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交流过很多的个体,她们同样有着这样的体会,从记忆中的过往以及如今的阶段,我们都被剥夺了自由选择权,与其说是被剥夺,倒不如说是无意识的自我放弃,小时候是无意识的被父母选择出生以及各种行为习惯,因为在特定的年龄与社会环境中这几乎是每个人都存在的且无法避免的,其实这并没有对错或者优越的评价标准,也没有什么需要价值判断的东西,因为原生家庭所有做出的关于孩子选择都是基于这样的方式,不需要孩子的自我意识,因为小孩子判断能力的限制性所决定。 当逐渐进入开始叛逆的青春期,其实很多的逆向的东西已经被消磨,开始对于很多的被选择妥协,一方面是自己对于事物的判断能力不具有经验性,开始不敢选择。另一方面是因为前期的妥协性被选择,逐渐丧失了自我的决断权,不愿意承认自我意识。还有一部分人基于之前的各种条件影响,当进入这个阶段之后,就完全形成差异性的自我,不断的去挑战原生家庭的选择权利,这可能跟大部分人性格有关系,然而父母基于考量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对于未来的一个发展规划,也会不断的尝试给孩子自我选择权,但是保守性放权,或者有父母直接性的移转选择权,一部分人会变得独立而自信,一部分人直接走向了极端的方向,在这里不对方式做价值评价。 步入成年的阶段,基本上大多数人都已经拥有了自我的判断能力,这时才逐渐去修正之前已经塑形的自我,一部分很讨厌自己的性格或者行为,对于自己的事情没有选择能力,因为之前都是被选择,如今自己被彻底放开束缚,变得无所适从,一部分人不断的去挑战自我,对于以前形成的塑造可能不太过于在意,而是在实践中开始获得考量的能力,主动选择。但是很大一部分人会觉得自己从小时候一直处于被选择状态,理性判断能力不足,不敢于承担责任,做事情总有一种戴着枷锁的感觉。 选择与被选择,并没有对错之分,特定的家庭背景会导致不同的方式,但是存在被选择过于严重,对于个体的成长与成熟是具有致命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