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是襄樊的,襄阳改名字的不知不觉有好几年了,襄樊叫了将近60年,对于老襄阳人来说,还是习惯叫襄樊,襄樊名字的由来是建国的时候,将汉江两岸的城市合并而来的,北面的是商贸中心樊城 汉水南门是古城襄城,二者名字一合并就叫襄樊。虽然历史在襄阳2800年的建城史中只有区区60年,但是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襄樊这个名字还是承载了太多回忆,不知不觉有时还是张口就来我是襄樊的。00后的襄阳人才能真正的认同自己是真正的襄阳。几十年老襄阳人一时半会还是改不掉叫自己襄樊人。对于本地人来说,改名襄阳无形中带来了很多麻烦,因为换身份证,换营业执照,换名片地址,一系列更名工作,着实一段时间内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但改名在对外宣传上,着实增强了襄阳的知名度,毕竟一部射雕,一部三国,很多笔墨对襄阳的刻画,着实让襄阳在老百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对于襄樊,大多数外省人是陌生的。 改名襄阳对于我们当地的旅游业,以及政府招商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重塑了襄阳古城往日的辉煌,随着汉城,唐城两大旅游基地,影视基地的建成,襄阳在全国的旅游知名度进一步提高。这就是我作为一个襄阳人对襄阳改名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尽管当时争议很大,花费很高。但回首襄阳这些年的发展和在湖北的地位,事实证明,襄樊改名襄阳,是很成功的一次决策。有人说,襄阳这些年的改变是很多城市需要学习的一个小标杆,也不乏有城市在效仿和借鉴襄阳改名与发展之路。 自2010年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之后,襄阳的变化非常大,一天一个样,经济再上新台阶、文教卫越加繁荣、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文明更近一步、人民生活水平迈入新档次。 襄阳,图片来源网络,侵删1.改名之于襄阳的意义在哪里? 以前的襄樊包括襄阳和樊城,襄阳是襄水之阳。为了兼顾襄阳和樊城两地人民的情绪,各取一字组成襄樊。事实证明改名并不成功,尽管樊城的历史更久,但许多外地人根本没听过襄樊这个城市。文化沉淀,知名度要打响 襄樊出名的是什么?无可争议,历史文化。从荆州牧刘表徙治襄阳始襄阳历来为府、道、州、路、县治所。3000年的历史中,著名历史人物有诸葛亮、岳飞、关羽等。著名的战例有白起水灌鄢城之战、关羽水淹七军之战、朱序抗拒苻丕之战、岳飞收复襄阳之战、李自成进占襄阳之战等。著名景点有:古隆中、襄阳城、唐城等。 襄樊改成襄阳的原因很多,周知的理由之一是文化传承,迎合流行文化,推动旅游经济,毕竟金庸的神雕侠侣和郭靖死守襄阳的故事、诸葛亮的隆中对深入人心。 郭靖黄蓉,图片来源网络,侵删工业转型,旅游业要发展 尽管官方宣称改名是为了尊重历史文化,回归传统,但其中想要复兴往日辉煌的意味不言而喻。最开始是襄阳府,襄阳道,之后是襄阳区,后来撤区并入襄樊市,再改回襄阳市。 最早襄阳改襄樊,依靠着国家的重工业战略布局,襄樊曾短暂地延续着千年来的繁荣。汽车、军工、装备制造,这块土地和国之重器难解难分。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除了汽车工业和少部分军工,原有的重工业大多衰落,大量的技术人才也随着政策的变动撤离了襄樊。经历阵痛的襄樊在工业艰难转型后苦苦寻求崭新蜕变,襄樊急需要寻求突破,两千余年的历史文化上升为城市竞争的核心内涵,城市名称理所当然进入城市崛起的考量范围。 城墙,图片来源网络,侵删2.改名之于襄阳的量化提升 类似城市更名的事件还有很多,例如徽州更名为黄山;大庸更名为张家界;淮阴更名为淮安等等,都是为了城市的品牌建设,进而扩大城市知名度,招商引资的吸引力才会更大。襄阳的旅游竞争力仅次于自然景观地,已经建起了旅游名片,还在大力投资生态和文化旅游,随着汉城,唐城两大旅游基地,影视基地的建成,襄阳在全国的旅游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引进一大批国有、大型企业,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龙头,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农产品加工为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千亿级产业达到3个;交通、水利、通信持续发力,已经成了湖北的枢纽城市,城镇化率超过60%;是湖北第二梯队经济体,超过鄂B黄石和鄂C十堰,2019年已经超过宜昌;引进了各类高校,教育水平仅次于武汉。 襄阳风光,图片来源网络,侵删3.改名之于襄阳的感观改变 最早是坐火车,后来有了高铁,现在是坐飞机。"新城东进、旧城更新、一心四城、组群发展",城市综合配套不断完善,东津高铁站、"新六两河大桥",东西轴线过江隧道快速路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网规划5条规划轨道交通线路。原张湾镇改制为街道办事处,是为襄州新城核心区;随着东津新区的重点工程建设,高铁站的开工建设,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开放,东津发展成全市生活、就业相融合的宜居生态产业新城,高楼建设最快最多;樊城打造商贸中心,近几年各种大型商业综合体都起来了,万达广场、华洋堂城市广场、天元四季城,周边学校、医院配套越加完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4.改名之于襄阳的城市知名度 很多城市都在各媒体渠道上给自己打广告。就是打造极具竞争力的城市品牌,完善城市品牌的内涵和外延。对于一个城市品牌而言,它的内涵和外延越丰富,它的品牌价值就越高,城市品牌就越有竞争力。 事实证明,襄阳文化历史名城的文化得到更进一步巩固,在全国都有了知名度。襄阳现在的名片是历史文化名城、山水田园城市、中国工业强市、世界宜居城市,行业、社会、历史、城市、自然、人文都是大家平常讨论的话题。 首先修正一下,襄樊改名襄阳,是回归历史,而并非像安徽的黄山市那样,改一个新的名字。襄樊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汉水流域中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以前都叫襄阳,是建国后改为襄樊的。 襄樊这地名改得拗口不说,名气也不大。而"襄阳"这个地名,历史太悠久、名气太大、文化底蕴太深,可以说它早已融进中国人的记忆。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襄阳"这个沉淀厚重历史记忆、蕴含丰富历史信息的名称,与众多历史事件、历史遗迹、历史人物相联系,成为襄阳历史悠久、渊源深厚的明证。《三国演义》中的很多故事,如有刘备马跃檀溪、水镜先生举荐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隆中对"等等,都在这里发生,这个名字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 而将襄阳这个名字推上历史知名度高潮的,那就是武侠大家金庸先生,无论是《射雕英雄传》还是《神雕侠侣》,襄阳这两个字,那是大名鼎鼎,成了英雄的代名词。 也正是考虑到襄阳这个老字号的魅力,2010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 襄阳如今打的是品牌效应,事实证明,更名不仅让襄阳文化历史名城的文化得到更进一步巩固,而且为襄阳打开知名度,创造影响力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襄阳所引进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多达数十家,成为50强城市之一。 大,变化很大。 襄樊是特殊时期的城市名,襄阳和樊城结合而来的名字。以前的襄阳地区是很大的,包括了现在的随州市大部分地区,还有丹江口。 襄阳呢? 那就特别出名了! 古代冷兵器战争,想要大一统,襄阳古城是几个绕不开的兵家必争之地之一。 还要就是要感谢已故的金庸先生,射雕三部曲让多少人记住了襄阳。 以前襄樊的发展其实也不是很差,只是在知名度上差襄阳几个等级。 最明显的就是以前在外地,说自己是襄樊人,很多人都会以为是毛伟人的故乡湘潭。只要一说是襄阳人,大多数人都还是知道的。 大,大到一锅炖不下。不是我吹,在各方面现在都大力发展,环城高速,联通宜昌的高速,市区到各个县市区的高速,几个汉江大桥修建,改变了原有格局,城市圈变大了,也有高铁站了 出行一点也不方便了,这是大实话,只想赚钱,不考虑民意 ,突然全部停了襄阳站的动车 ,真是醉了怕没处捞钱回本吗?这个本人意见比较大,但是然并卵没啥用。这个吐槽也没啥用,大实话咱也不说了。还有东西轴线,据说将来有可能也跑BRT哈哈这个我将来就看它是如何堵车的,那多上下路口 还没红绿灯 ,你说话不会赌呢?等开通,有待考查了? 建了几个漂亮的公用建筑比如图书馆啊 博物馆等等还不是为了卖东津的房子,净说大实话哈哈 襄城主要在造景区争取十步一景,这个不多说得自己来了体会体会! 其他的感觉就这么多了 ,变化还在慢慢变化,会越来越好的,加油吧 老百姓都想更舒适宜居。 转眼改名字已经有十年了,现在多数人已经习惯了叫这座城市襄阳。 十年间,城市确实在发展,但有哪些发展是因为改名而得益,哪些不改名也会得益,这个不好评估。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改名的初衷。改名字,无非是这个好处:"襄阳"是一座2700年的古城,在历史课本和小说里的出现频率较高,改名后能提高城市知名度,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那么,旅游业应该是一个与改名强相关的行业,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或许能间接反应出改名的影响。我们不妨看看,这10年来,襄阳市的旅游也是否有大发展呢?看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自2010年改名起,襄阳旅游人数确实在增长,但增速比不上兄弟城市宜昌,反而有被甩开的趋势。 因此,我认为,改名对襄阳发展的影响有限。襄阳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得益于政府和人民实实在在的努力,而非改名。 成为武汉之后,湖北第二梯队经济体!超过鄂B黄石和十堰鄂C,大的简直了;教育也是一样,超过了百年黄高,仅次于武汉华师一附中等武汉高中;高校也在申报中...无限期待! 没觉得有明显变化。还是一样的工作生活,偶尔和人聊天还是会说襄樊。 还是一如既往的爱这个城市,有山有水,街道干净,物价也不高,只是房价涨了不少。 记得02年去湖北襄樊,那时候就感觉这座城市风景好,文化底蕴强。现在改名襄阳后,感觉书上记载的历史对于它就更加的亲切了 襄阳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没改过名字。朋友你别搞错了。 历史上襄阳是郡和县的行政区别。但名字都是襄阳。新中国成立后。襄阳依然是郡和县行政单位。只是襄阳郡改称襄阳地区。同时襄阳中心地区为襄阳县。而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襄樊市是指襄阳城市区。也就是将襄江两岸的城堡樊城和襄阳城合并为襄樊。但襄阳地区和襄阳县依然存在。后来中国实行全国性的以市取代地区。襄阳地区取消。更名为市。但襄阳县依然存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不断扩大。原襄阳县地区,也就是襄阳城市周围农村及乡镇不断划成市区和市郊。襄阳县才短暂取消。当时社会就感到疑含。因此还是保留了一个襄阳区。也就十多年时间。而非人门说的那样。襄阳市完全是襄樊市改的襄阳市。因为历史上也就是襄樊市之前从没有襄阳市的说法。只是随着襄阳市取代襄阳地区后。以前的襄阳地区不复存在。好比历史上的襄阳郡。但也只是襄阳地区更了个名。以市取代地区。 但是。襄阳城这个名以襄城区的身分从没间断过。而襄阳区行政极别就是县极行政单位。 可以说。襄樊市只是个城市名。她不能完全代表从前的襄阳。因为襄阳的地位什么时候都大于那个时期的襄樊城市。(其实襄樊在那时单指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