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HR来谈谈个人的看法。 首先我们可以来梳理一下35岁左右的职场人所具有的几个通用共性: 1、精通于某一至两个行业。 对行业的业态属性、运作规则、发展趋势有着深刻的理解与个人的判断; 2、有着一定的个人人脉。 在某一至两个行业领域,有着企业、政府、事业单位以及上下游产业链一定个人人脉积累。 3、有着专业领域或者管理方面一定的经验积累。 能够以个人专业技能指导他人或者能够管理一个若干人组成的业务团队。 所以,一般来讲,当具备了以上几个特征后,个人不建议再换行业去接触一个新的领域。 个人建议在个人熟知的行业领域沈根细作下去,如果对现有的企业不满意,可以选择行业内其他一些发展潜力较好的企业。同时做好个人下一步的职业发展规划,可如下图所示,一方面加强个人对产品业务的理解,另一方面加强个人在团队管理方面的经验。 当然,如果针对行业来说,目前来看有几个行业在将来会相对比较火: 1、医疗大健康领域。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长,人们在医疗大健康领域更愿意做更多的投资。而这个领域数据技术领先型领域,因此掌握了核心技术的大健康细分领域的公司,可以成为你入行的方向。 2、教育领域。 我们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18、19年整体经济形势不好,但教育行业却欣欣向荣,下面一张图就足以说明原因了。人们职场危机感的产生导致了人们更愿意给自己增值以确保工作的稳定性,因此投身教育行业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3、智慧物流领域。 不在物流行业的人或许很难想象。物流占整个国民经济GDP的比重超过了10%。201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达到14.6%!物流成本每降1个百分点,就可以给社会带来近万亿新增效益。目前我国在这块和国外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也仍然没有龙头企业能够对市场有着相当的话语权。因此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方向。 4、人工智能领域。 这也是当下最火的领域,通过人工智能实现人机交互,从而解放人的劳动力,在精细环节引入机器劳动,从而提高效率。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很广泛,和金融、供应链、制造、医疗等各个领域都可以做有效结合,如果你是从事这个方面专业的,可以进入这个行业。 以上供参考。 按照现在这个社会,我觉得35-45年龄段的男女,做实体销售还是很不错的,起码我本身就是销售出身的,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基本都有家庭,稍微对他们好点,多理解这些为人父母的人,很容易留住他们,因为我手下的业务员就有两个38岁的,让他们晚上班早下班接送孩子,现在已经3年了,相处的跟亲人一样,业绩也非常好,我从来不排斥任何年龄段的员工,主要是看怎么用人,年轻有年轻的优势,年龄大有年龄大的优势 如果35岁之前,你没有参加过任何工作,而35岁之后又必须工作的话,这样会有很大的压力。因为从来没有工作过,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普通工作不想做,好工作没人要,那就自己想想,就算一个普通工作,自己是否能做好。不要羡慕别人,自己能做什么,就去选择什么样的工作。看自己的能力,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尽力就好。不要被周围的人所左右,一切要靠自己。毕竟周围的人帮不了你。加油吧!80后的朋友们。 35岁,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龄。 一般人而言,在这个年龄,经验和技能已经变得非常成熟,也拥有了相当的行业经验。 如果35岁,再考虑选择什么行业,一定是当下的职业遇到了瓶颈。 不是说年龄偏大后,就没有了选择的权利,没有了重新开始的权利,只是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选择应该再早一些。 当然有很多大器晚成的例子,比如: ——任正非,43岁失去了稳定的国企高管工作,才开始创立华为公司; ——若泽·萨拉马戈,是葡萄牙作家,也是葡萄牙唯一一个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文学成步,可以说是很晚直到60岁了才开始写作,此前他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齐白石,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工,直到56岁才大胆突破画风,名声大振; 但他们并没有在35岁时,因为自己当下的职业困惑而思考选择做什么? 这些成功的人,有很明显的特征:深厚的积淀;长期持续的自我批判和思维进步;内心坚强,理想坚定; 但对于我们普通人,的确无数的人会遇到这个问题,不一定在35岁,可能在25岁、35岁、45岁,都有可能。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塑造了每个人的唯一性。 因此,要问,35岁选什么行业好,注定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但只要记住一点:现在所处的行业,你到35岁了,不一定真的热爱它,但如果没有认真对待它,那不论选哪个行业,都是一种回避困难的表现,是一种想寻找捷径的表现,真的选中了一个当下觉得不错的行业且进入其中,过不了多久,同样的问题还是会出现。 老胡给几点建议: 1. 其实不存在选行业,而是要考虑自己如何进入这个行业,能否接受一个全新的起点? 2.你是否还拥有足够的好奇心和激情?如果没有好奇心,不会去探索工作中的问题,不会有创新;如果没有激情,就会被困难吓退。 3. 你是否有能力去进入这个行业,你想要的,未必是你能做的,因此你需要投入什么?你是否还愿意花精力和时间来投入? 4. 不要人云亦云,有人说金融好,有人说IT好,但可能对于你都是最坏的。 5. 在没有尽力做到自己最好的水准时,不要去想退路。 再次强调,问35岁选择什么行业,这个问题,除非你是投资人在选择,否则你就应该沉下心思考,自己可以进入哪些行业?为什么而愿意进入?能否长期地去坚持? 欢迎关注头条号"胡浩讲管理",顶级企业管理顾问为职场人赋能。 以我近13年的职业观察,我觉得35以后,还在纠结行业选择,关键在于13字:盲目跟风&选择错位&原行业落败。 35岁的年龄,大多数是属于家庭经济的中流砥柱,牵一发动全身,自身的选择直接关系家庭未来的命运,所以选择要格外谨慎,下面一一剖析和拆解每一点的解决方案: 1.盲目跟风: 这种情况在于职业早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只是了解到哪一个行业可以赚快钱,就盲目去跟风,在行业泡沫效应产生后,不得不赶紧更换新的暴力行业,一般来说,这种类型从小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或者早期因为经济原因受过不平等待遇,极度期望改变命运,忽略自己的内心驱动。 解决方法: 冷静纵观全局,思考未来5-10年朝阳并且自己真正擅长的行业,发挥自己的价值,可持续增值的职位2.选择错位: 这种情况在职业早期遵循周围或者父母的意愿,选择了一个自己不喜欢也不擅长的行业,类似体制内公务员,或者教师,医务工作者或者事业单位,因为安稳驱使,做着一份体面的职业,这种类型一般家庭中安稳的价值观驱使,或者性格胆怯,害怕冒险,放弃了自我的寻求。 解决方法: 重新自我定位,找出内在潜在的优势,寻求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必要的时候,先从副业做起,重新唤回职业激情。3.原行业落败: 这种情况是属于行业的趋势,当下互联网行业对传统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比方传统制造业,随着销量的影响和利润空间的下滑,效应发生大滑度下滑,也产生一定的人员流动,是社会发展和消费者的需求发生变化的结果,这种类型是属于外在环境的影响。 解决方法 :寻找自己可以迁移的技能,可以做出转行不转岗的新选择,学习新行业需要的技能,取长补短,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行业的选择不是重点,重点是不管行业怎样变迁,你需要做到的是,把自己当做一块U盘,即插即用,拥有核心技能,在哪里都是一块宝玉。作者简介:赵默,公众号:xinguanjiash,若悦咨询创始人,前500强公司十年HRD,BCC职业规划教练,资深职业瓶颈导师,NLP执行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用文字的力量帮助职场人士突破自我设限,成就职业巅峰。 欢迎私信给我留言你的职业困惑,或点赞,转发,【关注我】 ,查阅更多的原创干货回答和文章! 如果说20多岁刚毕业,是职场发展的第一阶段靠技能和积累经验吃饭,那35岁,是处于职场发展的第二阶段,是"靠人脉和资源还有副业吃饭"的时期了。 这个时候要考虑的不是"35岁过后选择什么行业更好",来决定自己的职场生涯。 这个时候要考虑的是,如何靠手上的技能和之前积累的经验,再次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也就是说不要轻易换行业。 除了跨行自主创业又或者是空降去公司做大领导,如果是跨行换工作在其他公司做普通员工,都不太建议去参与,为什么呢?成本太高,那不想做自己的领域可以换行业吗?那就需要好好评估自己后续的发展能力和方向了。 关于"35岁后的择业"这个问题,我将给到题主几个小建议,希望能帮到你: 一、不是选择行业,而是选择你的擅长 行业千千万,最重要的是选择你最熟悉的领域,也就是你最擅长的方向。 怎么说呢,重新开始需要更多的时间、精力、个人的成本也要算在内。 如果你精力不够时间不够,其实换行业从头开始,如果没有领头人带着,也是"盲人摸着石头过河"。 所以在这里更加建议,35岁择业还是要做自己领域熟悉来发展,这样你可以沿用之前的资源和人脉。 题主在35岁还能考虑其他行业,也许是现在的工作出现的瓶颈,比如没有得到晋升,继续上去比较难,高不成低不就很尴尬 其实,可以看看自己有没有喜欢的领域,自己擅长了解更合适的。 比如我有个朋友,自己是电商领域的,对珠宝很喜欢,就在珠宝城开了个小柜台业余做珠宝,慢慢的生意越来越好,就辞职做这个了。 还有个朋友,喜欢摄影,她在事业单位,业余就帮别人拍拍照片,也是一份收入。 选择行业看你自己喜欢,而不是哪个行业吃香就选择哪个,因为你不一定比领域里的人更能抵御寒冬。 二、年龄不是问题,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就能成功 劝你说"人生不设防"就太鸡汤,正确看待自己的职业生涯才最靠谱。 很多人都说,年龄不是问题,人生可以不设防。确实年龄不能界定我们的未来发展。 但是合理的规划职业生涯,让我们对自己的发展更为了解,可以避免我们少走弯路。 比如,你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有哪些技能,甚至有哪些不足的,就要去避开这些坑 比如如果35岁以后想要换行业,你对这个行业有多了解,你能说出这个行业的100家公司吗?人群喜欢什么你清楚吗,如果以上都不清楚,那还是要慎重考虑。 你喜欢做什么,你有哪些技能。 三、找准定位,持续深耕 找到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找到自己的定位就持续始终如一深耕下去。 行业还是自己喜欢的好,比如你之前做什么领域,就依然持续做下去。 35岁还很年轻,职业发展想要迎来新的机遇也不是没可能,多去多领域学习,多和牛人讨论请教,相信你会越来也好! 以上希望能帮到你! 我是@摇摇光芒万丈,国民大号读者签约作者,今日头条6月职场优质账号,在这里为你分享有深度的职场见闻,期待你的关注! 这个问题太大了,没法给出有参考价值的见解。 什么样的年龄和从事什么行业没有绝对性的关联。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的故事:国外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喜欢画画,通过对画画的热情,不停的画,后来自己的画举办过很多次画展;还有就是我身边的萌薇老师,毕业之后,一开始也是普通的上班族,但是本事对手帐和阅读浓厚的兴趣,在平台上发表关于手帐及如何有效阅读给她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的文章。这一下子,不得了,她的人生开了挂,平台请她打磨手帐的课程,阅读的课程,从此她从一个上班族华丽转身到自媒体教育行业,现在她有很多学员,包括我也是其中之一。 我通过这两个真实的故事,就是想告诉大家,通过对一样事情的热情和投入,不断的坚持,会改变你的一生。 回到35岁应该从事什么行业的问题上,我认为做好这几点,不管你在什么行业都是有效的: 1 找到自己的硬本领 想一想自己有没有一技之长,能不能在自己从事的领域中找到这样的专业技能。哪怕在这里企业没有发展机会,跳槽到其他企业也能如鱼得水。 如果目前还没有这样的硬本领,也没关系,找准目标,用一年或者两年的时间去突破它。可以去看看《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其实就是核心问题。 2 用尽全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35岁这样一个年龄阶段,是经验累积格外重要的时候。时间转瞬即逝,最应该打拼事业的年龄,如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打工心态荒废岁月,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不管在什么行业都做不好。 所以,当我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候,要想这是在为自己做事,要把每件事情都要做好,这样老板也会更愿意交代更重要的任务给你,赏识和重用也会随之而来。 3 打败拖延症 很多人拉开距离也是这样一个原因,比如小孩子读书,有的小孩一放学就玩,把作业抛之脑后,等到快要上学时,才想起作业还没完成,所以立马赶写作业,至于作业质量完成如何,已不再是关注的重点。但是有的小孩学习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从来不偷懒,拖延,把自己每天要做什么事情列的清清楚楚,按计划妥妥的完成,还不耽误娱乐时间,学习和玩耍两不误。 所以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不管什么行业,都要提前做好计划,不能今天的事情明天做,明天的事情后天做,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只有这样才能安排出其他想要提升自我的时间。 4 跳出舒适区,尝试不同的挑战 35的年龄,在职场上,我看到更多的是满足和享受当下得状态,更开始埋怨为何薪酬没有刚来的毕业生优厚;有些成家的,已有小孩的,更满足家庭美满,享受生活的状态,感觉我人生的大事都完成了,还要那么拼干嘛。当然,每个人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不去妄加评论,但是如果你想要生活质量上给家人更大的满足和提升,且生活过的更精致一些,享受当下是不足以满足的。我们还是向上努力和爬升,跳出舒适区,去挑战和尝新鲜事。 当你做了一件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后,你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多开了一扇门,多了一万种可能。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见解,希望有一点参考价值。 在职场上,35岁似乎就是一道坎。有些人早已做了企业技术骨干,有些人已经踏上了中高层管理者的岗位,而那些还在基层工作的老员工,就很有可能被淘汰出局。前段时间,华为辞退7000名老员工的消息,在网上引起了争议。 面对自己为之奋斗很多年的企业要我们离开,很多人总有一番不舍的滋味在心头,也不知道将来该往哪里去发展?其实,35岁至45岁这个年龄段,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段。因为,你跟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相比,你更加成熟了,交际能力更强了。而你们与那些在等待退休的50岁以上的老职工相比,却显得非常年轻。那么,35岁过后,我们应该做什么行业更好呢? 首先,可以自主创业,自己当老板,在多数情况下比打工要强得多。刚开始创业,为了提高你的成功机率,建议大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有什么好的项目,与别人一起合伙做。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有了合作伙伴,大家共同出钱投资,就可以分摊创业风险。另一方面,创业要先易后难,先做做水果、干洗、超市、开蔬菜小店等。等积累了一定成功经验和资金后,再去做更大的事业。 再者,对于很多35岁以上的人来説,虽然工作了十多年,但是目前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房贷的压力之中。如果遇到35岁离职后,可以再谋一份销售员的工作。因为,35岁以上的人,都可以轻松与人打交道,也有了很大的人生阅历了。这样的年龄段的人,很容易在销售方面出业绩。 笔者曾经在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做过管理,20多年前有一大批下岗女工进入我们公司做销售,这些人都在35岁左右,她们很珍惜这份工作,也愿意吃苦做销售,结果不出10年时间,她们都由原来的下岗女工蜕变成了身价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销售明星、女企业家。 再次,现在服务业这么发达,35岁在原来的单位退下来后,有能力的人也不愁找不到工作。有些人会开车的,去做出租车司机或代驾。还有人可以做外卖小哥、快递员等,这些行业是干得多,钱也拿得多,只是服务性行业的工作比较辛苦,风里来雨里去,为大家提供便捷的服务。 最后,35岁的人可以选择做做自媒体,有些人抄菜,色香味俱全,很有一套,就可以拍下来传到网上,时间长了也可以成为网红。还有些人,拍下自己家里的萌宠、萌娃传到网上,以博取流量和点击率。当然,你也可以开个淘宝小店,销售你喜欢的商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35岁的人更适合于自己出来做做自媒体,以及开个淘宝小店。 可能对于很多企业来説,人过35岁还在基层混,这説明你能力不强。所以,你这个岗位又需要年轻人来做,这样更有活力和创新。所以,35岁的老职工就不得不离开他所一直工作的岗位。不过,对于老职工来説,树挪死,人挪活,离开这个单位,还可以利用本年龄段的优势,去做更多的事情,来实现自身价值。任正非在43岁时离开了他原来工作的国企,创建了华为。所以,离开往往是一种人生新的开始。 【35岁,职场上的一个坎,要想在这个时候有个质的飞跃,那就不能把眼光局限于当前,而且这个时候千万不要一根筋,要多元化发展!】 先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 很多人在35岁的时候都处于迷茫期,也许之前一直干的是一种工作,也许之前尝试过很多种工作,但是最后到35岁的时候还是一事无成,这个时候就迷茫了,随着年龄的增大,各方面的压力倍增,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如何走? 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冷静思考,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分析一下自己有哪些优势,有哪些劣势,自己适合做哪行,那个行业可以去尝试一下,哪些行业是绝对不能碰的。 举个例子来讲:如果你谈判能力比较好,知识面比较广,你就可以去做销售方面的工作,但是如果说让你这个时候去做IT方面的,这你就来不及,一是互联网发展太快,你根本跟不上,二是你也没有太多时间去慢慢学习。所以说有的行业你就不能碰,与其浪费时间,还不如赶紧转行做其他的。可以考虑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成事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可以尝试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成事业。就拿我自己来说,虽然说做的是设计的工作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写东西的,工作闲暇之余我就自己做自媒体,在头条上发一些文章,而且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知识付费,别小看这些兴趣发展出来的事业。 你可以整理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在里面挑选出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当成一份工作,也许你会有意外收获!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兴趣爱好的持续性很短,也就是说也许你今天喜欢这么做,明天就不喜欢了,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 1.要有自律 这个是最基础的,不管是你上班还是自由职业,自律者才会成功! 2.要坚持学习 上面也说到兴趣爱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持续性都很短,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坚持,坚持学习,对外界随时保持着危机感,因为你不学习就意味着你停滞不前! 3.要有非常强的抗压能力 有的时候不是我们失败了,而是我们自己放弃了自己。 还是从我自身来讲,做自媒体,我的兴趣爱好发展的事业,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期内看不到受益,但是必须承受这个时间段给我的压力,不能因为没受益,没效果就放弃。可以尝试自己创业 打了大半辈子的工,难道就没想过自己给自己打工,虽然说创业是有风险,但是我们可以降低风险,自己一个人做确实风险很大,但要是合伙的话,最起码风险降低了,大家也能接受。 但是这有个前提就是要有一定的储备资金,而且35岁了,在社会上打拼好久了,肯定有一定的资源,这是不可否认的,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来创业。 1.可以合伙开一家培训班 现在小孩子的钱做好赚,毕业生的钱最好赚,针对这些人群开设培训班,做好口碑,报名费这将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2.去农村承包种地 当然这里的种地不是种小麦玉米或者是水稻,而是种一些水果蔬菜或者是苗木,或者是种植一些化妆品里需要的成分的东西,我们老家就有人搞这个。自己承包几十亩几百亩地做种植也是可以的。 3.电商也是热潮 找几个伙伴合伙开一家电商公司,不管你是帮其他人运营还是自己运营自己的品牌,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电商在2020年依然是一股热潮!行业有很多,要看你适合哪个行业,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前社会的上职业琳琅满目,各种花样层出不群,就拿抖音来讲,在抖音刚出来之前,谁知道抖音会像现在这么热火,毫不夸张的说,坐在家里都能看到地球另一端再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但是在35岁我们要做的是在这些里面挑选出最适合的自己的,那怎么样才能挑选出适合自己的呢? 这个依据就在于你个人,从自身去出发,谨记一点:没有最好的行业,只有最适合的行业!记着这点我想你能很快找到自己做哪行!关注【@安奕天 】,职场进阶不迷路,您的随手"关注"和"赞许"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 35岁作为职场生涯的转折点和下半场确实值得我们深思,35岁以后如果不能在管理岗位不断发展很容易面临淘汰的窘境。就算是所谓的技术岗位也会面临精力下降和年轻人崛起的冲击,职业生涯处于朝不保夕的阶段。 当35岁开始思考选择什么行业的时候,我们说至少不是体制内人士了。体制内的人士只会考虑选择什么岗位了,35岁以后体制内外的压力是完全不一样的。体制外35岁的职业人士不得不面临无法在一个公司干到退休的问题,那到底该如何做哪? 35岁中年危机无法破解,只能考虑尽快缓解未来经济压力。 首先:35岁要考虑子女教育问题,对子女教育做出尽力安排,不要到眼前被动。 其次:对自生养老储备做一个安排,社保只能做养老托底,补充养老储蓄必须有规划。 最后:不要考虑开源更多思考节流,储蓄、储蓄、储蓄,降低负债到0是一个现实考虑。 35岁之后大多数人其实也不用担心长期失业,短暂的职业调整虽然不可避免并不会出现长期失业的情况。不得不说的一点是35岁由于职场竞争力的下降,收入增长会逐渐停滞或者只能依靠通胀提高。节流储蓄就是家庭日常主要议题,把存量流动资产滚动起来产生增值非常重要。 35岁时所有职场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压力下做错不切实际的思想浮动。 比如说去创业,把家庭所有流动资产甚至是固定资产孤注一掷的投入。创业的风口早已过去,未来创业失败概率可能会上升到95%。 如果有能力和条件35岁之后可以做转型自由职业者的准备,这点未来会是比较好的趋势。用自己的积累的知识、技能、资本转型一些服务业,赚个幸苦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