由于动静太大,惊动了花园里的狗狗,守花园的主人马上拿起手电筒出来查看,结果遇上了这班盗贼,花园主人立即上前制止,被阿猴当场踢了一脚,正中下体的重要部位,花园主人马上软趴了下去,阿猴一行人趁机逃跑了,没想到第二天花园主人死亡。 阿猴当时并没有逃远,结果在家里被警方抓获。后来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可是19年后,阿猴刑满被释放出狱。许多人为此感到很不解。 后来,朋友告诉我们其中的缘由。原来阿猴入狱之后,一听到死刑,他实在害怕了,于是四处打听有没有减刑的方法,后来他了解到原来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不是马上会被枪毙。 当他知道只要在狱中好好表现,争取立功的机会就可以减刑,于是他积极改造自我,两年期满之后,由于他悔过态度极好,在这两年中没有继续犯罪,也就是说,在监狱中没有再欺负其他监狱的狱友,遵纪守法,各方面表现良好,于是他被改判为无期徒刑。 在监狱里,一个人当他有想过减刑,他就会悔过自新,他就会积极表现自我。当他看到老犯在欺负新犯的时候,他会站出来制止,还主动做狱友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要好好改造,争取表现来减刑。 在他的带动下,有不少罪犯思想变得越来越端正,在监狱里的表现十分积极。因此他们都不约而同被减刑。有的人检举了监狱外的重大犯罪活动,配合公安机关做调查,最制止了犯罪活动的发生,于是被减刑。有的人头脑聪慧,原本是高知识分子,但在入狱之前动了歪脑子,犯了抢劫罪,情节严重,到监狱之后,他们利用自身的优势,创造发明新产品,后来被减了刑。有的人在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在监狱中舍己救人,首当其冲帮忙救灾,表现十分突出而被减刑。 总之,一个人一旦有从善之心,浪子回头金不换,阿猴在监狱中用自己的表现为自己争取了好几次减刑的机会,最后被减到只剩19年,在2020年刑满释放,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中。此时的他已经年近花甲,经过改造之后,回到家乡本份做人,再也没有危害他人。 由此可见,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还有很大的机会可以出狱。关键看罪犯在监狱中的表现如何。有的人不愿意就这样死去,他们会努力表现,争取从宽处理。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有一些人死性不改,到监狱里依然欺强凌弱,甚至又制造出命案来,这样的人最终会被重新判刑,一般情况下会被判为死刑立即执行。 所以,同样是死刑,有的人会被枪毙,有的人十几年后刑满释放,差别之大全在于监狱中那几年那个人如何表现,如果能够遵守监狱的规则,好好做人,是有减刑的可能的。 一般被判死亡的人有几次进行的机会。先是入狱头两年表现好的话,会被改判为无期徒刑,被判为无期徒刑后的前两年,如果再有积极的表现或者立了功,就可以改为15年以上25年以下有期徒刑,在这期间,若再有重大的立功表现,又可以继续减刑。 最乐观表现最好的人,通过多次减刑,在监狱里最少也要服刑19年。所以说善与恶仅在一念之间,到底是要活下来,还是死去,在于罪犯个人的思想表现。 我国法律对死刑的运用是慎之又慎,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也要经过最高审判机关复审通过,这期间还很有可能会暂停执行,如果最高审判机关发现下级机关在审判时出现失误,就会直接制止执行死刑。 而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判死刑立即执行后发现怀孕了,也要暂停执行死刑。 这体现了法律的对人生命权的尊重,特别是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是给对方改过自新的机会,被判死缓的人他所犯的罪行没有被判死刑立即执行的人类罪行大。因此,法律会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 结语:说到底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乍听起来好像是死刑,确实这是死刑中的一种,但并不意味着当事人会被马上执行枪毙,所以那些犯罪的人,被判死缓,一定要好好珍惜判刑的前两年时间,好好表现,争取减刑,最终获得刑满释放的机会! #原创# 死缓也是死刑的一种形式 在死缓期间继续作恶 可以回恢执行死刑 在死缓其间 服法认罪 老老实实改恶从善 就能够转成无期徒刑 依然认真改造自己 可以由无期徒刑转为有期徒刑 刑满出狱 故,认罪认罚 真心实意改造自己 有可能出狱 #上海常青教育凌远长著# 死缓算是死刑,也可以说不算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之日起,就等于得到一块临时的免死金牌,要维持金牌闪光发亮。 那么在这两年期限内,死缓能让自己重获新生,就要看其造化,主宰生死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挑战自我能力任务艰巨,道路坎坷不平,任重道远。 在劳动改造期间,要智慧与勤劳并存,勤劳是:能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不迟到不早退,少说话多做事,在狱中团结一致,不惹事生非,尊守纪律,听从领导安排,表现良好。 智慧就是将个人超强实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将功赎罪带罪立功,把自己的顶尖绝技贡献社会为人民服务。 我们的法制体系,出于人性化,尊重生命,预防错杀,尽量少杀,给罪犯重新改过机会,所以说被判死缓后有机会出狱。 死缓是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简称。 中国的刑法体系中,刑法规定的刑种有主刑和附加刑两大分类,主刑分为以下几种: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死缓仍然属于死刑。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富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死刑执行制度,主要是为了贯彻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尽可能的改造可以挽救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也就是说,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以后,只要这个罪犯自己不作死,不去故意犯罪,肯定不会被处决的。 从司法实践来看,被判死缓的犯罪分子,绝大多数人都有机会出狱, 最 终 回 归 了社会。 但是,也有例外。 在中国虽然没有终身监禁这一刑罚,但是在2016年我国为 了加大对贪污受贿罪的惩罚力度,出台了《刑法修正案(九)》,规定犯贪污罪的数额特别巨大、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2016年10月9日,曾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 共 云南省委书记的白恩培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缓期执行2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例被法院裁定终身监禁的案例。 死缓是指对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刑2年执行。在被判处死缓后的两年缓刑期期间,如果犯罪分子没有再次犯罪或被发现以前没有发现的犯罪记录且表现良好,那么缓刑期后会转为无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会转为有期徒刑。总之一句话,再被判处死缓后只要表现良好没有再犯罪分或有立功表现的还是有希望走出教育的。 死缓是死刑的一种! 死刑分立即执行和缓期两年执行两种。除犯贪污受贿罪被终身监禁的,其余的都有希望出狱! 我认识一个被判死缓的人,在新疆呆了19年左右释放回来了,但是一点没有改变,和他刚被抓走的时候一样50多岁还是爱打打杀杀的,结果回来大概4年左右在一次械斗中被人活活打死。 死缓是死刑中的一种,全称为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死缓也有两类,一类是正常的死缓,另外一类是死缓并附加限制减刑。就目前的刑法规定。判了死缓,正常来讲最少服刑25年以上,除非有重大立功表现。 先给一个肯定的答复:有希望出狱 死缓全称死刑缓期执行 缓期执行的意思是,省高院死缓复核后,就开始死刑缓期执行考验期二年 这两年罪犯是在监狱度过的 监狱负责执行这两年的考验期 这两年时间罪犯只要不作死(比如在监狱把管教打残,把狱友打死打重伤)、没有新的罪行被发现(比如因为故意杀人判死缓,后来发现还奸杀妇女,抢劫杀人…) 两年后,死缓转为无期徒刑。 表现良好,积极改造。 就有可能转为有期徒刑。 不过,刑诉法有规定。就算死缓减为有期徒刑,最少也不得少于二十年。 所以最后的最后,大家一定要遵纪守法。 想想如果一个二十多岁的少年因为意气用事抢劫杀人,被判死缓,就算悔过也要在监狱度过至少二十年的光阴。 出来也已经四十多岁了。 想想国家二十年来的改变。 一个人如果与社会断层二十年,他就算出来段时间也难以适应,等到他的将会是更痛苦,更难过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