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峡村位于八达岭镇西南部,北距延庆县城19公里,南距北京城区69.5公里,东南与昌平区接壤,西南与河北省怀来县相邻,东北即八达岭长城。 石峡村在古时守的便是石峡关,石峡关是八达岭长城防御体系的西大门。在石峡关长城脚下,有个美丽的小山村——石峡村。村子深居山峡之中,以石为屋、以石为道,故名"石峡"。 沿京藏高速西行,横穿京礼高速,出高速走西关路,到外炮村左转,进入外石路,就可以看到石峡关谷的景区标志。这里仅仅是进入石峡村或石峡关的入口,离石峡村还有20分钟左右的车程。 石峡关谷包括了外炮、里炮、帮水峪、石峡四个行政村,全长约8公里,是八达岭镇长城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花家窑长城、石峡关长城漫延山脊,长城联墩、城堡遗址遍布沿线。 据说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并且亲自率领大军东征,过黄河、进山西,经大同,克宣府,长驱直入,兵临雄关八达岭,冒死冲杀,死伤无数,久攻不下,愁肠百结,当地老者献计,转而奔袭石峡关,守将唐英中计离关,李自成趁隙破关直入,兵逼北京城。传李自成进京途经石峡村,将这里劫掠一空,除几间庙宇外,其余全部变为废墟。 从外石路南行大约十分钟左右就是石峡口。石峡口是当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的突破口。在石峡口外的路边一块大石上,塑有右手叉腰、左手攥着剑柄、面向北京方向、威风凛凛的李自成的全身石像。 石峡关长城又称残长城,位于八达岭长城景区西南5公里处,历史上它是与八达岭长城具有同等地位的军事要塞,均隶属于居庸关,是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一部分,是塞外进入北京的要道。此口谷两侧皆高山,沿山梁筑有长城墙体和敌楼。长城墙体依照山势而建,如天梯一般从山顶挂下。墙体两侧均由规整的条石砌边,中间填以石块和夯土。 崇山峻岭中,深沟险壑,长城墩堡相望,尽管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巨大的条石部分散落在城墙两边,均未经任何修复,顺着山势向上延伸,可看到破损的城墙、坍塌的豁口、残缺的城楼,仍可看出其当年宏伟规模,是历史风貌保持完整的一段长城。 穿过石峡口车行大约十分钟左右,就到了石峡村。石峡村明代建村,该村为居庸关北部关隘,属战略要地。清顺治年间,官府组织向这里移民,陆续来了几百人,最先来此居住的是"郭"姓,后有"梅"姓,还有怀来县董庄子村"董"姓和康庄"刘"姓也陆续定居于此。全村均为汉族。 到了石峡村口,扫健康宝和出示行程码就可以进村。石峡村口的南侧立有两块木牌子,一块标明练兵场。在民间长期流传着这样的一句顺口溜:长城一万里,隔墙分南北,墙南属大明,墙北归匈奴。意思是说,长城以南归明朝管辖,长城以北属于匈奴的地盘,长城是两国的分界线…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在当时长城以北的许多地方都是明朝的地盘。 石峡这一带,论地域,虽说是在长城北面,但实际上这里的管辖权始终归大明朝。当时石峡村的北关外建有一座明朝军队的教场,说白了就是训练军队的地方。听老人们说,当时那会儿,只要是到八达岭一带戍边的新兵,都要事先到这个教场进行一番军事训练,经过了一番严格训练,掌握了一定的军事技能后,才能下到各部队戍边守城,参加实战。 一块标明甜水古井。 石峡练兵场东侧有一古井,井口呈"8"字形,犹如两个井口。由整块石板打造而成。据村民们传说,这眼井是明万历初年修建石峡峪城堡时所挖,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井上的辘轳可以同时操作两个水桶一上一下,由于样式独特,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 过了古井就正式进村了。进村的石板路在路的右手边,有明显的标志。直行通往石峡关,因进入了冬季防火期,石峡关不开放,所以决定停车进村,当然也可以沿着进村石板路开车进去。 进村的道路是有石板铺成,两侧有行道树,仿建的长城垛口,分别悬挂着"长城脚下石峡村"、"明月千里石峡关"的宣传语。 石板路的尽头,左侧是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的宣传墙,右侧是一个小型停车场。 过了停车场是"石峡古堡客栈",客栈的北墙是长城人家以及长城沉浮的历史介绍。 过了停车场是"石峡古堡客栈",客栈的北墙是长城人家以及长城沉浮的历史介绍。 "石峡古堡客栈"是石峡村最大的一家客栈,客栈进门的北墙上记载着明末李自成闯关的始末,南侧墙面上是石峡关堡的复原图。 迎面是"福"字影壁,影壁墙根下是石峡峪堡南门的"迎旭"石门额, 玉石完整而精致,长方形,高0.55米,宽0.99米,厚0.15米,中间楷体双钩"迎旭"二字,每字0.3米见方,字体遒劲有力。 "福"字影壁墙后摆放了一些售卖土特产品的售卖车。"石峡古堡客栈"是以用餐为主,同时可以住宿。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石峡村依然延续着用石头盖房的习惯。村子石头多,村民善于发掘石头的用途。石峡村居然研究出了一道道用石头烹制的美味佳肴。 最让游客津津乐道的是上菜方式——两位服务员身着传统服饰,抬着花轿敲着锣鼓来到客人面前,随着一声清脆的锣鼓,服务员一边朗声说着"吃猪头,一年都有好兆头"之类的吉利话一边上菜。"坐着轿子的猪脸"已成为延庆地方特色美食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据说这是餐厅当仁不让的头号大菜,在浓汤下熬煮12个小时,喷香味美,搭配延庆独有的火勺,入口肥而不腻、骨肉分离。 从"石峡古堡客栈"往前走50米就是"古堡遗址"。 石峡古城堡修建于明万历年间,石峡关是八达岭的西路侧翼,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原有关城,并在现石峡村处筑有一堡,堡有二门,"迎旭"门额嵌于南侧墙上,现仅存门额。门额为花岗岩石质,长0.98米,宽0.55米,厚0.15米。 正面双线阴刻"迎旭"二字,右为:"钦差整饬昌平等处兵备山东布政司右参议薄坂(应为:"薄坂",即今陕西省永济市)任彬,钦差镇守嘉峪关等处地方总兵官都督定辽杨四畏创建",作为"大明万历四年"(1576)丙子吉旦立,分守居庸关等处地方参将,睢阳沈思学建",四边刻有花纹。先存放此处,保存较完好。 从"古堡遗址"向右转,沿着村内的石路,可以到达村的西口。 在村西口有一道影壁,形成一道屏障。 从村西口的影壁向南,就是上山的路。 从"古堡遗址"向南走,沿街的墙面上画有长城建筑的沿革,充分体现了长城脚下石头村的特色。 迎面的墙上显示是"石光长城"。 在"石光长城"的院门口,悬挂了北京市延庆区制作的铭牌——长城人家001号,标明"石光长城"是延庆区第一家精品民宿。 从"石光长城"南行向东可转回到乡情村史陈列室。不知是因为时间问题,还是防疫原因,情村史陈列室没有开放。 从乡情村史陈列室向北走,路的右侧是学院街。 顺着学院街向东走,可以走到村东口的画有长城的影壁。与村西口的影壁遥相呼应。 与学院街平行的是府前街。道旁迎风招展的旗帜有酒坊,茶坊,油坊等,可免费参观。 "石峡古堡客栈"的酒坊就设在府前街的中间, 大大的酒缸,扑鼻的酒香,红彤彤的高粱米,还能品尝一下纯正的高粱酒,也是来此的一个小乐趣! 石峡村,处处能看见长城文化的踪迹。站在村中高处,可远望长城烽火台;沿着"石光长城"整饬的石板路,是一条由藤架阴凉覆盖、两侧展示着长城摄影作品的长廊。 2022年11月8日 谢谢您的关注与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