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领导之间不和谐,有内耗,这种情况倒是有,但像你所说的这种情况真是不多见,或者说极少见,极少见。一把手让你出差,二把手不同意,不给报销旅差费。这个问题对你来说并没有什么好为难的,遇到这种情况毫无疑问应该听从一把手的安排,因为作为一个单位,肯定是首长负责制,谁是首长,那就是一把手。至于二把手,也许是负责财务的领导,不同意你出差,也不给你报销旅差费,这是他们之间的问题。为了不激化他们之间的茅盾,你可以暂时将报销的事情放一放,接下来你可以静观其变,放心,以我的判断,你的旅差费绝对跑不了,也少不了。 一个单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根据我的经验,大致是这样的,这位二把手从骨子里不愿意跟着一把手干,也毫不掩饰的不配合一把手的工作,这叫明目张胆的与一把手对着干,百分之百的想离开这个单位。可是通过人事部门或者组织部门申请调离,几经周折,始终没有结果,在万般无奈之下,才出此下策。谁不知道,作为一个单位肯定是一把手说了算,只有不愿意干,不想干的人,才可能不听一把手的安排,才有可能敢同一把手对着干,就像你所说,你们单位二把手能够如此的跟一把手唱反调,只能说明他是真心的想离开这个单位,通过与一把手格格不入、唱反调的形式,让一把手逼迫他走,来达到他离开这个单位的目的。所以,要不了多久,这位二把手就会面临着免职或者离开的结果,甚至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惨,到那时还怕你的旅差费不给报销不成? 职场中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领导之间明里暗里勾心斗角,下面员工不知听谁的。 这位二把手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也混淆了一把手和二把手的职能权限所在。一把手是谁?是最后拍板的那个角色,没有一把手的审批签字,你就无法执行。 二把手显然把自己放在与一把手同级别上了,内心有多不服气,多不甘,也改变不了你是一把手下属的事实。两人之间的矛盾不能带到工作上来,拧着劲儿,你让下面的员工如何是好? 既然尴尬的局面存在,那么,你执行一把手的工作安排就好了,至于报销事宜,直接找一把手签字审批。虽然这样操作会引起二把手的不爽,但作为员工也是无奈之举,不能因为两位领导的权利之争,下面员工就不工作了。 @晴贵妃 与您分享职场故事 有人问,什么是内卷,这就是最好的倒证,别难为下属好不好?如果,你俩的上级也这样相左,你俩情何以堪?! 这样的问题实在是让人诧异,估计应该是从来也没有在单位呆过,一个单位一把手的标志就是能否管着人个钱,既然是一把手不能管钱,单位有人出差还得二把手报销,这基本上就是笑话。 现实逼迫自己增长见识,变得聪明起来,才能回避矛盾,比较正确的应对面临的问题。 他们搞窝里斗是现象,争权夺利才是问题的症结和根源所在。作为部下,往往处于二难的境遇,是很难应对的工作环境。 搞不好,出力不讨好事小,被人利用,当枪使,或者处于左右为难的夹缝之中,会是度日如年的感觉。 如果选边站,势必已经为争一雌雄的他们分出了胜负优劣高下,也太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了吧? 虽然脚踩两只船,平衡好关系,有投机取巧的质疑,却是不是上策的上策,也属无奈之举。 他们之间发生矛盾纠纷,最终结果大多数以各打五十大板告结束,可是也有自己看好的一方却处于劣势的结果,又有什么办法呢? 如果那样,往后处在强势者手下,ta如果小肚鸡肠变本加厉,自己还能有好果子吃吗?虽然有些自私,可是学会保护自己也不为过吧? (网络图片,原创回答) 我没有遇到题主说的情况,但经历过三把手让出差,二把手不给报销的窘事,我只用了一招就使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2007年夏天,单位老三通知我去济南参加国家人社部组织的师资培训。那时候我四十出头,只是一名普通教师,考虑问题也不够周到,想当然地以为是LD们集体研究决定的事,没有跟主管LD请示就于那年暑假去了济南。 九月份开学后,我想起来该报销那次出差的费用了。按照当时的核销流程,我得先找主管LD签字。本以为,就是走个程序,没想到,主管LD只瞄了一眼我的单据,就说:"这个字我不能签。""为什么呀?"我大惑不解。"你出差没经过我的同意,我都不知道啥事,我咋给你签字。"这下我彻底懵了,只好悻悻地离开领导办公室。 哎,这扯不扯,这个事情怎么处理好呢?思来想去,解铃还需系铃人。于是我就找到了当初让我出差的三把手,我没有说二把手不给签字的事,只是问他我得核销了怎么办,三把手何等聪明的人啊,一看我找他来了,心里就明白咋回事儿了,他也没有多问就说那你放我这儿吧。过了一周左右时间,三把手给我打电话,说是报销了,让我去找他。 事后了解,三把手为了这个事儿和老二大闹了一场,据说老大把二人都训了一顿,主要是说老三办事欠考虑,应事先跟老二通个气,也批评老二小肚鸡肠,太叫真,影响班子团结。 根据我的经验,一把手让出差,二把手不同意,不让报销,出现这样的情况应属极个别情况。你想呀,一个单位的一把手怎么还得听老二的,这不是奇闻吗?但题主的单位可能比较特殊,阴差阳错真就出现了这档子事儿。说实在的,作为一名下属,谁遇到这种情况都闹心。但光闹心也不行呀,事情总得解决,怎么办好?给您两条建议: 1.跟二把手说明情况,千万别跟他来硬的,避免惹火烧身。你要明白,表面上看是他针对的是你,其实是不满意一把手独断专行,没把他这个老二放在眼里。 2.直接去找老大,千万别提老二不给报销的茬儿,就是征求他的意见。LD可不都是吃干饭的,立马就会明白出了什么岔子,大概率会把你的报销材料留下来,剩下的事儿你只需坐等就OK。 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再遇到出差的事情,记得不要隔着锅台上炕,该走的程序必须走,省得到时惹麻烦,犯不上。 那年,单位接到一份上级通知,要求单位派一个人到省级培训机构参加培训。 办公室根据文件精神,请示了分管领导,经分管领导同意,草拟了处理意见: 拟派某某同志参加培训。呈某某(分管领导)同志示。 文件处理笺呈到分管领导那里,分管领导签上: 拟同意。呈某某(主要领导)同志示。 主要领导看了,对派遣去参加培训的人选不满意,直接在文件上签署: 请犁子(我)同志参加培训。 办公室拿了主要领导签署的处理意见给我,我按要求去参加培训了,一个星期,期间产生的交通费、伙食费、住宿费、旅差费等,拿着一大堆的票据,我拿去给分管领导签字。 后来我去培训,他是知道的,因为我有一周不在单位里。 但是,他就故意卡我:"我不知道啊!我不知道啊!" 然后晾我在那里半天,也不说不签,也不说签,在那里干他的事。 我站在那里,离开也不是,不离开也不是,非常尴尬。 过来一会儿,我问:"XX副,你到底签还是不签?!" 我一个平民百姓,我只知道按照你们签署的文件出差,出差了,我花费钱了,辛苦了,你就得让我报销,至于你们领导层没有沟通好,关我什么事?气不打一处来! 分管领导接过我的旅差发票,看了半天,一张一张看,一张一张核对,一字一字检查。我看到,我的票据都起了皱褶,翻太多,都要冒烟了!五十九分钟五十九秒后,他一声叹息,然后在每一张票据上签下"已核。"两个字,然后签上他的大名和日期。 等他签好后,我再拿去给主要领导签字。 我告诉主要领导刚才的事情,告诉他副职领导很不爽。 我看到一把手叹了口气,轻轻叹息了一声。 看来,他控制不了副职领导。 我直接告诉主要领导,你这样做是不行的!首先,单位里处理事情的流程有问题。三流的员工,二流的管理,一流的程序!办公室处理来文,草拟了处理意见,呈来副职领导阅处。副职领导签署了处理意见,你不满意,你要先和副职领导沟通啊!别拿我一个底层的员工出气!你签署了处理意见,办公室应该呈分管副职领导阅悉。他不懂,他就有拒绝给我签字的权力!我们单位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我直接告诉主要领导。我还告诉他:你一个主要领导,拿捏不了分管领导!最主要的,一个单位,不是人治,则是制度管理!制度上设定的报销流程,我都走完了,你副职领导就没有拒绝我的理由! 我是职场精英培训师。大家说我的说法对吗? 这个问题存在的可能性极小,最多是十 万分之一,即使你碰到了,不要着急,因为二把手下台的日子快到了。 很多人不太相信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但实际上我们单位就发生过好几次。有次准备外出去调研,因为这样的原因,最后没有去成。 单位一把手书记负责单位党委全面工作,在"三重一大"事项上确实有的权威,但单位二把手主任是单位的法人,主管单位的行政事务,尤其在财务上有着审批权。因为财务报销一把手是不签字的,由二把手签字,以前二把手也不签字,是由单位分管财务的副职签字,当二把手拿回了这个权利。 有次单位一把手安排单位几个同事去某地出差进行一个调研,同事赶紧做了一个方案由下到上进行审批,但到二把手那里,他认为没必要去调研,所以就没有同意。这就让同事们很为难。同事能到二把手那里说是一把手同意的吗?还是到一把手那里说二把手不同意呢?因为两者本来就意见相左,除非他们之间协商,要不下面的人无能为力。 那次出差调研,因为之前催得急,他们都把票定了。后来只好把机票延期,但最终也没有去了,最后把机票给退了。因为同事们觉得,领导不同意,去了之后可能会不落好,说不定还不给报销差旅费,干脆不去了。 还有一次,单位有个副职去出差,一把手是知道的。这个副职到机场之后才给二把手汇报,向其请假。他把手当场就发火了,说你都到机场了,还向我请什么假?这个副职回来之后,报销差旅费,二把手就没给签字同意。最终还是在过了很长时间之后才给报的。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肯定是因为领导不合导致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事情很多都是临时起意的,而不是经过正常程序,经过集体决策的。一般单位领导都会互相尊重,只要一方同意,另一方基本会同意。但如果有矛盾,可能在一些事情上就不会进行协商,最终就可能做不成。 碰到了这样的事情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按照程序进行审批,不要跳过任何环节。该申请申请,该上会讨论上会讨论,最终不管同意不同意,肯定会有一个结论。同意自然去办,那时肯定不会出现报销不了的问题,如果不同意,自然也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这种情况我亲身经历过,你夹在中间,两边不敢得罪,是非常尴尬的角色,但是出差的钱又是自己垫付的,这就需要你的个人能力,能不能在两个领导中间游刃有余了。 我是我们这个城市某国家直属单位机关的职工,我们单位科室分两部分,职能科室和业务科室,我属于职能科室,管后勤的,具体职务是单位一把手的专职司机。 在早些年,高铁和飞机还没有现在这么方便,领导出差一般都是我们开车送,实在太远的才会选择飞机和火车。因为经常陪着领导出差,所以出差的差旅费一般都是由我们司机或者秘书提前垫付,很多人想当然得认为,你垫钱回来正常报销,谁敢卡你一把手的费用? 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在公家的单位里,很多人盯着一把手的,有盯着你位置的,也有盯着你有没有违法乱纪的,你有点稍微的差错,立马就有各种各样的匿名信,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报销的费用合不合规矩,实在找不到你毛病的,就有人在男女问题上给你做文章。所以很多单位的一把手和二把手三把手之间,往往是面和心不和。 言归正传,说说我经历的那一次事情。 那次我跟着一把手出差去扬州开会,开车跑了一个长途,来回一千多公里,总共四天时间。回来单位报销费用的时候,所有的字都签了,到我们主管财务的副局长时候,卡住了。 单位里,我们一把手是局长兼书记,二把手副局长主管财务,其他副局长各司其职。 副局长一会说让把财务室出纳和会计找过来,一会说这个发票怎么怎么,一会说那个住宿超标,反正就是各种为难,不给你签字,他不签字,我就没法报销。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我在单位里也混了十几年了,熬过了几任一把手了,这种事我见多了。我知道副局长肯定不是针对我一个小小的司机的。 这时候你就夹在中间,两边你都不可能得罪,也不敢得罪。你也不能直接去找一把手,找了也不管用,他为了大局也不可能下来对质。和二把手解释原因,他又各种各样刁难。 这时候就需要一个中间人,和事佬了。这个人在单位里必须有一定的职务,能说上话的。而且你得懂得揣摩各级领导的心思,二把手是不可能把事情搞僵的,他只是想找个机会或者理由和一把手过不去,但是又不能怎么地,因为毕竟这些都是正常的费用,也有经费。他只不过想告诉一把手别把他这个二把手不放在眼里,但是到最后还得有个台阶能下去。(不知道这样说大家能不能明白) 我最后找的和副局长关系好的机关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主任本身就是机关里承上启下的角色,我和他一起上去,主任也替我说明了情况,再说一些晓以利害的话,副局长面子上能下得了台,又能让一把手知道他的纯在感。基本上这事就算过去了。 但是这种事有可能会经常发生,领导之间的其他矛盾,有时候都会转接到他的下属上面,这就看你怎么去化解了。每种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方法,很废人脑细胞的。最后说一句,人在职场,身不由己,机关里机关重重,一入江湖深似海,建议你多看看王志文的《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