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粗暴无理的对待、家庭关系的冷漠、毫无同理心、社交中和别人无法融洽相处。像这样的家长,他们养育出的孩子,必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样的孩子,他们长大以后也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甚至在遇到幸福的时候,会感到恐惧和害怕。 我什么都做不好,我选择什么都不做 30岁的小F仍然单身,他对生活充满茫然,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兴趣。 他对同性和异性都无法产生冲动,没有任何性欲,也从未和任何人有过亲密交往。 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他也不知道。 小时候,他笨手笨脚,经常会把东西掉到地上。 母亲总是嘲笑他"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还能做什么事?"并且追着重复抨击以前他犯过的错误,可以一直说上一个小时。 一旦他反驳,父亲总是说"别和你妈妈顶嘴!" 他记忆里,曾经有个同学出车祸死了。 父母告诉他,这就是不听父母话的后果,被车撞死。 当天晚上,他就做了噩梦。 他因为不听话被父母暴打之后,总是非常恐惧地问父母,自己是不是会死。 这个噩梦一直伴随到他现在。 他经常咬指甲,将手咬得鲜血淋漓。每次做错一点小事,他都担忧得睡不着觉,整夜失眠。 "我什么事都做不好,我想要做好,但是做不到。" 小F头脑聪明,先后找过好几份工作,也做过小生意,赚过不少钱,但每份工作都无法持久。 因为不知不觉他的身体会出现问题,莫名其妙肚子疼消化不良,有时候起不来床,躺在床上两三天无法走路。 他觉得非常疲惫,经常会想到自杀。他知道自己不对劲,但是不愿意接受治疗。 父母则三番四次要他回到他们的身边,接手他们的生意。 小F拒绝了。 他想要亲近父母,但是他很害怕,他们会一直告诉他"你很糟糕,你什么都做不好"。 我最擅长的事,就是让别人不高兴 和小F一样,女孩小K也一直单身。 她没有办法进入任何亲密关系当中。 和异性交谈时候,她经常说着说着就不知道说什么。 即使她自认为感觉还不错的对象,却总是莫名其妙人间蒸发,再也不愿意见她。 现在她几乎已经放弃,不想再和任何人走进亲密关系中。 每次离开一个地方,毕业、离职之后,她都会切断和别人的联系,只要不联系,就不会受到伤害。 她记得,初中时候有一次参加朋友的生日会,她忘记告诉妈妈,结果妈妈跑到她朋友的家里,当着朋友的面,把她拖回了家,并且打了她。鼻子流出的血弄脏了白色墙壁,至今还有痕迹残留在墙上。 她忘记了朋友们是怎么嘲笑她的,或者说她刻意去忘记。 高中时候,她出了一次严重的车祸,受到护士的亲切照顾,萌发出想成为护士,照顾别人的想法。 后来她大学时候报考护理专业,遭到母亲反对,母亲抓住她的头发朝墙上撞。 父亲就在一边看着,一言不发。 毕业后小K进入医院成为一名护士。 她第一次护理的病人,抢救无效去世,这对她造成巨大打击。她开始暴饮暴食,并尝试自杀。因为抢救及时没有成功。 后来她开始尝试参加志愿者活动,去疗养院对病人进行临终关怀,想证明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努力适应社会。 她没有朋友,只有一个从小一直带在身边的玩具熊。每次不开心就和玩具熊说话。玩具熊的耳朵被母亲剪掉,这是有一次她不听话,母亲对她的惩罚。 现在她生活在远离父母的外省市,家里人经常打来电话,表示她是独生女,希望她回到本地,找对象结婚,照顾父母。 小K表示,"和我在一起,没有人会开心,我最擅长的事,就是让别人不高兴。" 我不想让悲剧延续 28岁的女孩小C很困惑,"我一直想不通,他们为什么不离婚?" 从有记忆开始,小C看到的父亲,大部分时候都是醉醺醺的。 一旦喝了酒,他就变得非常狂躁,开始打人,对妻子和女儿施暴。小C的肋骨曾经被打断,头撞在桌角。额头的缝针痕迹至今没有消失。 小C的母亲被打得更厉害,曾经三次被送进医院,有一次被打到视网膜脱落。即使如此,她仍然没有选择离婚。 小C表示,每次父亲都会跪下求母亲原谅,然后母亲就轻易地原谅父亲。 "简直不可思议!"小C控制不住地敲桌子,发出哒哒声音,"她说是为了我不离婚!为了我有完整的家!为了我!" 初中时候,小C开始自残,划伤手臂的疼痛让她有种快感。同学发现她的自残行为,告诉老师。老师联系小C的母亲。小C的母亲跪下求小C不要再自残。 在小C上了高中之后,她的父亲查出肝硬化,不能再喝酒。他和小C的母亲开始和平共处。 小C仍然劝母亲离婚,受到母亲的埋怨。小C萌生想要远离父母的想法,企图报考外地大学。 填写志愿时候,母亲偷偷将小C的志愿改成当地的学校。 小C和母亲爆发冲突,母亲跪下求小C。父亲则再一次殴打小C,被小C用凳子砸伤肩膀。 事后,小C非常后悔,她认为自己也遗传了父亲的暴力基因。 后来她放弃已经录取的学校,前往外省打工,在美容院找到一份包吃住的工作,吃了很多苦头。但是她觉得再痛苦,都比不上在家里的痛苦。 现在,她已经开了两家美容院,生意都不错,经常有人要给她介绍对象。 小C谈过不少次恋爱,每次她都会提前和对方说,她不打算结婚也不要小孩。 "我不想让悲剧延续下去。"小C平静说道。她拉黑了父母的联系方式。 结语 父母对儿童的养育方式、父母本身的性格与处事方式、他们对孩子的期望,是决定儿童未来心理健康和对社会适应性的强有力因素。 童年的痛苦会一直延续下去,会增加孩子的恐惧、抑郁和沮丧的情绪。 这种痛苦会影响到他们和别人的相处方式。逆境教会孩子们如何看待世界,塑造他们适应生活的方式。 大多数经历过创伤的孩子们都无法逃脱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他们将这种痛苦压抑在内心深处,却永远都无法摆脱。 这样的痛苦会大大影响到他们对两性关系的处理,因为从小,他们看到的,就是糟糕的父母,糟糕的相处方式,根本没有办法去想象、去学会更好的相处方式。 所以为什么他们不结婚呢? 因为在他们心里结婚不是1+1=2,而是-1-1=-2 糟糕的父母,糟糕的孩子,以及更糟糕的延续。 父母给予小孩的爱,其实一直能留存在他们心里。 就好像一个自动贩卖机,里面存满罐头,不过孩子的机器里,每一罐都是父母的爱。小时候父母给他的爱,亲人给他的爱,都会被存在记忆罐子里。 长大后,他们遇到挫折,遇到痛苦,遇到难以忍受的事情。 他可以从身体的自动机器里,取出一罐"爱",支撑他度过难关,熬过痛苦的岁月。 爱的数量很多,时不时补充进入机器的话,那么他的机器里"爱"的罐头就可以一直出来。 但是有的孩子,他们一直得不到爱,得到的只有痛苦。或者只有很少的爱。 那么当他们遇到困难,遇到挫折,遇到无法自我调解的苦难,想要用"爱"来治愈。但是他们的机器里,根本没法出来"爱"的罐头,或者"爱"的罐头早已用完,没有任何补充。 出来的全部都是"痛苦"的罐头,等于在伤口上撒盐。 父母应该更多地给予孩子爱,而不是一味地控制、索取、伤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