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厌了一份工作,先不要辞职
作者:洞见ciyu
弱者善谈喜欢,强者必言坚持。
大学毕业后,稻盛和夫就职于京都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松风工业。
这家制造绝缘瓷瓶的企业,原是业内最优秀的企业之一。
但在他入职时迟发工资是家常便饭,股东家族内讧不断,劳资争议不绝。
他去附近商店购物时,店主同情地说:"你怎么到这来了,待在那样的破企业,老婆也找不到啊。"
因此,他们同期入职的人,聚到一块时就牢骚不断,抱怨这家公司处处都不行。
不到一年,其他人就相继辞职了,最后只剩他一个人。
那时,稻盛和夫也想离职,可是他转念一想:
如果只因为不满就辞职,那么今后的工作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所以他决定:先埋头工作。
他把锅碗瓢盆都搬进了实验室,睡在那里,昼夜不分,三餐不顾,全身心地投入了研究工作。
就这样拼命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年纪轻轻的他,居然一次又一次取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在无机化学领域崭露头角。
后来,稻盛和夫在谈到成功经验时说:
即使你抱怨再多、委屈再大,当下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先把工作做好,这才是一个成熟的人该有的心态。
在工作中,一有不满就辞职,不过是一种溃逃。
真正强大的人,都会摒弃厌烦的情绪,迎难而上。
01 做不喜欢的工作,是一种修行。
主持人窦文涛在《锵锵三人行》火爆之后,台里决定给他一档时事节目,叫《文涛拍案》。
与《锵锵三人行》的风格不同,《文涛拍案》讲大案要案,不设嘉宾。
这个节目,窦文涛从一开始就不喜欢。
"有一天录完节目下班,已经是清晨6点,深圳暴雨如注,那一刻我心里只有四个字:生无可恋。"
然而这件不喜欢的事,他做了8年。
窦文涛后来在《圆桌派》上回忆这段时光,说虽然不喜欢,但还是常常一期节目反复录四五次。
不管是什么工作,凡事称心如意是妄想,多有不顺遂才是现实。
弱者善谈喜欢,强者必言坚持。
一份文案的工作,没有人愿意通宵达旦,绞尽脑汁地一字字去打磨,但你耐住性子做好了,也会慢慢爬上事业的峰顶。
一份销售的工作,没有谁愿意低声下气,吃了一次次闭门羹后,还笑脸相迎,可一单销售的提成,可能是别人几个月的工资。
工作从来不是游乐园,而是试炼场。
遇到不喜欢的工作,清醒的人首先想的不是退,而是逆流而上。
02 干不起眼的活儿,是一种境界。
之前我在文章中写过一个"蘑菇定律"。
蘑菇生长在阴暗的土地上,处于自生自灭人的环境中。如果放弃生长的希望,就只能腐朽于黑土。
就像职场新人,大都坐在角落的位置,周而复始的重复着跑腿打杂的工作。
领导并不会多注意你一点,甚至偶尔还会受到无端的指责和批评。
如果能一直向上生长,不怕艰辛与磨难,终有一天能冲破这黑暗。
无论多么优秀的人才,都是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慢慢成长起来的。
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人人要经历一段"蘑菇时期"。那段在黑暗中孤独奋战的时光,是最难熬的。
熬过来,出头;熬不了,沉沦。
想在镜头前大放异彩,就得从跑龙套的角色开始。
最近,在《把工作做到位》里读到一个故事。
三个名校毕业生,通过校招同时进入一家公司做管培生。
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一腔雄心壮志,渴望做出一番事业。
但他们却被安排到了最基层的岗位,每天不是去门店帮忙理货,就是干些打杂的活儿。
第一个人从始就诸多不满,觉得大材小用。每天溜到仓库玩手机,干活的时候能出三分力,绝不出五分。
第二个人倒是什么也没多想,每天领导交代啥就做啥,到点就打卡下班。
最后一个人却干劲十足,每天一早就到店,晚上还要回公司加会班。
同来的两人都笑他太傻,说这些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干得再好也没用,熬完两年轮岗期就行了。
他无视这些调侃,依旧勤勤恳恳,每天睡前还会学习一会儿行业和品牌知识。
轮岗结束后,公司进行业务调整,第一个人被裁员了。
第二个人依旧是个基层员工。
第三个人因为业务能力突出,被安排接任了刚刚离职的销售主管。
《奇葩说》里有一句辩词:
"让玄奘成佛的,不是雷音寺上领取真经的那一刻,而是埋头前行的十万八千里。"
一步登天终是痴心妄想,厚积薄发才是人间真理。
03 做难做的事情,是一种本事。
在一次活动中,冯小刚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归纳为三个字"做难事"。
"我在摄制组里干过很多行当,人家说一个事,我绝不会说做不到,而是觉得终于给了我一个机会。"
摆烂不可取,躺赢不可能。
战胜人性里的畏难情绪,才是成事的不二法则。
作家李筱懿年轻时在一家公司担任秘书。
因出色的工作,被转为培训师,负责给客户提供时间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培训。
这项工作,李筱懿之前从没有接触过。
于是很多好事者,开始窃窃私语,等着看她的笑话。
李筱懿没有因困难而害怕,也没有因闲言而止步。
她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将麻省理工学院最受欢迎的高人气沟通经典《高难度沟通》读了个透彻,从中整理出8种思考路径,31个实战练习,4类经典沟通方法。
随后,李筱懿将这些知识,系统地运用到日常工作中。
因为苦练加上及时总结与修正,李筱懿在培训师的道路上,逐渐变得游刃有余。
而她也从培训师,晋升为培训总监。
此时,那些等着看她笑话的人消失了,转而出现的是赞叹的声音。
24岁时,李筱懿在培训总监之外,又兼任了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
人如果没经历过从难到易的过程,就不足以谈成长。
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中,讲了一个"飞轮效应" 。
假设有一个飞轮,我们开始推动它时,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
但是慢慢地,每一次推动它,所花费的力气,都会转化为飞轮的能量,让它每一次转动都比前一次快。
直到最后它会自己转起来,越转越快。
这也是一个人成长的秘诀。
04 与不喜欢的人共事,是一种格局。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叫《穿普拉达的女王》。
主人公安迪去了时尚杂志社做主编助理。
尖酸刻薄的上司米兰达,对她各种刁难。
她找同事抱怨,同事对她说:"现实一点,你根本没有在努力,你只是在抱怨。"
这句话点醒了安迪,她开始认真对待助理的工作。
她主动接触时尚潮流,从此审美有了质的飞跃。
她尽最大的努力去配合上司的工作,米兰达的一个电话,她能随叫随到。
她不断学习,众多时尚品牌和设计师的名字都能脱口而出,甚至可以提醒米兰达都没想到的事务。
从最初的被动地接受任务,到主动接受、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安迪快速成长。
严苛的米兰达由嫌弃转为赏识,擢升她为第一助理。
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看似弯弯绕绕的,但起决定作用的是自己的工作能力。
你把每一件事做到位了,再挑剔的人也会对你刮目相看。
当你可以跟不喜欢的人合作,跟不喜欢你的人一起工作,说明你有了心胸格局。
一个人的格局大了,能力就会跟上来。
05
曾经有读者写信给作家刘墉,向他咨询工作选择的问题。
他说自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做得并不开心,想跳槽到另外一个平台,但是又害怕新工作带来的不确定性给事业和家庭造成危机。
刘墉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说了一个生活小事:
"我们常常在排队的时候,排在这条线觉得那边人少,就跳到那条线去,结果你在跳的时候,那边就有别人过去了,你不见得快,搞不好还变得更慢。
今天你放弃了这个工作,去换另外一个工作,你是不是会加倍努力?
换个角度想,既然能在另一个工作上加倍努力,那你在现在工作上也加倍努力,是不是也能有不错的表现?
如果做了一个抉择,就不要怨,努力地做下去。"
没有人喜欢上班,没有一份工作是容易就能做好的。
把不喜欢的人当贵人,把厌烦的事当修炼,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河南小伙,从百万富翁沦为穷光蛋,去巴基斯坦当村长,如今怎样了如果你刷抖音,你会刷到这样的视频一个生活在国外的中国男子,经常给外国人发东西。比如给没有穿鞋的孩子发新鞋,给一群孩子发零食,带一家四口吃肯德基,带着外国人创业,建房子他就是在巴基斯
四川南充值得推荐的十大旅游景点阆中古城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阆中古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千年古县,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中国四大古城之一。景区内有张飞庙永安寺五龙庙等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笔塔石室
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最近我们经常思考讨论,说互联网的兴起是不是挤占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大量的实体门店倒闭,人们都足不出户把钱在互联网上都消费了。客观上来说,互联网的兴起的确让一部分人先倒下了,但是随
大别山茗茶金寨黄芽大别山坐落于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交界处。大别山主峰在安徽省霍山县白马尖。海拔高度1777米。在大别山地区有很多有名的山,天堂寨,天柱山,黄柏山,金刚台等。大别山地区有很多名茶,其
2022。10。4霞浦半月里畲族古村落2022。10。4霞浦半月里畲族古村落从沙江村出来,沿村道继续绕行,一条宽一点的平展大路直通到第二个景点半月里畲族古村落。进入大门不需要购票,也没有查验任何码。旁边倒是有一个党员先
千里寻踪大巴山家族百年迁徙史的田野考察中国文化相对于世界文化而言,最有特点之处是数千年无间断的传承,其中,宗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个性的一环。历史上遗留至今的民间宗谱是对国史地方志之类官方修史的一种重要补充。虽然因修谱
新闻8点见丨北京马拉松今日开始报名北溪管道刑事调查开展热点2022北京马拉松11月6日举行,10月4日10时开始报名2022贝壳北京马拉松起点为天安门广场,终点为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大道。参赛规模30000人,只设马拉松项目。选手报名工作
勇士无法卫冕西部八强割据,东部绿军独尊,库里已是老将勇士队想要夺第五冠,真的是难上加难!勇士队在夺得2122赛季的总冠军之后,八年间四次登上最高峰,成为了近十年当之无愧的王者之师。如果勇士队在2223赛季卫冕成功的话,九个赛季五次总
十一自驾光雾山,我国第36个世界地质公园十一自驾日程2022。10。1,875公里,陕西青树古镇2022。10。2,104公里,四川米苍山,光雾山2022年10月1日,我自驾来到青树古镇。住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青树镇,青树
漫步在百荷公园金秋十月,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桂花香。我陪着老母亲漫步在百荷公园蜿蜒的湖畔步道上,一边听母亲讲她每天和老伙伴们到公园散步健身的趣闻逸事,一边吮吸着扑面而来的阵阵芳香欣赏着如诗如画
稻香果熟,北京国庆节假期采摘攻略来了夏去秋来,国庆节将至,夏日的炎热变成了秋日的甘甜。在这个北京最美的季节,有不少市民准备趁着假期京郊出游。眼下,在北京十三个涉农区,瓜果正飘香,新京报记者搜集了北京本地可采摘的时令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