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千寻麻麻 东西儿童教育 2022-11-21 发表于四川 大家好,我是千妈。 之前我写过好几篇文章,建议家长辅导孩子作文时,不要过早参考范文书,因为习惯套范文后,孩子自己的想象和思考会遭到破坏,就像邯郸学步,最后连路怎么走也忘记。 与其买范文书,不如让孩子多读些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里有最值得借鉴的结构和好词好句,且不伤害孩子的写作自主力。 这不是我个人的看法,很多好学校,好老师都是这么建议。 上周末,我就刚跟人大附小的朋友探讨了 "哪些经典作品对孩子写作特别有帮助" ,那些如瑰宝般散落于记忆长河里的童书,伴随我们的交流再一次鲜活起来。 朋友说: "来,猜猜写景类天花板是谁?看是不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我们几乎同一时间,异口同声喊出了它的名字: "《小海蒂》!" 当我说出这三个字时,旖旎的阿尔卑斯山美景,旷达而平和的牧场,漫山遍野的鲜花就不由自主地浮现眼前,从脑海蔓延至魂灵! 这是我和千寻 足足刷了两遍 的书,是她现在写作文时也忍不住要翻一翻的书,竟一直忘了给你们分享,真是抱歉。 《小海蒂》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适读年龄:亲子共读6岁+,自主阅读8岁+ 那么,今天就来聊聊它吧!全球翻译出版次数排名第三,仅次于《圣经》和《共产党宣言》的神作:《小海蒂》。 听名字,可能很多妈妈都想到了那部暖心电影: 《海蒂和爷爷》 适影年龄:6岁+ 是的,这部由德国和瑞士合拍的好片,正是改编自作品《小海蒂》, 观看资源我已备好,大家待会看完文章记得随手取~ #1 它是瑞士人心中的神 精读一部作品,首先要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 这也是我每次陪千寻读经典前,都会做的准备工作。 当你了解创作背景,再去读书,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就拿《小海蒂》来说吧,如果孩子不知道它与瑞士的联系,读到大篇幅风景人文描写时,感触就只能停留在"美"上面,不知"因何为美"。 《小海蒂》的作者,是被称为"瑞士安徒生"的约翰娜·施皮里。 ▲ 图源:网络 约翰娜出生在瑞士苏黎世南部一个乡村,从她家窗户向外眺望,就是绵延的阿尔卑斯山脉。 从小身处的自然环境为她提供了创作的土壤,她的创作动力则是源于激发儿子阅读兴趣的愿望。 所以, 这部作品最突出的特色,也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至美的瑞士自然风光和至真至善的童心。 每年,都会有无数人因为读过《小海蒂》而心驰神往,从世界各地来到海蒂的故乡—梅恩菲尔德(Maienfeld),这里有海蒂小屋,还有海蒂专题徒步路线。 ▲ 海蒂村掠影(图源:网络) ▲ 海蒂小屋侧影(图源:网络) 瑞士作家胡戈·罗彻尔感慨: "在瑞士人心中,小海蒂和高山始终占据一席之地。" ▲ 图源:网络 所以如果孩子因为看过这本书,对瑞士风景民俗产生浓厚兴趣,那真是再自然不过了。 我和千寻读完第一遍,就将梅恩菲尔德列入了旅行愿望清单。 盼望有朝一日能踏上这片人间仙境,亲眼看看那蓝褐色的山脊,像海蒂和彼得那样,躺在连片的草地上,倾听湖水和白云对话。 #2 看过它的孩子 至少会获得3点启示 了解创作背景后,我们再来欣赏作品内容。 《小海蒂》讲述了一个"双向奔赴、互相治愈"的故事。 从小失去父母的小海蒂,在外祖母和姨妈的抚养下,长成了一个聪明活泼、纯真善良的姑娘。 海蒂5岁时,姨妈迫于生活压力将她送到阿尔卑斯山上,与寡居的爷爷一起生活。 草原,湖泊,森林,羊群,海蒂不必再像城里那样穿着行动不便的礼服,出门一定要经过大人同意。 她每天光脚在草地上奔跑,微风吹拂,鸟儿歌唱,快乐得仿佛整座山都是游乐场。 阿尔卑斯山的美景让海蒂回归天性,纯真善良的海蒂也像冬夜的一盏灯,温暖着这里的人。 这部情节并不复杂的作品,深深打动了我和千寻。 每次阅读,都有满满的启示,我从这些启示里,精选出了 三点 分享给你: 1
"写景"的秘密 这点也是我前面提到的, 《小海蒂》一直是名校老师最为推荐的"写景范本",说它是儿童文学里的写景天花板也不为过。 我曾和一位妈妈开玩笑,小学生最好不要看这本书,怕他们忍不住全文摘抄。 真的,千寻读的时候,常常是刚感叹完"妈妈,我觉得这段写得真好!"三秒不到又会感叹"这段写得更好!" 一起来感受下吧~ 高 高耸立的山峰就像火把一般,把无垠的雪原照得通红通红的,天空还漂浮着粉红色的云朵。山腰的草地涂上了一层金黄色,所有岩石都在闪闪发光,整个山谷都笼罩在金色的雾霭之中。 小 海蒂倏地跳了起来,大叫道:"彼得!彼得!山上着火了!岩石全都燃烧起来了,大雪山和天空也都燃烧起来了!看!看那儿!那块高高的岩石也烧得通红!……火都烧到老鹰家了!你看那里的石头!还有那些枞树!所有的一切都燃烧起来了! 多么生动又细致的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小朋友,你学会了吗? 2
做一个善良的人 这是整部作品最打动我的地方。 海蒂从小失去双亲,命运不济,却始终保有一颗善良的心。 为了不让山羊受到鞭打,她愿意把自己的食物分一大半给彼得;她偷偷存下软和的面包,送给失明的奶奶...... 对于好朋友克拉拉,海蒂更是太阳般的存在,她鼓励孱弱的克拉拉,重新燃起生命的渴望。 书中最感人的地方,就是克拉拉从轮椅上站起来那一刻: 远处是壮丽的阿尔卑斯山脉,近处蝴蝶亲吻着克拉拉的脚背,一切是那样美好,克拉拉忍不住伸手想触摸这一切。 奇迹发生了,她站起来了! 看到这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原来生命真的可以如此单纯美好。 ▲ 电影《海蒂和爷爷》剧照 千寻读完书后也曾与我讨论,人为什么要善良。 是啊,当世界越来越冰冷,周围人都精明而算计,我们还要坚持善良吗?还敢教孩子善良吗? 我给她讲了一段自己的往事。 大学时,我曾加入学校的志愿队,负责把物资送到甘孜。 在那里的一周,我住在当地村民家里,那家只有一个小男孩和他爷爷。 听别的村民说,这家儿子在监狱服刑,媳妇也跑了。 小男孩身材瘦削,衣服脏脏地。 那几天,我帮男孩把脏衣服洗了,临走又在送他的笔记本上写下电话号码,说遇到困难了可以找姐姐。 回去后,时不时会把兼职赚的钱寄给男孩。 室友责怪我,不该留下自己信息,说这就是个无底洞,看吧,他们只会在差钱时给你打电话。 很长时间我都没有接到过男孩的电话。 有一天,宿管阿姨突然说有陌生电话找我。 电话那头,男孩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大声说: "姐姐,我从村里一直走到镇上,才找到电话,我爷爷说,等过段时间给你寄新鲜包谷!" 电话这头的我,红了眼睛。 我告诉千寻,从那时起,我就坚定地认为: 不管这个世界让人绝望到什么程度,都要坚持做个善良的人。 哈维尔说过,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 选择做一个善良的人,不是为了回报,只是因为这是对的。 读《小海蒂》时,我又再次体会到了这段话的深意。 3
坚持自己的梦想 书中还有一段情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阿尔卑斯山村的课堂上,老师问: "你们长大后的愿望是什么?" 牧羊人的儿子答:"牧羊人",铁匠的儿子答:"铁匠"。 唯独小海蒂,怯生生地回答:"我想写故事"。 写故事是什么鬼?大家哄堂大笑。 只有奶奶送了一支笔和一个本子给海蒂,告诉她,你可以写故事。 海蒂说:可是别人都嘲笑我。 奶奶鼓励海蒂: "他们知道得太少,他们只知道这个村子,但你见过这个世界更多的东西。" ▲ 电影《海蒂和爷爷》剧照 "如果生活中有什么使你感到快乐,那就去做吧,不要管别人说什么。" ▲ 电影《海蒂和爷爷》剧照 奶奶真是一个睿智的人啊~ 年少时,能遇到睿智的引导者,是一种幸运。 如果没有,读睿智的书,给自己坚定独行的力量,也是另一种幸运。 EASTWEST 《小海蒂》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更多美好我不想再"剧透",大家与孩子共读时,自然能体会到。:) 若要用一句话总结读后感,我觉得豆瓣上这位网友的评论最为精辟,那就是: 人至善,景至美,人生本该如此,温情永存,何惧苦难? 一句话推荐: 儿童文学里的写景天花板,值得每个孩子拥有的成长励志书。 像《小海蒂》这种经典名著,已属公版领域,所以市面上版本非常杂且多: 诸多版本里,我最推荐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滴: 一是被它的颜值震撼到。 这版《小海蒂》的插画,出自"巴黎天才插画师"利蒂希娅·津克之手。 文中除电影截图,其它配图都是书里插画,大家可以感受到清新、艺术的美,对孩子来说,阅读过程也是美感的熏陶。 一是钟情于它的翻译。 这版译者是著名翻译家朱碧恒女士,绝对的品质担当,很多青少年名著,诸如《欧·亨利短篇小说集》、《安妮日记》都是她翻译滴,这部作品的翻译也是行云流水,十分精彩,相信一定能带给你和孩子绝佳的阅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