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核酸检测机构走向破产操纵连花清瘟价格最高罚500万
上周要闻
01 法规政策 操纵连花清瘟等药械价格, 最高罚500万元 !(详见重点详读)
02 热点话题 大批核酸检测机构开始走向"破产" 。(详见重点详读)
03 行业关注 感冒药、抗病毒、抗原试剂销售火爆 。(详见重点详读) 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脉管炎的一代"神药"红花注射液陨落 。2013-2016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该产品的销售额均超过10亿元,2017年以后销售额快速下滑,2022上半年仅有4000万元的销售额。
04 违法通报 12月9日 *ST吉药 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吉林证监局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吉林证监局依法拟决定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 孙军、许蔚 )给予警告并合计罚款390万元。
05 药企变动 今年以来恒瑞4位高管离职 :12月5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张晓静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首席医学执行官(肿瘤)职务;12月7日德琪医药宣布任命张晓静为公司首席医学官(CMO)。恒瑞今年以来已有四位高管离职:2月,张月红辞去副总经理职务;4月,邹建军因个人原因辞去副总经理职务;10月,陶维康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 近日,默沙东宣布以13.5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临床阶段的生物医药公司Imago,预计将于明年第一季度完成交易。
06 药品审批 12月8日NMPA官网消息, 豪森的醋酸艾替班特注射液获批上市 ,用于遗传性血管水肿急性发作,这是国内首个获批的艾替班特仿制药。 12月8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 宜昌人福药业以仿制4类报产的舒更葡糖钠注射液获批 ,视同过评。米内网数据显示,2021年该产品全球销售额超过15亿美元;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超过3亿元,2022年上半年同比有所下滑。 12月8日,NMPA官网显示, 恒瑞医药以仿制3类报产的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获批上市 ,为国内首仿+首家过评。米内网数据显示,2022H1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布比卡因销售额超过1亿元,同比增长54.95%。 12月7日, 江苏吴中医药集团苏州制药厂和湖南科伦制药联合提交了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的3类仿制上市申请 ,并获得了CDE承办。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是2013年获批的抗流感1类新药,2020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超过8亿元。 近日, 南京正大天晴的注射用右雷佐生获批上市 ,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成为第3家过评该品种的企业。是目前临床上认可的唯一用于预防蒽环类药心脏毒性的药物。
重点详读
法规政策
【操纵连花清瘟等药械价格,最高罚500万元!】 12月7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规范药品和医疗器械市场价格行为的通告。该通告指出,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准确记录与核定生产经营成本,不得在生产、经营成本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提高连花清瘟、抗病毒口服液、感冒灵、抗原检测试剂盒等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销售价格。
经营者有价格欺诈行为的,最高可处50万元罚款;对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囤积居奇,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行为的,最高可处300万元的罚款;对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造成商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的,最高可处500万元的罚款。涉嫌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
除了广东外,北京、黑龙江、杭州、宁波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已经针对连花清瘟、感冒灵等价格问题进行监管,严厉打击乱涨价行为。
热点话题
【大批核酸检测机构开始走向"破产"】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至少已有7地10家核酸检测机构被立案侦查、通报或处罚。今年6月至7月,全国多地开展的核酸检测机构排查中,共有250家核酸检测机构被责令整改,另有26家机构被自行或被责令暂停核酸检测业务。
12月7日,疫情防控新十条(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13号)明确,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可开展抗原检测。
近日,全国各地疫情防控措施密集调整,除多地官宣不再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外,据赛柏蓝梳理,全国至少已有50个城市除养老院、医院等特殊场所,其他公共场所均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北京市自12月6日起,进入商超、商务楼宇及各类公共场所,可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扫码进入即可。进入社区(村),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常住居民可不扫码。
12月4日至5日,浙江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绍兴市、金华市、台州市、湖州市、嘉兴市、衢州市、丽水市、舟山市发布通告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除养老院、福利院、中小学、幼儿园等特殊场所外,乘坐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再扫"场所码"。
不仅如此,还有部分地区已经将社会面核酸检测调整为自费模式。
12月3日,广东省珠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自12月4日起,有核酸检测需求的市民,在社会面便民采样点自费检测(混管2.5元/人,单管13元/人)。无新冠肺炎相关症状、非风险岗位、非重点人员以及无需求的市民,提倡不进行核酸检测。
不再常态化开展、多场所不查验、免费变自费......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短时间内核酸需求断崖式下跌已成定局。
与此同时,抗原检测异军突起,公开数据显示,11月28日至12月4日,京东健康的抗原检测试剂盒成交额环比上周增长344%。11月下旬,叮当快药上抗原试剂盒周订单量相较上旬周订单量增长超8倍。
其实,在受政策调整需求大幅下降前,核酸检测机构的日子就已经不太好过。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多家核酸检测业务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明显提升。例如Q3营收156亿元的迪安诊断,应收账款高达108亿元,占比69%。另一方面,几轮砍价过去后,核酸检测的利润也在逐渐摊薄。
结合上述信息不难看出,核酸检测机构"发大财、赚快钱"的时代也许要过去了。
对于这个现状,业内早就有所"察觉"。有企业在招股书中坦言,由新冠疫情带来的业绩大幅增长具有一定偶发性,若新冠相关产品未来销售收入大幅下降,未来经营业绩亦存在大幅下滑的风险。
当前大环境下,那些在疫情后匆忙上马,并无有竞争力技术,只为捞笔快钱的企业,可能很快要尝到"泡沫"的滋味了。
行业关注
【感冒药、抗病毒、抗原试剂销售火爆】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加之冬季到来民众对季节性常备药品需求增加,全国各地对线上线下购买"四类药品"的管理也纷纷推出新政策。目前,广州、上海、河北、山东、天津、等多地均已明确线上线下购买"四类药品"不再进行登记。
12月6日开盘,医药板块发生异动。个股来看,贵州百灵涨停,另外,新华制药、以岭药业等多只个股纷纷走高。
在防疫政策优化调整的背景下,从"四类药品"原料药到成品再到下游零售连锁药房,所涉及的上市公司都开启了"备货"模式。此外,各家连锁药房上市公司负责人均表示,目前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需求较大,正与供应商积极沟通加紧后备货源的补给。
以岭药业的连花清瘟因适用于新冠适应症备受市场青睐。以岭药业在最新的投资者调研活动中表示:"目前,连花清瘟已累计在20余个国家和地区注册获批上市。今年连花清瘟仍延续了去年较好的销售态势。未来,公司会继续推进连花清瘟的海外注册和销售工作,为进一步扩大产品的海外市场份额积极努力。"
尔康制药是国内辅料药的龙头企业之一,公司生产的对氨基苯酚产品为合成对乙酰氨基酚(解热镇痛类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尔康制药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根据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该品种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增长,目前订单比较饱满,持续到了明年。"
特一药业的核心产品止咳宝是"四类药品"中销售较好的品种之一。特一药业在最新的投资者调研活动中表示:"秋、冬时期,特别是每年的9月份至次年3月份,销量会比其他月份要相对多一些。截至目前,止咳宝销售情况良好,符合市场预期。目前公司止咳宝已满负荷生产,确保市场供应。"
健康小知识 冬季气温低,室内外温差大,因此,血压高的朋友们应做好保暖措施,尤其是暴露在外的头部和颈部等。建议冬季外出时添加衣物,戴好帽子、围巾、口罩等。
——安徽省立医院 心血管内科 王喆医生
推荐阅读
减持53亿,2400亿医药龙头怎么了;零售药店四类药取消登记
又有4名医院院长被双开;新规之下,医药代表要变穷了
股价大涨,连花清瘟又卖爆了;知名药企破产,东北药王跌下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