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是秦始皇第四次出巡,主要是为了视察北方诸郡,在碣石再次刻石留念,刻文又被司马迁完整地记录了下来,这是继泰山刻石、琅琊刻石和芝罘刻石之后的第四次刻石。这次刻石的篇幅不长,内容也中规中矩,比芝罘刻石的文辞要优秀一些。 (一) 三十年,无事。 译文:赵政三十年,没有大事。 (二) 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腊曰"嘉平"。赐黔首里六石米,二羊。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武士击杀盗,关中大索二十日,米石千六百。 1、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腊曰"嘉平"。 更:更改,动词。 名:名字,名词。 腊:腊月,名词。 曰:叫做,动词。 译文:赵政三十一年十二月,把腊月的名称更改为"嘉平"。 2、赐黔首里六石米,二羊。 赐:赏赐、赐予,动词。 里: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名词。 石(dàn):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名词。 译文:赐给每里的老百姓六石米,两只羊。 3、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武士击杀盗,关中大索二十日,米石千六百。 为:变成、变为,系动词。 微:私下的、穿常服的,形容词。 行:出行、出游,动词。 咸阳:于咸阳、在咸阳,地点副词。 俱:在一起、走在一起,动词。 见:助动词,表示被动。 窘:窘迫、窘困,动词。 译文:始皇穿上便装,出行于咸阳,与四个武士走在一起,夜晚出去,在兰池碰上了盗匪,被困住,武士们攻击杀死盗匪,秦始皇在关中大范围地搜索盗匪二十天,(捕获盗匪赏赐)粟米一千六百石。 (三) 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坏城郭,决通隄防。其辞曰: 之:到、来到,动词。 碣石:河北省昌黎县碣石山。 卢生:秦朝方士,燕人,今河北人士。 求:寻求、寻找,动词。 羡门、高誓:不知是何人,史书没有记载。 坏:毁坏、拆毁,动词。 城郭:内城墙和外城墙,名词近义词连用。 决:疏通水道,动词。 通:疏通、开通,动词。 决通:动词近义词连用。 隄:同"堤",河堤、堤坝,名词。 防:堤坝,名词。 隄防:名词近义词连用。 译文:赵政三十二年,秦始皇来到碣石,让燕人卢生寻找羡门和高誓,刻字于碣石之山门。拆除内城和外城,疏通了堤坝。刻字的文辞是: (四) 遂兴师旅,诛戮无道,为逆灭息。武殄暴逆,文复无罪,庶心咸服。惠论功劳,赏及牛马,恩肥土域。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惠被诸产,久并来田,莫不安所。群臣诵烈,请刻此石,垂著仪矩。 1、遂兴师旅,诛戮无道,为逆灭息。 遂:于是,副词。 兴:派遣、发动,动词。 师:军队,名词。 旅:军队,古代军队五百人为一旅,名词。 师旅:名词近义词连用。 诛:讨伐,动词。 戮:惩罚,动词。 诛戮:动词近义词连用。 无道:没有道义的国家,不讲道义的国家。 为:作为,动词。 逆:背叛者、反叛者,名词,抵触秦国的国家。 灭:消灭、灭亡,动词。 息:停止、止息,动词。 灭息:动词近义词连用。 译文:于是派遣军队,讨伐无道之国,作为抵触秦国的国家消灭和止息了。 2、武殄暴逆,文复无罪,庶心咸服。 武:军事、武事,名词。 殄:消灭、断绝,动词。 暴:凶恶的、残暴的,形容词,此处用作名词,残暴的国家。 逆:背叛者、反叛者,名词,抵触秦国的国家。 文:文治、文事、文职,名词。 复:恢复,动词。 庶:平民、百姓,名词。 服:服从、顺服,动词。 译文:武事消灭了残暴和叛逆的国家,文职人员恢复官职不被追罪,百姓的内心都服从。 3、惠论功劳,赏及牛马,恩肥土域。 惠:恩惠、恩泽,名词。 论:考虑、顾及,动词。 功:功绩、功业,名词。 劳:劳绩、小功,名词。 功劳:名词近义词连用。 赏:赏赐、奖给,动词。 及:通"给",供应、供给,动词。 赏及:动词近义词连用。 恩:恩惠、恩德,名词。 肥:使土地肥沃,动词。 土:国土、疆域,名词。 域:疆界、疆域,名词。 土域:名词近义词连用。 译文:给予恩泽的时候,考虑到所有的功绩和劳绩,赏赐和给予了很多的牛马,恩德使国土都变得肥沃了。 4、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 奋:施展、发挥,动词。 威:威力、威风,名词。 德:恩德、恩惠,名词,此处用作方式副词,使用恩德、凭借恩德。 并:吞并、兼并,动词。 初:开始、起始,副词。 一:初次、第一次,副词。 初一:副词近义词连用。 泰:安定的、平和的,形容词。 平:太平的、平安的,形容词。 泰平:形容词近义词连用。 译文:皇帝施展威力,凭借恩德兼并的众诸侯,首次让天下太平。 5、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 堕(duò):毁坏,动词。 坏:拆毁,动词。 堕坏:动词近义词连用。 川:河流,名词。 防:堤坝,名词。 夷:铲平、除去,动词。 去:除掉、除去,动词。 夷去:动词近义词连用。 险:要隘、险要的地带,名词。 阻:险要的地方,名词。 险阻:名词近义词连用。 译文:毁坏和拆毁了碣石城的内城和外城,疏通了河流的堤防,铲除了险要的地带。 6、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 地:大地,名词。 势:形势、情势,名词。 地势:大地上的形势,指的是统一六国后的形势。 既:助动词,表示完成。 定:平定、确定,动词。 黎:众多的,形容词。 庶:平民、百姓,名词。 繇:同"徭",徭役,名词。 抚:安抚,动词。 译文:大地上的形势已经确定下来之后,众多的百姓不用再服徭役,天下人全都很安抚。 7、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乐:乐于、安于,动词。 其:他们的,形容词性代词,their。 畴:田畴、耕作的田地,名词。 修:从事,动词。 业:家业,名词。 事:官职,名词。 各:各自,副词。 序:次序、次第,名词。 译文:男人们都安于他们的田畴,妇女们都从事家里的桑织,官职各自都有次序。 8、惠被诸产,久并来田,莫不安所。 惠:恩惠、恩泽,名词。 被:通"披",覆盖,动词。 产:产业,名词。 久:长久地、永久地,副词。 并:合并、兼并,动词。 来:通"麦",小麦,来田,即,麦田。 安:安于、满足于,动词。 所:着落、结果,名词。 译文:恩惠覆及诸多产业,永久地合并了麦田,没有人不安于他们的着落。 9、群臣诵烈,请刻此石,垂著仪矩。 诵:述说、详述,动词。 烈:功业,名词。 垂:流传,动词。 著:显现、显扬,动词。 仪:法度、准则,名词。 矩:规则、法则、法度,名词。 仪矩:名词近义词连用。 译文:群臣述说功业,请求在这块巨石上面刻字颂功,流传和显扬法度与规则于后世。 (五) 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 1、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 因:于是,连词。 译文:于是,让韩终、侯公和石生寻求仙人的不死之药。 2、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 上郡: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在肤施县(今绥德县)。 译文:始皇巡视北方的边境,从上郡前往。 3、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 使:出使,动词。 因:因而,连词。 奏:进奏、献上,动词。 录:抄写,动词,此处用作形容词,抄写的。 图:地图,名词。 书:奏章、文书,名词。 译文:燕人卢生出使进入大海,返回后,使用鬼神的故事,因此进奏地图和文书,说"灭亡大秦的是胡人" 4、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 发:派遣,动词。 略:通"掠",抢劫、夺取,动词。 取:攻取、占取,动词。 略取:动词近义词连用。 译文:始皇于是让将军蒙恬派遣三十万人往北方攻击胡人,攻占并夺取了黄河以南的地区。 (六) 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 1、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 诸:诸多,形容词。 尝:曾经,副词。 逋:逃亡、逃跑,动词。 亡:逃亡、逃离,动词。 逋亡人:逃跑的人。 赘婿:因就婚于主家之女,称"赘婿",多为贫民质子于富家,过期不能赎身,遂被招赘,地位低下,为服役戍边对象之一。 贾人:商人,在古代的地位也是相当低下。 陆梁地:岭南的地域。岭南人多处山陆,其性强梁,故曰陆梁。 以:助动词,表示目的。 适:适合,动词。 遣:派遣、派送,动词。 戍:守边的士兵,名词。 译文:赵政三十三年,派遣曾经逃亡过的人,赘婿和商人攻占并夺取了岭南之地,成为桂林郡、象郡和南海郡,以适合往那边派遣戍边的士兵。 2、西北斥逐匈奴。 斥:驱逐,动词。 逐:追赶、驱逐,动词。 斥逐:动词近义词连用。 译文:在西北,驱逐了匈奴。 3、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 榆中:榆林塞。 并:吞并,动词。 属(zhǔ):继续、连接,动词。 阴山:今横亘于内蒙古自治区南境﹑东北接连内兴安岭的阴山山脉。山间缺口自古为南北交通孔道。 以为:以之为。 城:筑城,动词。 河上:于河上,在黄河边。 为:作为,动词。 塞:边塞、要塞,名词。 译文:从榆林塞吞并黄河以东地区,接连其至阴山,把它们作为第四十四个县,在黄河边筑城作为边塞。 4、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 筑:修筑、建造,动词。 亭:设在边塞观察敌情的岗亭,名词。 障:古时边塞上险要处用以防捍寇盗而另筑的小城,名词。 亭障:名词近义词连用。 戎人:对西部游牧民族的统称。 译文:又让蒙恬渡过黄河夺取高阙、山、北假,修筑岗亭和小城来驱逐戎人。 5、徙谪,实之初县,禁不得祠。 徙:迁移,动词。 谪:被罚戍边的罪人,名词。 实:充实、填塞,动词。 之:他们,代词。 禁:禁止,动词。 得:可以,助动词。 祠:建立祠堂,动词。 译文:迁移被罚戍边的罪人,把他们填充到刚刚设置的县,禁止他们不得建立祠堂祭祖。 6、明星出西方。 明星:彗星。 译文:这一年彗星出现于西方。 蓦然回首,不知不觉之中,世上好像已无读不懂的诗书典籍,亦无参透不了的文章,而且,这种能力是通过语法这种理论性的知识来获得和实现的,理论性知识的特点是可以快速且大规模地适用于人群之中,让普罗大众皆可受益,从而可以开启无尽智慧,由此想起了《摩诃般诺波罗密多心经》结尾处的咒语。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所以念动《到达智慧彼岸咒语》,也就是念动如下咒语: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得渡得渡,得渡彼岸,一起得渡彼岸,成就顿悟真理的智慧境界。 欢迎转发、评论、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