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应对孩子的青春期
正确应对孩子的青春期
转自,泰山共富会
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有自己的道理、主见、认知和行为标准。
如果父母还整天像个居高临下的"大人",噼里啪啦对着孩子说个不停,总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只会让孩子觉得被冒犯,被压迫,越发叛逆、难搞。
所以,如果孩子到了青春期,你仍然像以往一样,频频向孩子发号施令,期待他按照你的想法发展,那么孩子只会用叛逆行为来向你说"不"。
如何面对呢?
清华校长王殿军曾在演讲中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法:
家长要"多做饭,少说话"。
1.多做饭,代表着对孩子默默地爱,温暖,付出。
青春期的孩子别扭又敏感,最渴求的就是父母无条件的关爱。
不是因为"我学习好才爱我",而是全心全意希望"让对方成为他自己"。
只有当感情的壁垒被打破了,感受到被爱的孩子,内心才会柔软下来,愿意对父母敞开心扉。
2.少说话,则意味着少唠叨,少说教,给孩子充分的空间与自由。
家有青春期孩子,父母要做到"不求不助、有求必应"。
青春期的孩子思想独立有主见,如果父母一味侵占孩子的边界,无视孩子的感受,只会激发孩子的逆反情绪。
所以,父母要放下权威者的心态,学会避其锋芒,在孩子求助的时候适时出现。
少一点唠叨、指责,多一点尊重和共情,才能赢得孩子已经进化的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越大。"
几句富含哲理的话:
1.人前不评人好坏,人后不论人是非。
只有傻子和笨蛋才会在人后说人,人后评人。
2.学会不卑不亢、挺起腰杆,别人才不会欺负你;当你表现很懦弱的时候,蚂蚁都会咬你一口。
3.千万不要让别人给你"面子",当你求着别人给你"面子"时,你内心是多卑微和不自信。
切记:所有的面子都是自己挣的,一定不是别人给的。
4.不懂分寸感的人,就是没有规矩。
没有规矩的人,别人自然不会尊重和喜欢你,也不会帮助你。
5.人生没有读过几本像样的书,见过几个像样的人,经历几次大的磨难,大抵你也无法做出几件像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