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情的遗爱湖 全面放开后,疫情洪水猛兽般袭来,前天开车陪我去 遗爱湖 的侄子阳了,昨天老公也不甘落后的阳了,我是否能成为一条幸运的"落网之鱼"只有天知道。 三年的时间,生活一直被疫情笼罩,心情特别的低落。这次来遗爱湖,是因为听信了网上的这句话:如果有一天,你对生活失望了,想一想这个世界曾经有个 苏东坡 ,就会觉得自己的那点事根本不值一提。 来到 苏东坡纪念馆 ,首先看到的是一位老者,一手拄着竹仗,一手托着胡须,淡定从容的漫步于风中。我像是见到仰慕已久的救星,上前拉着他的衣襟,仿佛深陷迷雾的小孩,终于牵到一双温暖有力的手。焦灼的心绪平复了下来。 苏东坡雕像的左右是一幅对联: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横联是:坚韧旷达,爱国忧民 我们反复观看了苏东坡纪念馆,给我最深的印象,不是他诗词的意境之妙,不是他书画的技艺之精,也不是他对于美食的创意。我从中看到的是他那颗柔软温暖的心!是什么也改变不了的与他的呼吸共存亡的悲悯之情。 纪念馆里有个小场景,旁边写着"义焚宅券",讲的是苏东坡在 常州任职时 倾其所有买了一个老宅,等到要交房的时候,原来主家的老母亲,因为舍不得搬出自己住了一辈子的屋子,伤心流泪,苏东坡知道后,直接就把买屋子的契券 丢火盆给焚烧了,把房子无偿的归还给了原来的主人,全然不顾自己的日子也是捉襟见肘。 真不愧是践行儒家 "克己为人"的第一人。 二,温暖向阳,不问得失 有人说苏轼的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他自己也说:若问平生功业,黄州, 惠州 ,儋州 。 惠州任职,要修桥建堤,公款不够怎么办?自己回家想办法,自家的钱贴进去不够,发动弟弟一家捐款,还不够竟然叫弟媳变卖皇帝所赐,筹集资金。摊上这样不顾死活的哥哥,弟弟还心甘情愿的言听计从。也是服了这对中国好兄弟。 想必兄弟俩的所做所为,只不过是延续了一贯轻财重义的苏氏家风 樊登 的老师韩鹏杰 教授在讲解《道德经》的时候说:说了这么多无非三句话,活着做个好人,存点好心,行些好事。 这三句话好像就是苏东坡的人生总结。不管世界怎样的对他不公,他都报之以歌! 正是他那一身了不起的浩然之气,温暖前行不问得失的风骨。让后人仰慕不已。 三, 比遗爱湖更宽广的是苏东坡的胸怀 从苏东坡纪念馆出来,穿过一块坡地的树林,这块树林就是当年的东坡地。 想当年他的夫人王弗自问:我的夫君有缺点吗? 真不知道,这世上有他不会做的事吗? 他的双手既可写天下奇文;也画青松竹柏;既烧得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也可以种庄稼,他的这双手真是无所不能。 来到水波荡漾的遗爱湖,湖边垂柳依依,几条 鱼船 漂浮在湖面,船上的渔夫一边聊天一边下网,一幅恬淡的村野闲趣,好不令人神往! 我久久的凝视着宽广的遗爱湖,想必当年苏东坡种地累了或农闲之时,也会坐在湖边回想过往,与蓝天白云同游;或携半壶浊酒听禽鸟鸣林;或与三五友人竹疏柏影吟诗作画;或与老农柳下问稼,跟渔樵谈天说地。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这是苏东坡对他弟子说的几句话,再合适不过地形容了这个元气淋漓、丰沛敦厚、胸怀旷达的诗人。 有人说:我们无法增加生命的长度,但是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 苏东坡经历了失魂落魄的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更是成就了他文化领袖的地位:他的《寒食帖》《卜算子》,《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等这些封顶之作都是出自他的至暗时期。 以前不懂"不死不生"这句话。 郦波教授有言:一个人的危机也可能是一个人涅槃重生的契机。 他用文字治愈了自己,而这些文字也成了许多陷入迷茫之人的一束亮光。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命运多舛的他,不管经历怎样的重锤,他都坚韧旷达,温暖前行。从不抱怨,也从不记恨那些陷害他的人。 有人说:比河流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是人心。 也许说的就是把自己活成一束暖光,照耀华夏千年的苏东坡。是什么力量让苏东坡有如此大的胸襟,无非一个字,那就是他心中的那份对人世间的大"爱"。 正应证了于谦的《咏石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年一遇的苏东坡,用他与生俱来的温暖乐观,坚韧旷达走完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哲学家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当你撑不住的时候,不妨读读苏东坡,或许会从他的大爱与豁达中,拓展眼界,开阔心胸,吸取力量温暖前行!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