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我想从我身边的人和事说起。 最近我办公室辞职三人,注意:他们是辞职回内地,而不是跳槽在深圳另找工作。我同他们三个人都谈过话: 第一个是一个漂亮的女生,湖南人。春节刚过就提出辞职。主要是她父母要求的,说孩子在深圳赚不到钱,又耽误了青春,看到网上说深圳那么多剩女,做父母的非常担心好白菜都烂在地里了,无论如何也要回湖南,现在长沙上班。 第二个是个95后小伙,厌恶深圳的高房价,在深圳看不到留下来的希望,要回去也要趁早,回武汉去找工作了。 第三位是个八〇后,早年在南昌买了房,没有出租,一直空着。深圳房价节节攀升,实在看不到希望,早早回去。 我还有一个熟人,早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学模具的,因为上了年纪,加上深圳工厂越来越少,工作不好找,去年底就回内地了! 所以从上面的几个人的选择可以看出来离开深圳有两大原因:一是高房价让年轻人看不到希望;二是深圳工厂关闭迁走很多,工作岗位减少。 深圳已经不是过去的深圳,不再是打工者的天堂,开始不欢迎打工者了。 现在的深圳就向一个暴发户,已经忘记了创业的初心,大家共同致富的使命,开始想套现了,不再是中国人的深圳,而是深圳人的深圳,越来越向香港了。 过去,大家一提到深圳人,都充满敬意,认为深圳人很了不起,能把一个不起眼的渔村,打造成中国经济的橱窗,给中国人争光了。 现在,大家一提到深圳,首先想到的是高房价,高物价,腾讯,平安,万科,开始觉得深圳不再高大上,而是一个充满金钱味道的城市,变得很平庸了,没有了让人向往憧憬了。 个人身边有很多朋友,他们的孩子都很优秀,不是国内名牌大学毕业,就是国外名牌大学毕业,他们都不让小孩去深圳工作,而要让小孩去上海,杭州工作,认为上海,杭州才是中国未来的创业之城,深圳已经不在他们选择之中了。 现在不仅是中国人对深圳未来感到困惑,连海外侨胞对深圳也感到困惑,认为深圳的创业成本太高了,宁波的高档商务区,一平方的租金才一块八,深圳的高垱商务区一平方一百多,怎么同宁波竞争,投资者都选择用脚说话,开始向宁波转移,成就了宁波北仑港世界第一的称号。 口答,深圳第一代的打工者都变成老板了,深圳市是香港的翻版,到深圳打工都需要有文化,有知识,有一定工作经验,现在深圳是一个各方面都已经严重饱和的一个城市,普通的打工者是无法适应这个城市的,做什么都讲第一代,以后的打工者,不容易生存了。 深圳呆了十年,从业互联网,不是工厂,16年到了武汉,刚开始不适应,现在真香了,住房、教育、 医疗、样样拿的出手,另外虽然打工工资没深圳高,但是这里太适合创业了!人口多!房价低,人人舍得花钱消费带来创业机会!!去年参考价出来前把深圳唯一的房子卖了,扎根武汉啦 深圳拜拜了您呐 因为深圳慢慢的不适合广大打工一族呆了。 第一,高房价高消费,让普通打工一族忘房兴叹。买不起房就连租个单间都要上千,给老板打工的同时,也在给房东打工。 我有一位同学,他在深圳一家公司年薪约30万,他妻子也有个20来万的年收入,一年有50万的收入的家庭,可以说好过大多数人了,可是他们在深圳买不起房,一家三口只能租住在3000块一个月的出租房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危机感越来越强,压力也越来越大。 他们只好在邻近的城市买了房,两夫妻也不得不选择离开了深圳,到买房的城市发展。 在深圳年就算收入超百万的人,都会有很大压力,甚至有的做生意一年都不如一套房所升的值。 我认识的一个做外贸生意的老板,有一次他和我聊天,说生意上忙前忙后,年终核算才发现一年才赚了80万不到,而他深圳的一套房子一年就升值了120多万。做一年生意不如一套房赚的钱多。 第二,很多内陆地区的收入不比沿海城市低,年轻人根本没必要出来打工了。 五一回了趟湖北老家,碰到了一位初中同学,他在深圳打了15年的工,他告诉我去年年底他就已经辞去了深圳的工作,回来老家市里打工,目前的收入也不比深圳差,最重要的是离家很近,能多陪陪家人。并且老家房价低的太多了,也让他看到了买房的希望。 不少工业都慢慢向内陆转移,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的同时,工资水平也提高了。人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拿到沿海城市的工资水平。又有什么理由舍近求远呢? 以此同时,深圳越来越向打造金融城市靠拢了,面对高昂的房价,房租和消费,必然会让很多制造业迁出深圳,来深圳哪里打工的人会越来越少。 靠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起来的深圳,以为到了转型高科技行业,忘了老本。其实什么都没有。又不打压房价,好多企业都被迫迁走了,留着也没用,变成鬼城是迟早的事。看吧,十年后,房价暴跌,陷入恶性循环,从此一蹶不振 深圳正有原来的工业大市,转变为高新科技城市,好多工厂都搬迁了,加上消费的提高,所以去深圳打工的人越来越少了 这个问题我身有感触,11年来见证了来深圳务工的人员逐年减少的过程。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吧! 来深圳已是第11个年头,还记得刚到深圳那会住在罗湖村,每天早上晚上出门都是热热闹闹的很多人,临近几乎见不到关门的商铺。那时候真是一铺难求。早上买个早餐有时还要排队等待。 后来因房租实在太贵,2010年时单间就是1350元每月。听朋友介绍龙华的房租便宜于是就搬到了关外(那早梅林关还未拆除)龙华弓村,那时的房租真是便宜三房一厅才500元每月。 刚到龙华那会坐的302路公交,经过龙华金龙华广场到龙华公园那边时,在车上看的是人山人海,人行道上真是寸步难行。到了2021年不管何时去那都是依稀的人群。还记得那时的三和人才市场找工作的人也是人山人海。有时遇到富士康招工那更是大排长龙。有的人半夜就起来在那排队等着进富士康,真是无法想象。 到了2021年富士康招工根本招不到人,主要靠内部推荐,高额返费中介招工。再看今天的街道上商铺60%都处于关闭状态。人行道,招工处都是三三二二的人群,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来深圳100个人最后看有没有10个人留下的,我也搞不懂为什么那些在深圳每月5000不到的人留在深圳的目的是什么,就算8000在深圳也存不了多少,还不只一两个,我一个同事是银行外包的副理,包括证券人员,就几千,意义在哪?真的是浪费自己时间好吗 八九十年代深圳是真真正正充满活力的城市,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试验区,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一点都没错,人人都有机会,这段时间我在深圳工作学习锻炼,几年的时间确确实实感受到深圳这座城市的魅力。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深圳也突飞猛进,八年前我再回到深圳,心里的感觉已经是人物是非,感觉深圳发展了,建设者走了,先富的一批人进来了,时代在发展,人的观念在快速改变,深圳已经是一线大都市,出现的问题到底是好是坏,说实话我也迷茫了,总之一句话希望深圳越来越好,普通的老百姓赞赏它那就完美了,真真正正的社会主义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