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 【品种来源】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煮或蒸至透心,晒干,除去须根。 【别名】黄姜、宝鼎香、黄丝郁金、毛姜黄。 【性味】味辛、苦,性温。 【归经】归脾、肝、心经。 【功效】破血行气,通经止痛。 常治肿瘤 常用于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卵巢癌、鼻咽癌、乳腺癌、肉瘤等肿瘤。其他应用 (1)治黄疸 :姜黄、白茅根、茵陈、木通、萹蓄、苡仁米、车前草,水煎服。 (2)治血积、腹痛 :姜黄配当归、地黄、延胡索和肉桂,煨水服。 【使用注意】血虚无气滞血瘀及孕妇慎服。 【文献论述】 《本草纲目》:"姜黄、郁金、蒁药三物,形状功用皆相近,但郁金入心治血,而姜黄兼入脾,兼治气,蒁药则入肝,兼治气中之血,为不同尔。古方五痹汤,用片子姜黄治风寒湿气手臂痛。戴原礼《要诀》云:片子姜黄能入手臂治痛。其兼理血中之气可知。" 《本草述》:"姜黄,试阅方书诸证之主治,如气证、痞证、胀满、喘、噎、胃脘痛、腹胁肩背及臂痛、痹、疝,虽所投有多寡,然何莫非以气为其所治之的……未有专为治血而用兹味,如《本草》所说也。且此味亦不等于破决诸剂……此味能致血化者,较与他血药有原委,不察于是,而漫谓其破血,讵知姜黄不任受‘破’之一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