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班级管理中个别不遵守规则,调皮捣蛋,屡教不改的学生应该采取一对一分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1,愛搞小动作,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的孩子,老师以教育为主,多做沟通交流,疏导督促让其限期整改,可以通过调换座位,让他(她)坐在前两排,就是老师的眼皮底下,便于老师发现,管理,教育他(她)尽快改掉坏习惯,赶上好的同学。 2,课间大闹,故意招惹同学的,老师要通过收集该学生大闹的相关证据 ,有理有据地进行谈话,批评教育,让他(她)知道自己犯错不仅对他自己不利,还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拖了班级管理的后腿。 3,对一些课前不预习,听课不专心 ,课后不独立完成当天的作业,有的还欺负同学,调皮捣蛋的这类极个别同学,老师多教育,督促他(她)们向好同学学习,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检查这些同学纠正问题的情况,久而久之这些同学会进步的 ,会成为一名好学生的。总之老师要有爱心,耐心,关心,才能扭转局面的。 4,还有极个别的差生,屡教不改的,可以多与家长沟通交流,通过请家长,搞家访的办法,及时,准确地帮助差生转变。做到学校,老师,家长一起齐抓共管,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以上回答愿你满意。 第一做思想工作,对问题学生做,问题学生是思想有问题,希望能改变问题学生的思想。同事也对班级其他学生做,阻止其他学生被带坏。有希望其他学生能扭转他的思想。在班里宣传我的思想,我的思想是,谁干扰课堂,谁不让我的学生学习,我就不让谁好过。 第二树立班规,我的班规是干扰课堂的,一次警告,二次罚站,罚站还出问题的就跟我去办公室反省或者跟着我去其他班级上课。不服从管理的,一律找家长和家长签订协议,再犯家长陪读或者停课。这个制度必须严格执行。我遇到过家长不配合工作的,我会告诉家长,你不来就别怪我不客气,该记过的记过,有什么处罚都用上。你不来你儿子就站着上课,站到你来为止。我是老师,我必须保护我的班级学生受教育权不受你儿子侵害,保护其他学生身心将康安全不收你儿子威胁。如果家长闹我也闹,这样的学生和家长你治不住,你就在坑害全班的学生,你就别干班主任了。 第三适当找问题学生谈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适当的时候表扬一下。和学生建立感情。建立师生情。老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摆正师生关系,千万别和学生成为朋友,不少砖家的观点和学生做朋友,千万别信,谁做谁后悔,朋友是不能管朋友的,朋友也没必要被你管,师生就是师生,你是管理者和教育者。 1.班级荣誉感。告诉学生我们遵守学校纪律是给班级赢得什么荣誉,有同学违反了纪律将对班级产生什么影响。激发班级所有同学的荣誉感。为荣誉守纪律。 2.奖励制度。某方面表现好的给小红花,几朵红花给一个本,红花上班级荣誉墙。让学生为个人荣誉努力。 3.罚当班干部。上课说话的同学,罚他当纪律委员,找到下一个违反纪律的同学再接替他,纪律委员永远是违反纪律的学生当。还可以让孩子站在讲台上讲课,他讲课上底下都说话看什么感觉。 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人人爱学习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一个人捣蛋会被孤立,无法兴风作浪,闹起来会被所有人鄙视你。 得先瓦解爱捣乱那些人,倒数第二的引导在文艺美朮方面,倒数第一的引导在体育劳动方面,及时表扬。那么不管是谁捣乱,都有好的典范,改良的典范,侧面攻心,击溃其心理堤岸而无地自容,最后安抚、勉励。 不管是班级管理工作还是教育教学工作,都离不开教育管理学生。听话懂事、遵守纪律、学习自觉的孩子自然不用老师费心,可班上总会有一两个违反纪律、屡教不改的孩子,班主任费尽心思,苦口婆心,可是收效甚微。下面,我就以一个叫乐乐的孩子为例,来讲讲我的处理方案吧! 事件过程 :开学第一天,乐乐早晨就没有来学校。我打电话联系家长,可是家长电话打不通。直到八点多才联系上乐乐。电话这边,我着急上火。可是电话那边,他却泰然处之。他来学校后,我对他做了谈心教育。他表面上虚心接受,可是第二天又在自习课上逃课,去操场打篮球了。不按时上学、逃课,一旦出现安全问题,这个责任谁都担不起。出现这种现象,作为班主任很头疼。但是既然出现问题就得解决问题,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了解孩子的家庭成长环境。 乐乐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他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2、做好家长的工作,家校配合。 我联系了家长,请他务必配合我的工作。家长来学校后,直接简单粗暴的给了孩子一巴掌。这孩子也不示弱,质问他爸除了给钱,有没有管过他?家长被孩子问得哑口无言。 后来,我和家长做了深入地交流。家长说他为了养家糊口,从小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我和家长沟通,要改变孩子目前的现状,务必请家长做出改变,要多关注孩子,多和孩子沟通,而不是给钱就完事了,更不能简单粗暴地动手打孩子。家长欣然接受。3、每个孩子,哪怕再叛逆的孩子,内心都会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他们都希望得到认可与关爱。 乐乐表面上很叛逆,在学校里违反纪律,不断"惹事生非",其实孩子从内心深处渴望得到认可与关爱。 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这个孩子很善良,乐于助人,关心集体。于是,恰逢班委会选举,我推荐他担任了劳动委员。我们都知道劳动委员的工作很辛苦,常常出力不讨好。不过,乐乐没有叫苦叫累,每天提前到校,及时检查卫生打扫情况。我们班连续几周都被评为"卫生先进班集体"。借机,我大张旗鼓地表扬了他。 从那以后,这孩子仿佛换了一个人,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能够按时完成了,各科老师不约而同地表扬了他,他的学习动力更足了。 一学年来,乐乐的进步很大。我相信,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变得更加优秀!结束语: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说过这样一段话,老师要想真正地了解学生,倾听学生尚未发出的声音,就要不断的宽容学生,关注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充满深情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每个班每个年级都有屡教不改的学生,现在我们农村大约有1/6。就是这1/6左右的屡教不改的学生,搅得班里鸡犬不宁。在不体罚或不变形体罚的情况下,我有好办法就是——投其所好!但这个办法我不能用,因为我不是校长。如果我是校长,我一定会用!这些屡教不改的学生普遍爱说"废话",玩东西,不认真听课和学习,但是他们往往又有某一特长,有的爱体育活动,有的爱歌唱,有的爱画画,有的爱拆卸组装……按爱好特长为他们分班 ,让他们学有所成,总比现在这个样子什么也学不到要好百倍! 对于一个班级里面屡教不改的坏学生,如果他经常骚扰同学殴打同学,或者给他的课堂教学造成困扰,那么建议直接联系家长劝退。 一般来说,多联系家长劝退几次。家长在这方面的教育的参与度就会增加。如果能够劝退成功,那么基本上就不用在这方面有所担心了。即使劝退不成功,相信在这方面也会有所收敛。 这样的学生有时候真的是有可能他根本就不想读书,所以主动劝退,实际上是给他一个台阶下的方法。 如果他真的还是想读书的,考虑到他学位的危机,他肯定会做出一定的改变。 我们采取教育手段是有共性的问题和个性的问题。对于自尊心强的学生,批评是有效果的。因为对评价在乎。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批评教育是不管用的。 但是我们不能说没有办法,从理论上来讲一个人总有在乎的东西,我们教育手段没起作用,是没有抓住他内心所在乎的。在乎什么才能感觉到痛,才有记忆。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从各种渠道去了解他,最简单的就是通过家长去了解这个孩子,了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了解了他的脾气性格,根据性格就知道面对事情他是个什么态度。 然后找到他的优点,一个人的优点往往是这个人所擅长的,擅长的就是所在意的,不然不会再某方面比较突出。 结合性格和在乎的东西,去制定措施,该怎么惩罚怎么惩罚,该怎么表扬就怎么表扬,只要让他心里有波澜起伏,有感觉就会起作用,改变需要时间。慢慢来吧!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交流讨论!欢迎点赞关注!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微社会,各种型号的孩子群集——题主所说的屡教不改的学生,更如城市的牛皮癣,屡治屡长,屡长屡治。 对待这类学生,我的态度是:决不放弃,因为一放弃,一无视,大概率是对整个班级不利,它可能是,会像灰指甲——一个传染俩,到最后病情蔓延,无法控制。我的策略是:制订班级惩戒方法(法治为主),偶尔柔情。 【莲老师案例】 小天,男生,任性,特别没有规则意识,三年级我刚接班,学校组织去春游,为安全考虑不能带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小天就跟我杠上了:学校哪来那么多规矩的?春游就是要玩得爽,我一定要带手机。 其实,接班前,我已经全面摸清情况,了解了他的脾性以及他那超级宠他的妈。 据说,他明目张胆地玩电子游戏;从不在家做家庭作业,所有的作业都在学校的其他学科课内完成;英语老师批评他在课堂上做数学家作,他当堂顶撞,并撕碎了自己的英语书本…… 说理、找家长配合,没有任何作用。 因此,自我接班起,就制订了《班级惩戒规则》,在家长群里颁发了初稿,征求家长们的意见,进行修正,并达成共识,为的是保证优良的班风和学风,保证整个班级的有序学习和生活。惩戒分4个等级: 初级:面壁思过10分钟,汇报反思内容; 中级:取消一些特权,比如集体外出游玩、集体观影等; 高级:为班级做义工3次; 特级:家长陪读1日; 我认为,对待有些学生,必须用法治,改正一些坏习惯或坏脾气(否则,将来到社会上,是一个隐患;他本人也会过得不快乐) 所以,我对他说:学校纪律必须遵守,如果不遵守,就取消活动权利,你自己选择。 犟到底的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于是,那天45个同学都去春游,他被家长接回了家。 当然,为避免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我特地打电话给他的妈妈,建议由家长陪同去春游。 这一次,先就打压了他的任性气焰。在以后的日子中,小天当然不可能就痛改前非。我也不会将目光老是盯着他,偶尔也来一招"隔山震虎",有时也发掘一下他的唱歌天赋,让他登台表扬,用掌声来融化他的抵触情绪,体尝集体的快乐。 总结语:作为班主任,一方面我希望整个班级,齐心协力,积极向上;但往往,会出现像小天之类的"异质体",有时一个,有时多个。在能周全大局的前提下,也不希望小天的棱角被完全磨平,会偶尔包容他的一些异想天天。如何努力把握好教育个性与共性的度,是教育的艺术,也是永恒的难题。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因为教育不是万能的,总会有部分学生是永远无法教育到位的。监狱里的犯人用法律手段都改造不好,就不要奢求老师仅仅通过苦口婆心的说教感化那些意志坚定的孩子了!如果爱可以感动一切,那个15岁的人渣会把砖头拍向他的老师吗?!如果每个老师都身怀绝技,能够降伏任何顽劣不化的学生,他们还会死守着那份每月几千块钱工资的工作抱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