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总是被割韭菜,割了一次又一次,好不容易熬成老韭菜了,却发现主力不怎么收割了,赚钱却很难。 才入市的新人,好不容易赚点,又被主力资金挥舞着镰刀不断收割,恨不得连根都割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散户容易被割韭菜? 自己割自己。 这是新人经常犯的错误,而且养成了这种习惯以后就算成了老股民也经常自己割自己。 怎么判断自己喜欢割自己? 下跌割肉,就拉起来,直线拉升,或者震荡之后再拉升,这样的情况出现多次说明自己喜欢割自己。 新人由于下跌之后害怕再跌,可以理解,这也是新人常见的问题,但是对于老股民出现这样的问题,只能说明从选股开始就有问题。 大宝见过200多万这样操作割到20多万的。 也见过100多万割到10几万的。 这样的情况好气又好笑。 主力资金举起镰刀还没下手,自己一刀了结双上奉上,你说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好笑。 言归正传,怎样做可以减少被割的几率? 1,从买入股票开始就得做一个详细的计划。 首先要去了解这只股票,这家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就算没有政策的扶持,也不能和政策背道而驰。 就像去年的教育股,很多见连续下跌,跌幅巨大,业绩看起来也不错,就买入。 但由于背离了政策,3季报基本都很拉胯,估值持续降低,要是继续不能盈利,过两年这个板块应该能见到退市股票。 所以30跌到15,10块,也不算便宜。 2,看估值。 很多人问大宝估值怎么看? 大宝说一个特别简单的办法。 先看周线长期的均价,如果高位低位很多时候差不多,那么中间价格以下就可以建仓,越低越好,中间价格以上,周线趋势向上可以做中短线,趋势向下坚决不碰。 如果周线底部一直抬高,抬高的顶底中间位置就估值,这种股票回踩底部连线延长线就可以介入,当然是在基本面持续向好的情况下。 趋势向下,业绩趋势也向下就坚决回避。 趋势向下业绩趋势向上,这种股票就算业绩再差,只要不是第三年还亏损,只要是第二年,这种股票就算亏损只要有盈利的可能,就大概率成为牛股。 因为业绩趋势向好,股价经过长期下跌已经很便宜,市值小,利于资金炒作,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看起来亏损的股票成为牛股的原因。 因为估值需要修复,就算最后亏损退市,由于这段时间业绩向好,主力会自救,也会有资金会看好。退市不退市那是两年以后的事情。 3,看位置,考虑建仓的比例。 很多人做股票喜欢全仓进全仓出,重仓进重仓出。 这也很方便主力割韭菜。 如果之前的情况出现,你担心买入股票继续下跌,你是否可以出来部分持仓,而不是全部卖出? 这样就算下跌,可以补仓增加持仓的股票。 如果上涨还有股票持有,不至于满仓被割,如果大涨还有赚,如果冲高回落,还可以找低位买回来。 上涨可以赚钱,下跌可以赚票,你总得赚一样吧? 上涨没票,下跌又满仓被套这样很不划算,所以一定要让自己的持仓比例活起来,但不要养成满仓进出的习惯。 试仓1-2成也可以,上涨有赚,下跌可以有资金加仓,你要做这只股票,给了自己充足的理由再去买入,当然越便宜越好。 买入就上涨的情况有,但作对几次失误两次就亏钱,建议大家可以试仓,尤其是中长线,没必要非得追高。 总结: 很多人认为主力割自己韭菜,其实大部分时间主力知识运用小的手段让你自己割自己,为了不被割自割,一定要控制好买入之前,持有比例,操作手法等方面的提升。 每天问答不见不散有股票,基金,存款,资产配置问题的下面留言,股票看支撑,压力,趋势,基本面,技术面,长线,中线,短线是否安全等问题,我会一一回答。我没回复多问一次。 看完记得点赞,转发,分享,收藏让我记住你,嘿嘿。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给大家讲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 有一个商人甲来到了一个小乡村,村子四周的山上全是猴子。商人甲告诉村里种地的农民说,我收购猴子,100块一只。村民一开始还不知是真是假,就试着抓了一只猴子,商人甲果然给了100。很快,全村的人都去抓猴子了,因为这貌似比种地挣得快多了。不久,商人甲就收了2000多只的猴子,这时,山上的猴子已经不多了。商人甲这时又出到200一只来收猴子,村民见猴价翻番了,便又纷纷去抓,又都被商人甲买下了,但猴子已经很难很难抓到了。商人甲又增加到300一只收猴子,很快,猴子几乎抓不到了。商人甲又抬到500一只收猴子,此时,山上已经没有猴子,3000多只猴子都在商人这里了。这天,商人甲称是有事回城里一趟,这时,另一位商人乙来到村里,告诉在寻找猴子的农民们说,我正好有养了一批猴子,可以把猴子300一只给你们,村民以为这位新来的商人不知道行情,心中暗喜,心想,这回把他手里猴子收回来,再500一只转手给先前的那位商人甲,就可以发财了。此刻的村民像疯了一般,锅砸卖铁,凑够了钱,向后来的商人乙买了三千多只猴子。商人乙(其实是商人甲的兄弟)开心地带着钱走了,而商人甲却再也没有回来过了。此后,村民们每日望着村口等待商人甲的出现,等了许久许久,虽不见商人甲,但他们仍坚信商人甲会回来500一只买他们的猴子,最后,有人坚持不住了,猴子还要吃桃子,这还要耽误时间照顾啊,于是,只能把猴子都放回了山上,山上仍然到处是猴子……来自网络。 甲乙收猴子 商人甲和乙转移到别的村庄继续收猴子,多年以后收猴子进行不下去了。商人甲和乙又开始转战韭菜市场了,甲商人到村里高于市场价一倍收韭菜,后来涨到两倍,当地韭菜根都快没了。商人乙出面他那里囤积了大量韭菜......又很多年过去了,韭菜收割不下去了,于是甲和乙目标投向了几亿股民。 一茬接一茬 换个姿势收割 又过了很久,甲和乙已经不在了,老村民和老股民记忆淡忘了。丙丁又出现了,继续着收购猴子和收割韭菜的故事。 故事讲完了,问答也就答完了。 故事续写得不好,欢迎故事高手接龙。 那是因为你还不了解股市中,其实是主力和散户的博弈,是狼与羊的故事。 大家进股市谁都想挣钱,那谁会亏呢?很显然没有优势的,或克服不了人性弱点的亏呗。 在市场中,谁具有优势呢?机构具有资金,人才和理论优势,游资具有资金优势,主力具有影响价格的优势,而我们散户有什么优势呢?资金没优势,消息没优势,又不懂股市,K线分时看不懂,视问能挣到钱吗?当然是韭菜了。 总结,只有通过学习或人脉等,才能获得优势,只有站到优势地位,才能挣到钱。没有躺赚,持有这种思想的,只会成为韭菜。 关注我,有更多精彩视频学习和交流。 题主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就说明对中国股市的认知还不够。 过去通常把散户称作主力机构的对手盘,现在只是换了个说法,叫韭菜或羊毛。 中国股市95%以上都是散户,散户就是相对于机构而存在的,没有散户,机构怎么赚到钱? 买股票总是被割韭菜,怎么办? 被割韭菜的原因: 首先是因为你被贪念和恐惧支配着,你可以想想是不是这些事情总是发生:账户里面不能有多余的资金,能买成股票就买成股票;涨了5%,就想再涨一点,没有想到落袋为安;总觉得看好的股票,买了的不涨,没买到的穷涨;等等。老是干后悔的事情。 其次是对股票规律的掌握不够。炒股是门技术活,首先基本的经济状况,财务数据,经营方向,技术k线指标压力等要学会;然后是对股市热点运行规律的分析和辨析,运用等。 最后,关注股道,给你一个不一样视角的股市。 我们股票市场赌的心态太严重,散户参与者并不想价值投资,更多参与炒作,从某种角度分析下跌都心慌,等到上升时都吓破胆,一到回本就抛,有的想做T但技术未到家,越T成本越高,看到自己票下跌,另外股涨又忙着操作换来换去,结果双头心伤,就成了韭菜成员,时间长就成老是被割韭菜。 中国的股市是一个零和博弈市场。十年前上证指数是3000点,现在还是3000点。也就是赚钱的人和亏钱的人的金额是相等的。但是大部分赚钱的都是机构,亏钱的都是个人,而且是投资金额少的个人。所以说百分之七八十亏损的人,跟百分之一二十挣钱的人的金额是相等的。从这个角度上看,大部分人被割韭菜就可以理解了。 因为韭菜被割是常态,不被割是意外。市场就是这样的。 买股票被割韭菜是散户的普遍性的悲剧。 简单说就是看涨高买而被套后割肉低卖。如果经常被迎这样重复操作就会大幅亏损。 经常被割韭菜的原因很复杂。 首先是缺乏对市场的敬畏,缺乏足够的风险识别和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如参与注册制新股的接盘,追高已长期大幅上涨、估值过高的风口股,抄底尚处在下行通道的熊股等等。 其次对A股缺乏充分的认知,容易被洗脑、忽悠。被讲故事的套路给诱惑欺骗上当而做了轿夫和高位接盘侠。如迷信"核心资产""X茅"等等。 再次、投资基本功不足或欠缺。不善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自然不能精选出低估值景气股。赚钱的概率小,而亏钱的风险大。 第四,人性缺陷明显所致。如想赚快钱,暴富幻想,赌性侥幸心理,贪婪,恐惧,跟风从众心理,…………。其实炒股赢家需要理性,冷静,淡定和逆向思维。 ………… 1、缺乏认知,掌握理财知识,了解股市; 2、管住手脚,平时只有25%仓位,有较大把握,就加仓到50%,看准了历史底部就全仓买入; 3、少有赌徒心态,少跟风; 4、善于等待,提高获胜的概率。 5、建议属于自己操作系统,如果你是急性子就做短线,是慢性子就做长线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