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电动汽车的生产和销售方面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它们的受欢迎程度来看,更多的环保汽车将会出现在路上。 道路上出现如此多的电动汽车表明, 我国十年来推广电动汽车的努力正在取得成效。 越来越多的环保汽车、公共汽车和重型卡车行驶在中国各地的道路上。2014年,全国仅售出74,763辆电动汽车,去年这一数字增加到惊人的350万辆,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 事实上,今天有超过1000万辆电动汽车在中国的道路上行驶。尽管这一数字仅占中国3.02亿辆汽车总数的3%多一点,但2020年至2021年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了1.6倍这一事实表明新能源汽车的日益普及。今年前七个月售出约320万辆电动汽车,增幅超过100%,这一事实表明 电动汽车的销售势头正在加快。 中国是汽车制造的后来者。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德国、日本、法国和美国的一些大型汽车制造商与中国公司建立合资企业,在中国生产汽车,中国才拥有重要的汽车制造业。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外国品牌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国内为数不多的厂商只能为生存而战。就在这时,一些国内汽车制造商决定投资新能源汽车,以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中国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助其实现目标的同时投资数十亿元建设充电站点。 事实上,中国的目标是在2025年之前建立至少2000万个充电点,以方便电动汽车车主为汽车电池充电。此外,中国还为购买电动汽车或用电动汽车更换汽油动力汽车的人提供补贴。 在空气污染多发的京津冀地区,交通部门正在用新能源驱动的汽车替代燃油公交车,目标是到2025年使80%的重型卡车使用新能源。 北京率先普及电动汽车。目前电动汽车保有量56万辆,目标是未来3年增加到200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30%。为了鼓励电动汽车的销售,北京市实施了一项规定,即汽油动力汽车每周只能上路6天,以缓解交通拥堵并减少碳排放,但电动汽车可以全周行驶7天。 受到北京环保计划的启发,许多其他地方正在向电动汽车购买者提供额外补贴,补贴从10,000元(1,405美元)到30,000元不等,这可能相当于电动汽车价格的20%。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导致油价飙升,选择电动汽车是明智之举。但是,尽管电动汽车在中国很受欢迎,但充电后一般可以行驶300-600公里,对于长途驾驶来说还不够。诚然,有些电动汽车充电一次可以行驶约800公里,但只有多个充满电的电池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这并不是因为电池技术有任何突破。此外,充电站难找,即使找到了,也要"排队"很长时间才能给汽车电池充电,因为即使是快速充电站也需要半个多小时才能为电池充满电。 但是为了解决全球资源短缺的问题,正在 大力发展清洁新能源,以及随着全方位支持和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发展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全球的趋势 ,虽然在电动汽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总体趋势还是好的,而电动汽车也将会成为未来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