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越喝越饿的情况你有吗?
"这是什么茶?我怎么越喝越饿,甚至还有点头晕?"
喝茶时越喝越饿,你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吗?那你知道茶对你的肠胃做了什么吗?
正所谓假饿真吃那就是所谓的贪嘴了。因为我们通常所说的饥饿感分为真性与假性两种。当我们的血糖降低,体内糖原分解功能不及时,下丘脑中的摄食中枢便会行动起来,比如头晕、焦虑、胃部不适等等,用这样的一连串的反应告诉你该吃饭了。
而此时你的血糖往往也处于偏低的水平,这种真实的饥饿表现,根源在于血糖的变化,由大脑将饥饿的信号传递了出来,所以胃部是否排空并不影响饥饿感的出现。从原理上来说,假设我们真的饿了,吃块糖便可以有效缓解。而假性饥饿往往来自于我们的错觉或是饱足感传递的延迟。正所谓吃得越快,也就容易饱的越快,相反也就饿的越快。
那么喝茶时越喝越饿,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还要从茶汤的成分说起,像绿茶、黄茶、白茶,红茶,黑茶、乌龙茶六大茶类,也包括再加工的花茶,都是以茶树的鲜叶为原料制作而来的。茶汤的成分一部分直接来自于原料中的内含物质,比如生物碱、维生素、矿物质等等。另外一部分则是因为制作的工艺,也就是在原料成分的基础上变化而来,比如茶黄素、茶红素,这种茶多酚被氧化后的产物,一部分糖类、蛋白质、氨基酸等等。
我们喝茶时的饥饿感最初源自肠胃,茶汤中具有收敛性的多酚类物质,触碰到胃粘膜,刺激胃的蠕动以及粘液的分泌,而咖啡碱则可以直接刺激胃酸的分泌。另外一些维生素、矿物质也会对刺激肠胃有着协同的作用,这种刺激感其强弱与我们个体间的体质差异有关,具体的表现与饥饿感的状态十分相似。所以有些时候刚开始喝茶,便会感觉饥饿,很可能并不是真性饥饿,此时再继续喝茶,其结果自然是肠胃加速排空。虽然排空后不代表我们缺少能量,但实事求是,肚子确实在叫了。再继续喝茶,势必会导致咖啡碱的过量吸收,甚至在肠胃中滞留。当咖啡碱吸收过量,心慌、头晕、出虚汗,想要呕吐的状况便会如潮水一般袭来,持续的时间可能比一般的低血糖还要长。毕竟我们肠胃中依然存在于大量滞留的咖啡碱,这便是茶醉,出现过一次,一辈子都会记忆犹新。小编直到现在都记得茶醉那天的情况,那天小编可真是嘴巴过足了瘾,一下午喝了白茶,红茶,绿茶,普洱,铁观音,肉桂,小青柑六泡茶,结束后那叫一个酸爽,一结束就头晕眼花,那种眩晕感差点以为低血糖犯了,赶紧吃了几颗糖,不过无济于事,于是就去隔壁吃了碗面,但是吃了饭,肚子是舒服了,头还是晕,胃还是难受,而且还有想吐的感觉。
实际上我们吃再多也无法迅速恢复和改善。因为本质上这并不是真性饥饿引发的,只有当咖啡碱被代谢到正常范围才会恢复,所以越喝越饿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如果我们经常出现越喝越饿的情况,那么就要常备一点茶点,避免空腹状态,或者喝点淡茶,以及选择餐后更合理的时间来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