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大汉帝国的第一个盛世,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是指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41年的汉朝初期,在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 陕西咸阳汉景帝阳陵 然而在文景之治中的汉景帝时期,却出现了七国之乱,在大汉帝国的盛世背后隐藏着一个非常血腥的事件——晁错之死。 历史课本中的晁错形象 晁错——颍川名士,今河南许昌人。晁错被杀的直接原因是削藩,汉景帝在晁错的建议下决定削藩。这些藩国实际上是西汉帝国的缔造者刘邦,为了稳定大汉的统治,分封的藩国,这些藩王都是皇帝的兄弟子侄。刘邦怎么也不会想到,他最初分封的藩王在他死后,面对削藩,为了自身的利益,敢于举兵造反。 汉景帝削藩的令一下,最强的两个藩国吴国、越国以及其他的藩王马上就组成七国联军,打着"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旗号,浩浩荡荡的杀向京师,史称"七国之乱"。此时汉景帝方寸大乱,不知该如何是好。此时,一个大臣(袁盎)的建议杀掉晁错,以平息藩王的愤怒。就这样,汉景帝采纳了建议,将晁错腰斩处死。 今河南省许昌市晁错墓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像汉景帝预料的那样,晁错被杀后,七国并没有退兵,反而认为汉景帝怂了,继续举兵造反。汉景帝冤杀功臣晁错,做了亲者痛仇者快的事。也使得朝廷中的忠臣不敢再谏言。汉景帝追悔莫及,晁错就这样白死了。 当时拟定的罪名很重"亡臣子礼,大逆无道",申请的处分,则是晁错腰斩,他的家人(父母妻子)无论老幼全部斩首。汉景帝的同意而且立即执行,没有给晁错申辩的机会。晁错是穿着朝服被杀的,所以晁错不仅死的很冤,而且还死的很惨。 影视作品中的晁错与汉景帝 后来,汉景帝才下定决心平叛,由于梁国(今河南商丘,梁王刘武为景帝之弟)的坚守正面拖住了叛军,汉将周亚夫所率汉军的趁机截断了叛军的粮道,叛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 七国之乱的快速平定,更加显得晁错死的可惜,这也成为汉景帝的执政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