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9号。 呼和浩特防控新闻发布会。 行政审批局李副局长,凭借梵克雅宝,大波浪,小手指字。 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惊涛骇浪"。01 据李少莉盛装打扮点读式发言深陷舆论大潮,已半月有余。 人民群众一边围观吐槽,一边顺藤摸瓜抽丝剥茧,一边耐心等待调查结果。 而李少莉深陷舆论风波,实在不算太意外。 脸蛋、家境、能力、职位、荣誉等诸多话题元素集于一身,又充满了鲜明对比和强烈冲击。 当人们看到她的形象与业务天差地别,就会质疑她的财富与工资是否对等,就会怀疑她的逆袭晋升是否有猫腻。 当李少莉的年龄、学历、职务、职称、经历、关系等细节纷纷浮出水面,网友们加以推理分析就会更加觉得,这一切非同寻常。 有网友忍不住感慨:如此成功的人生背后,是多么有计划的运筹帷幄啊。 李少莉令网友们质疑的,主要有以下9点: 一、3万元耳钉正常收入确实买得起,但确定是合法收入吗? 二、能花3万买耳钉就不止一个耳钉,车多少钱房几套,有多少首饰、手表、名包,是否超出应有收入。 三、网络改年龄,68年改66年,改后60岁变58岁,为何55岁还不退休,现仍在岗。 四、纺织女工先学医学再跨界法学,以专科文凭几年间成为正科级,再升为副处级,涉嫌文凭造假。 五、两篇论文皆为相同的3个作者,同一家族同一单位,是兄弟姐妹都博学多才,还是将一文多用发挥到了极致? 六、国家公职人员能否买奢侈品,能否佩戴。 七、长得漂亮,涉嫌整容,打扮过于精致,心思都用在形象上了,用在工作上的能有几分。 八、父亲是气功大师,姐姐在疾控中心,弟弟是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弟弟的升职之路与姐姐如出一辙。 九、2020年10月份,李少莉上任后通过审批的私营企业"内蒙古赛斯基因有限公司",涉嫌核酸检测报告造假。 02
对于围绕在李少莉身上的诸多疑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总结了众多网友们的评论,加上自己的看法,以下是针对李少莉耳钉风波,个人觉得比较客观公正的观点。 李少莉作为副局长,一个月的基本工资+工龄工资+绩效工资+车补+取暖费等加起来,一年大约有12万。 李少莉老公是副主任医师,基本月薪一万多,加上其他收入年薪至少有30多万,两口子一年怎么也有40万进账。 3万元一对的耳钉和4000块钱一条的丝巾,完全能负担得起。 从李少莉多张工作照来看,梵克雅宝只有一套,佩戴的其他首饰价格不详,至于车多少钱房几套,有没有名表名包,只有等待纪委调查了。 李少莉的年龄确实有问题。 据网上资料显示一个是1966年5月,另一个是1968年8月,足足相差了两年。 这相差的两年,关乎工龄和退休。 至于图片上的年龄被篡改,是李少莉有意为之,还是别有用心之人的PS,不得而知。 资料显示,李少莉前期平平无奇,40岁之后才在仕途上突飞猛进。 纺织女工→医院小科员→医院副科长→办公室副主任→文教卫体科科长→行政审批局副局长,一路走来步步高升。 李少莉40岁成副科级,43岁提拔为正科,54岁一跃而为副处级。 有体制内网友说这速度一般人赶不上,但也有大神认为,说这话者是个假体制内,是整个家族都没有一个体制内的: "女性干部55岁退休,工人50岁退休,厅级60岁退休,副省起步65岁退休,54岁才当上副处级副局长,这是临退加衔而已。 足以说明,李少莉根本没有拿得出手的背景!而改小年龄这种现象,从开国至今多了去了!从开国离退休干部开始就一直普遍存在。"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03
关于李少莉的学历,有网友用亲身经历做出了回答。 这位网友说中专在她那个年代含金量很高,同时那个年代也有些混乱,成绩好的读了中专,成绩一般的却通过高中上了大学。 至于自考,考试难度是很低的,只要报名参加就能通过,学历不是假的,只是含金量不高。 还有网友补充,那个年代很多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有很多励志故事,国家都承认的学历,没必要质疑。 来自两篇论文的疑点,也有网友答疑解惑:八九十年代不少人为了评职称找人代写论文,也没有人追究。这是大环境造成的,属于时代的产物,时代的局限。 李少莉刚巧赶上自家人发表论文,于是搭了顺便车。 出身中医世家的李少莉,从小就被中医知识耳濡目染。 在名师爷爷和气功大师父亲的指导下,有着对中医的独到见解,即便还没上大专就发表了两篇论文,也是情理之中。 但凭借两篇与他人合写的论文,就当上相当于医学院校副教授的副主任医师,也有网友提出:根本不符合规定。 因为评职称要求论文是5年内发表的,九十年代也是同样的要求,而且是第一作者,搭车的不能作为评审依据。 本人没经历过那个年代,没当过官,没有发言权。李少莉又是怎么加入由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民盟的,就更不清楚了。 从李少莉的不少工作照上能看出,她确实很爱戴耳钉,而且每副耳钉都很漂亮,是名副其实的"耳钉姐"。 女人爱美是天性,长得漂亮不是罪,无论微整还是医美,都是个人权利,李少莉也不例外。 国家公职人员也可以购买奢侈品,更可以佩戴,但要钱财来源清白,更要注意场合。 干部和群众的阶层不同,对于两者的要求自然也不同。普通人可以鲍鱼茅台,但就有八项规定禁止领导干部的奢靡之风。 04
李少莉从工人到局长,身后有贵人提点毋庸置疑。 李少军38岁就当了区卫生局副局长,41岁成为卫生局一把手,升迁速度比李少莉快,职位也比李少莉高,姐弟俩恰好是同一个圈子。 弟弟做出成绩想提携姐姐,将成功经验复制给姐姐,是人之常情。弟弟的指引加自身努力,才有了李少莉的今天,也算合情合理。 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李少莉和内蒙古赛斯基因有限公司的猜想。 李少莉2020年9月成为副局长,这家公司10月份通过审批。 没有正式员工,没有任何社保缴纳信息的民营企业,却能竞争过国有企业,承担呼市核酸检测业务,又涉嫌核酸造假,如今相关人员已被传唤...... 希望李少莉没有牵扯其中,也希望有关部门给大众一个交代。 古人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一个人有瑕疵要正视,但不能因为这瑕疵,就全盘否定她的努力和功劳。单凭一副耳钉就把人在耻辱柱上,是不公平的。 9年时间荣获4次国家级荣誉、7次自治区级荣誉,单凭漂亮脸蛋,恐怕无法做到,只是媒体在夸李少莉时将她过于美化了。 能做到100%的,是神不是人,将一个人修饰得无可挑剔,反而显得太假。 经常有网友在后台问,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写李少莉。 我想说不要问作者为什么要写,你要问广大人民群众为什么爱看。 如果李少莉是个合格的人民公仆,即使身处舆论风暴中心,也我自岿然不动。如果她心中有鬼,就让她备受煎熬,付出应有代价。 作者林孤小姐说:监控和热搜是个好东,舆论和网络也是个好东西,公平和正义有时候有一半,得靠这些东西支持。 深以为然! 文章最后,突然想到金庸小说《九阳神功》里的九阳真经口诀: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人这辈子,就活个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