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的深圳的老照片
#大湾区寻宝#
说起深圳,相信大家都认为它就是一座非常繁华的大都市,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深圳其实就是沿海地区的一个小乡镇,跟其他地区的乡镇差不多,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深圳一跃成为一个大都市,那今天我们来看下,50年代的深圳是什么样子的。
这个是深圳汽车站旧貌,这个火车站跟现在的一些乡镇的汽车站有点相似,但其实当时的深圳也只是一个乡镇,一个乡镇能拥有一个火车站在当时是非常的了不起了。
这是当时的火车站行李包裹托运处,非常简陋,只是用铁皮盖一下而已。
这个站牌也是非常的简单,两根柱子贴块铁皮就这样,从这块牌的信息就能知道火车站距离着香港1.32公里,距离布吉6.43公里。
虽然说当时的深圳都没有什么起眼的地方,但火车站也是当时的地标性建筑之一,早年的深圳其实就是渔村,它的优势就是与香港相邻,与澳门相望。
虽然深圳火车站很简陋,而且旅客也不多,但功能还是很齐全的,还专门设立了台胞旅客服务处,可见当时大陆对台胞是有着很深厚的感情的,还设有贵宾VIP和母婴候车室,相当人性化。
上面的照片是深圳火车站的月台,虽然不咋样,但是已经进行了水泥硬化平整,周边有些楼房,可见当时也是小镇的经济文化中心。
这个旅客到站下车,旅客提着大包小包出战,这个火车站也是大陆与香港人来往的主要通道。
这是深圳的居民,整齐划一的小平房,原住居民主要以客家人为主。
上面这张照片前面低矮的是深圳渔民居住的小木屋,但显然也荒废,一辆轿车很显然已经不是五十年代了,高楼已经开始露头了。
这张照片足以说明当年的深圳可以称之为"深圳镇",属于乡镇级行政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