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消息称,一种名为BQ.1.1的新型变异毒株已经出现,被称作"地狱犬",已经在日本"杀疯了"。 关于该毒株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生命时报》结合中疾控专家的回应,提醒大家无论什么毒株,都要做好防护。 受访专家 武汉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教授 杨占秋 毒株"地狱犬",在日本杀疯? 据环球网,日本进入冬季以来,经历了新一波疫情,每百万人新增死亡人数呈增长态势。但当下没有证据表明,死亡人数的增长与BQ.1和BQ.1.1毒株的出现有直接关联。目前日本尚未出现大规模BQ.1.1疫情,且日本的主导毒株仍是BA.5。 什么是BQ.1.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信息,BQ.1系列毒株及其亚型毒株BQ.1.1是目前在全球流行的300多个奥密克戎变体毒株家族的成员。这些成员中近95%是奥密克戎变体BA.5的"直系后代",BQ.1和BQ.1.1也不例外。 BQ.1变异株在2022年6月在尼日利亚感染者中发现,9月开始BQ.1及其衍生的子代亚分支在欧美国家流行,占比逐月升高,10月中旬在日本和新加坡等亚洲国家逐渐开始流行。 而"地狱犬"的名称早前出现在社交平台上,网友将其作为BQ.1.1的代称,是为与同时间流行的其余毒株,如BM.1.1.1、BA.2.75、BA.4.6等做区分,并非官方命名。 新型变异株是否已在我国流行?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表示, BQ.1和BQ.1.1致病力明显减弱,致重症和死亡比例明显低于早期流行的变异毒株。 中疾控称, 目前我国已在9个省份的本土病例中检出BQ.1及其亚分支49例,但尚未广泛流行 ,所致病例数较少。我国现阶段流行的毒株仍以BA.5的亚分支BA.5.2和BF.7为主。 BQ.1.1病原性与BA.5相同或更低 BQ.1是奥密克戎BA.5在人群流行传播过程中,通过病毒的变异变迁产生的第六代亚分支。BQ.1.1是BQ.1的第一代亚分支。这些进化分支对人的致病力明显减弱, 致重症和死亡比例明显低于早期流行的毒株和变异株。 东京大学一项动物研究表明,奥密克戎亚型毒株BQ.1.1引起症状的能力与早期新冠病毒变体相当或更低。 BQ.1虽然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目前,未见任何国家报道BQ.1及其亚分支感染者的致病力增加,也无住院率和病死率增加的报道。 戴口罩仍是最有效防控措施之一 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增强,但传播方式主要基于呼吸道飞沫传播,规范佩戴合格的口罩仍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之一。 与新冠感染者接触时,双方不戴口罩的感染几率高达90%;未感染者佩戴口罩,感染几率有30%;感染者佩戴口罩,感染几率为5%;双方均佩戴口罩,感染几率只有1.5%。若与感染者擦肩而过,双方都规范戴口罩的情况下,感染几率锐减;若双方均佩戴口罩,且保持1.8米距离,感染率几乎为0。 什么情况下需佩戴N95口罩? 佩戴N95口罩可有效防止病毒、细菌的传播扩散,医护人员在接触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须佩戴,其余情况可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对于普通健康人群来说,日常出门没必要佩戴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就可以。如果是发热需要到医院就诊的,要佩戴N95口罩。如果新冠阳性患者居家隔离,应尽量单独安排一个房间居住活动,若要到家中公共区域可佩戴N95口罩。 学会规范佩戴口罩 一定要保证盖住口鼻,使口罩和脸部保持紧密贴合,佩戴4小时左右最好更换新的。 摘口罩时,要用两只手拉住耳绳摘下,不要碰到口罩外部,否则一旦病毒污染了口罩表面,用手接触后就可能沾染病毒,增加传播的可能。▲ 本期编辑:邓玉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