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馒头和面条,哪种更容易升血糖?主食吃对了,血糖稳稳地
老话说"民以食为天",老话又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足以说明,吃饭对于我们人来说,有多重要。毕竟我们都是从食物中获取能量来源,如果不吃饭,我们就可能坚持不了几天,就活不下去了。
而说到吃饭,就躲不开主食,如果一顿饭没有主食,这顿饭肯定是食之无味。 主食中最常见的就是米饭、馒头和面条,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自然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哪怕是馒头跟面条一起吃,也没多大关系,但是对于高血糖患者来说,吃什么主食,要吃多少,这就有讲究了,稍微没吃对,就可能让血糖波动变大。
那么,在这三种食物中,哪种更容易升高血糖呢?要想避免血糖波动,应该要怎么吃呢?
一、米饭、馒头和面条,哪种更容易升血糖?
(1)米饭:
米饭,是我们中国人最常见的主食之一,一日三餐当中起码要吃2-3顿。米饭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和碳水化合物,饱腹感很强,但是 米饭的升糖指数很高,大概是83.2 ,比大部分的食物升糖指数都更高,所以有些糖尿病患者会觉得,不能吃米饭。 每100g的米粉中,含有177大卡的热量 。
(2)馒头:
馒头主要是面粉制成的,淀粉含量很高,是中国北方的大部分人主食, 馒头的升糖指数是88.1,比米饭更高一些 ,如果是加了糖的馒头,升糖指数还会更高。同时,馒头的热量也很高, 每100g的馒头中,大概含有233大卡热量 。
(3)面条:
面条,也是由淀粉制作而成的,在中国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 面条的升糖指数为81.6 ,面条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成分, 每100g的生面条中,含有270大卡的热量 。
从升糖指数来看,馒头是最高的,其次是米饭,最后是面条。从热量来看,面条是最高的,其次是馒头,最后是米饭 。所以米饭、馒头、面条这三种,哪种是最容易升高血糖的呢?从升糖指数来看,是馒头。
三者当中,面条的升糖指数虽然是最低的,但跟其他食物相比,这3种食物的升糖指数都很高!那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三种主食的升糖指数高,又不能完全不吃,要怎么办呢?医生表示,要想放心地吃主食,要做到以下几点。 二、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确地吃主食?
1)控制好总热量
想要避免血糖波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控制好摄入食物的总热量。这里说的总热量,即所摄入食物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热量的总和。
要想控制好摄入食物的总热量, 我们需要对自己吃的食物热量有个大概的了解,从而计算出一天当中自己已摄入的热量总和,如果超标了,可以适当减少一下主食,或者是水果的摄入量,如果没有超标,那么便可以放心地吃。
很多时候,其实不仅仅是因为主食的原因,可能在吃完主食之后,又摄入了其他的食物,导致了热量超标,才影响到了血糖。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要把自己经常吃的食物热量给记住,或者干脆打印一张表,对着参照,这样就不容易出错。
2)减少食物中脂肪的含量
除了要控制热量之外,糖尿病患者也要控制脂肪的摄入含量。 因为摄入脂肪过多的话,会影响人体对糖的利用,导致脂肪在人体内代谢产生一种叫做酮的物质,如果酮含量过高,容易导致患者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即酮症酸中毒 ,严重时还会导致休克等现象,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脂肪的摄入量。
平时要少吃一些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像炸鸡这种油炸食物,很容易让人发胖,更是不能吃。
3)调整进餐顺序
大部分人在吃饭的时候,会选择先吃饭,然后再喝汤,最后吃水果,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可以先调整一下进食顺序, 建议糖尿病患者在进餐时,先喝汤,润滑一下肠胃,然后吃蔬菜吃主食,吃肉,最后再吃水果,水果可以饭后两小时左右吃 ,这样就可以避免血糖剧烈波动。
大部分的肉汤,脂肪含量都很高,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在喝汤时,尽量不要喝肉汤,或者是少喝一些,不要喝太多。也可以尽量选择一些蔬菜类的汤,这种汤会更清淡,脂肪含量也会更低。
4)多吃杂粮
杂粮有很多种,大麦、小麦、黑米、小米、红豆、绿豆等,都属于杂粮的一种。糖尿病患者在主食选择上,可以多吃一些杂粮, 杂粮的膳食纤维含量很高,有很强的饱腹感,吃完以后也不会立即升高血糖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糖尿病患者在吃主食时,可以不用全部都吃米饭,最好是跟杂粮一起混着来,这样也能很好地避免血糖升高,对稳定血糖有好处。
5)控制进餐速度
吃饭的时候千万不要狼吞虎咽,一下子就全部吃完了,这样吃进去的食物,人是没有饱腹感的,只会越吃越多。要控制好自己的进餐速度, 细嚼慢咽,这样才能让食物充分地被身体吸收,也不容易升高血糖,维持饭后血糖平衡 。控制好进餐速度除了能维持血糖稳定之外,还能增强饱腹感,对于预防肥胖也有好处。
虽然馒头和面条跟米饭一样,都是主食的一种,但是对于绝大部分的中国家庭来说,馒头和面条只是偶尔吃吃的主食,要说经常吃的主食,还得是米饭莫属,所以今天我们再一起来说说,米饭要怎么吃,才能更健康呢?
三、米饭怎么吃才能更健康?
1.煲饭时不要放油
有些人在煲饭的时候,会放几滴油下去,跟饭一起煲,觉得这样煲出来的饭更香。香是更香了,但是脂肪含量也更高了, 长期食用,容易引起发胖,让血管中的脂肪含量越来越高 ,更不容易控制好血糖,所以如果糖尿病患者想要控制好血糖,在煲饭的时候一定不能放油。
而且煲饭的时候放油,还会降低饱腹感,让人感觉怎么都吃不饱,平时本来只吃一碗的,后面吃两碗甚至3碗,对于控制体重不利。
2.米饭不要煮得太烂、太软
有些人会喜欢把米饭煮得烂些,觉得这样煮出来的饭口感会更好,但是 烂饭的消化速度会比硬饭更快,这样就更容易导致餐后血糖升高 ,对稳定血糖没有好处。研究表明,把大米侵泡的越久、水量增加的越多,煲饭的时间越久,都有可能会加快米饭的淀粉消化速度,所以不建议把饭煮得太烂。
3.米饭最好当餐吃完,减少反复加热
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平时可能会节约一些,中午做的饭如果没吃完,会放到晚上,甚至是第二天才吃。 但多次加热的米饭,会变得更烂、更软,更容易导致餐后血糖升高 ,所以不建议米饭反复加热,当餐做的饭,最好是当餐就吃完,如果控制不好自己的量,可以少煲一些饭。
胃不好的高血糖患者,也不要吃凉的白米饭,不然对胃的刺激会比较大,还是要吃热的,并且是刚煲熟的,不要吃或者是尽量少吃隔餐的。
4.煲饭时不要放盐
最近这段时间很流行懒人煲饭,就是将各种各样的食材放到电饭煲中,再加一些盐、生抽等物质,而加盐会让米饭中的快速消化淀粉含量增加,消化速度加快,从而快速升高血糖,所以不建议大家在煲饭的时候放盐,最好是不要加。
如果是炒饭这种,可以少放一点盐,或者是不放盐,还有一些石锅拌饭、汤饭等食物,都含有大量的盐,所以不建议糖尿病患者多吃,这些都有可能会升高血糖。
米饭要好好吃,但其他的水果、零食,也要控制好摄入量,不能光控制主食量,如果主食量控制好了,其他地方没有跟上吗,那依旧没什么用。
高血糖患者最主要做的 ,就是要膳食均衡 , 不要吃太多高盐、高油、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 ,尤其是高糖食物,更是不能碰,还有一些糖分含量比较高的水果,也不宜多吃,这些都会导致血糖急剧波动,严重时还会导致糖尿病并发症。
除了饮食上要注意以外,其他方面糖尿病患者也要注意,千万不要熬夜,抽烟喝酒,这些都有可能会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让身体多个器官受损,严重时还会导致心梗和脑梗。平时也要多加强锻炼,不要每天就是躺着或者坐着,要多锻炼才能多活动身体,而且锻炼可以增强免疫力,对预防血糖波动也有好处。
主食很重要,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怎么吃这个主食,看完今天的文章以后,相信大家已经更了解了。糖尿病患者可以把这篇文章收藏起来,不了解的时候可以随时查阅。 参考文献:[1]王淑颖, 范志红, 曾悦,等. 不同米饭对餐后血糖和饱腹感反应的影响[J]. 营养学报, 2013, 35(3):5.
[2]刘永泉, 田慧, 方福生,等. 馒头餐后2小时血糖在糖尿病筛查中的意义[J]. 中华医学杂志, 2014(18):5.
[3]邰丽君. 面条吃不对 血糖升高快[J]. 中老年保健, 201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