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所以,50岁要有多少家底才能享受生活,这个问题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事而异,故而不会有绝对标准的答案。不过,虽然绝对数量的标准不同,但一些基本的要素其实都是差不多的。雷哥总结一下,归纳起来是"四有四无"。 家底一:有车有房,无贷款。 想要在50岁就不用再辛苦上班,而是享受生活,那第一条硬指标就是:有车有房,并且是全款购置的,不能有房贷、车贷。 现代社会,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安身的地方,所以,有一套宽敞的、环境不错的房屋,这就是最基本的条件。同时,拥有一辆质量不错的汽车,可以用于你平时外出代步或是远游自驾,也是我们享受生活的必备工具。 在实际生活中,有车有房的人其实并不少,关键是很多人都背负着房贷、车贷,如果有这些外债欠着,你想不用上班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想要享受生活,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有车有房无贷款。 当然,享受生活不是享受奢侈,我们不用追求别墅和豪车,只要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即可,就算如此,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这个标准也是不低的。 特别是一线城市,房价高到你咋舌,所以,在一、二线城市想要达到有车有房无贷款的条件,真的很难。如果你能达到这个水准,你在这一块上的身家至少都是在500万-1000万以上的资产水平了,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还是非常难的。 而在二、三线以下城市,想要达到这个有车有房无贷款的条件,相对要容易很多,因为房价便宜很多。所以,在三线以下城市,要想达到有车有房无贷款的标准,大致300万以内应该是够了。 家底二:有经济来源,无额外负担 想要在50岁就不用上班,那你就必须要有其他的经济来源。对于大多数的人而言,不上班还有收入,不外乎就是两种渠道:一是不动产收益,二是投资收益。 不动产收益,大多都是指房屋、商铺等不动产的出租收益,这就要求你必须要有闲置房产作为支撑,而投资收益则是都是指现金、股票、债券等资产的投资或利息收益。 想要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你的资产必须要足够多,才能满足你的生活开支需求。对于一二线城市的人而言,如果在满足有车有房无贷款的第一个条件之后,其实日常的生活开支还是不大的,一个家庭的普通日常开支(剔除教育开支)30万以内基本足够了。而在三线以下城市,一个家庭的普通日常开支,10-15万也基本上足够了。 由于每个人的资产收益情况比较复杂,我们不妨用最简单的现金孳息的情况来简化考虑,如果按年利率孳息4.5%计算,如果想要达到上述经济来源标准,你需要换算成的现金资本应该为: 1.一二线城市:30万/4.5%=667万存款; 2.三线以下城市:10-15万/ 4.5%=222万-333万存款。 当然,这里的计算仅仅是按照投资报酬率仅为4.5%的无风险储蓄计算的,实际投资之中,包括房产出租收益、股票、债券收益的投资回报率都是比这个高很多的,换句话说,这个数额基本上可以算是高限值了。 不过,光有收入是不够的,你不能有额外的负担。比如,家中有一个身患重病的病人,或者家里有一个马上要出国留学的孩子,这些额外的的负担,就会可能让你减少你的资产总额,而资产总额一旦减少,靠这些资产孳息产生的收益必然减少,那你的开支就必须减少,是否能维持比较舒适的生活就难说了。 家底三:有良人相伴,无败家之人 想要安享生活,除了上述两条之外,还有一条也非常重要,那就是你的家庭。如果你的家庭成员之中,有那么一两个败家属性的人存在,你想要50岁不上班就安享生活的愿望是永远也达成不了的。 曾经的一个同事,家庭情况真不错,两口子都是国企的中层干部,一年加起来的收入都是60万以上,在三线城市生活起来也是十分安逸的。可惜的是,他家里出了一个败家子,学习学习不好,家里只能找机会用高价弄出国去读书,结果这家伙出国以后恶习不改,交了女朋友跟被人争风吃醋动手伤人,被赔偿了很大一笔钱才算了结。这一去一来,两口子多年积攒的家底基本上就被掏空。 想要不上班享受生活,必须要你的家庭成员都不是败家子性格,否则,你的那点家底真的不够他挥霍。对于普通人而言,虽然这个因素无法具体化到多少资产和金钱,但是,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条件。家里有一个败家之人,金山银山也会败光的,何谈不上班来享受生活! 家底四:有医疗保障,无健康问题 50岁以后,人的身体已经是在走下坡路了,健康问题就越来越凸显。如果我们不上班了,至少要保证你有相应的医疗保障,无论是国家统筹的医保还是自己缴纳的商业医疗保险,至少你必须要有医疗保障,否则,一旦出现病痛,医院的治疗费用分分钟会让你的那点家底彻底清空。 当然,这也就引出了另外一个观点,想要不上班享受生活,你必须首先要身体健康。如果身体健康本身就有问题,想要保证得到相应就职,你的家底就必须还要更厚一些,才能应付。 现在的医疗费用真心高,哪怕在医保报销范围之内,很多自费项目、自费药品、自费器械,价格高昂。特别是随着年岁的增大,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纷至沓来,那个医疗开支蹭蹭直往上窜。 保守预估,就算你有医疗保险,也必须要有50-100万的医疗开支存底,才能保证你在患病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治。 总结一下:想要在50岁就不上班享受生活,其实并不容易。因为我们必须要面对生存的压力、健康的压力、家庭负担的压力,这些压力任何一个不解决好,都会带给你的后半生带来很大的影响,哪里还能轻松享受生活! 如果按照上述"四有四无"的分析,咱们想要在50岁不上班,家里至少都得有那么几百上千万的资产,才可以有这样的奢望,不过,真正有了这么多资产的人,又哪会轻易就放下手中事,去追求安逸呢? 所以,还是那海明威的那句话比较适合我们大家:这个世界如此美好,值得我们为之奋斗!您说呢? 我是优质职场领域创作者、问答达人【雪天惊雷】。如果我的观点对您有启发、有帮助,劳烦您点赞并关注我,雷哥将把职场干货与您分享到底,谢谢! 个人觉得五十岁有个三五十万存款就差不多了,并非一定要几百几千万,这么多钱一般人是赚不来的。就算一辈子干到死也存不下来,给自己目标定低点。 当然这个知足要有社保做保障,夫妻以及父母都要有医保和退休金,子女已完全独立的情况下。 我就想着,五十岁时房贷都还清了,女儿大学毕业上班了,有个五十万存款,然后每个月拿个几千退休金,就开始过退休生活了。 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旅游、做义工、写点文章等等。 生命很短,在人生的后半段让自己放松的活着,不再做钱的奴隶。 我是49岁下岗回家的,单位给开资,一个月700块钱,那是在1999年,不算低了。可以说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了享受生活。跳舞、骑行、摩旅、爬山、旅游、游泳、摄影我都参加。逛过祖国很多山山水水,骑行华东,环渤海骑行一圈,连太行天路都骑行上去过,如今21年过去,已经70岁的人,我减少了运动量,回首过去感觉挺值得的,虽然内退影响了退休金我觉得不高也不算低够花就好。 我内退的时候父母不在了,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老婆退休开300块钱。我的700工资就不少了,那时候进城务工人员一天才能挣10块钱。我回家以后涨过几次工资,到2000年涨到930元(扣除五险一金后),2009年我开1650,2010年我退休开2850元,通过这些年涨养老金达到4456元,如果算上各种补贴合计5500左右。我没有必要特意攒钱,单位有补充医疗保险,医保结算后还有二次报销90%,上限是50万,也就是花出去50万自己掏1万2千5,这点钱还拿的出来。再说我还挺硬朗,没住过院,连感冒都是早上嗓子紧下午就没事了,不用吃药。 我补充这些,是回答一些人的留言质疑,他们认为我说的好像不贴谱。实际上也有很多和我条件差不多的,但他们不喜欢运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和我在一起骑行、摩旅的人以干部,尤其是工会干部居多。下面几张照片:1、是骑行东三省宣传锦州世博园;2、是在太行天路自拍;3、是环渤海骑行在东戴河照的;4、是骑行长白山,在天池边上合影。合影里面依次是左起电务段工会主席,公安处乘警队长,运转车长,药监局副局长,段纪委副书记 ,火车站长,我(白丁)。 人到50岁,已过活了大半生,若想不用辛苦上班,开始享受生活的话,需满足以下几点才有可能实现: 首先,要有自己的房子,一套两套足矣,保证生活起居有个落脚点;至于有没有车子,这个并不重要,车子是用来方便出行的,有车子固然出行便捷,显得体面些,但现如今交通便利,没有车子也能顺利出行,因此,有没有车子与享受生活不存在必然联系。 其次,无负债,包括没有任何形式的贷款以及不欠别人钱。若有的话,就不要做不用辛苦上班享受生活的美梦了,还是乖乖洗把脸,清醒清醒一下,继续辛苦上班挣钱,先把债务还清了再说吧。 再次,子女均已成家立业,能自给自足,无需操劳,否则的话,还需要替子女补贴家用,为子女的事操劳,费心又费力,又谈何去享受生活! 最后,要有存款,至于需要有多少存款,不妨按如下方式粗略估算一下: 1、从50岁起享受生活,享受年限截止到80岁,共计30年; 2、每天的基本生活费按60元计,一个月1800元,一年21600元,另外加上每年用于购置其他生活物资、人情往来等杂七杂八的费用,每年的支出费用按3.5万元计算,30年共计105万元; 3、从50岁至65岁退休,还需缴纳15年社会保障费用,每年按8000元计算,15年共需缴纳12万元; 4、按照最新的65岁退休制度,从50岁至65岁,大约还有16年,可边从事轻松工作,边享受生活,每年新增收入2万元,16年共计增加收入32万元; 5、退休后,从65岁至80岁,大约还可以领取15年退休工资,由于参保标准不同,退休工资不同,这里统一按每年2万元计算,15年共计领取30万元; 6、收支相抵后,共计55万元。 综上所述,人到50岁,若想不用辛苦上班,享受生活,经粗略估算,至少需要拥有一到两套房子,无负债,子女自立,无需操心,且拥有55万元左右的存款。 个人的生活质量追求不同,家庭情况不同,答案当然不一样。 我才48岁,但也不去辛苦工作,休闲在家,给自己算退休了。 家庭情况:双亲已故、丁克无孩、原配发妻为基层公务员(自带饭票) 经济状况:在名二线实三线的城市,住经济适用房、开辆十万的车、无任何外债。手上有三百万至四百万的现金。 也许这点资产,在很多人眼中,不算啥,只够在一线城市偏僻些的地段,买套六、七十平二手旧宅。在富二代眼中,更不屑一顾,还买不了一辆豪车。 但对我而言,够用了。 三、四百万分别放入几家银行,每家五十万,存成大额定存,踏实又保险。每月利息收益上万元,除去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全额自交的社保(选100%档)、医保外,剩余部份,也超出当地政府公示的社平工资标准。本人日常生活较简朴,每月还会有所剩余,又可存入银行。 作为破产国企退休职工子弟,没啥过硬的家庭背景或丰厚的祖产。接受过高等教育、凭自己本事,参加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当过公务员。晋升无望离职经商,又凭自己能力,挣下这几文碎银子。 知道自己的实力,这己是发挥到了极致,不可能成为英雄俊杰,只属平凡草根。 人生旅途,知足常乐。累了、倦了,俺也该歇息了。 我在上海,有房(75平)有车(电瓶车),现在退休,有50万存款用作投资理财,退休工资3500元,一般我一天用个一、二百元左右,蔬菜、鱼和鸡蛋,水果+运动 电影,每天早上一碗咖喱牛肉面 荷包蛋(15元),中午二个蔬菜+一份清蒸海鱼(25元),晚上红薯玉米杂粮粥配咸鸭蛋(6元)。每天跑8公里,每二天游一次泳,每三天买本书,每周看场电影,每年一月份最冷的季节去泰国小住一个月。平平淡淡每一天,一个月开销大约3000-4000元,我觉得人活着要健康快乐,一旦得大病,侬有几佰亿都没用,那些富豪像乔不死身价百亿,说走也就走了,钱多也买不来命。那些个国家元首,权利在握,得了病一样走人,病痛和死亡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有时候得了病顺其自然,人走得还干脆,最怕医疗抢救,那是与死神拨河撕扯,而你就是那绳子,最痛苦!所以平时素食,经常运动,提高生命质量,到最后要走人,大家都差不多的。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平时就应该以清淡素食为主,加上经常体育锻炼,才能有良好的身体状态。难道天天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夜夜歌舞升平、会所嫩模? 50岁这不算年轻,但也不算老,目前很多人到了50岁之后仍然奋战在工作一线,这是非常值得大家尊敬的。 当然也有很多人工作了一辈子,到了50岁的时候,有可能已经工作了30年以上,这时候有些人就有可能选择提前退休回家享受生活。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到了50岁的时候是不能办理退休手续的,因为目前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男性需要到60周岁,女性需要到55周岁才能正常办理退休手续。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家选择提前不工作了,那就得有一定的积蓄做基础,至于50周岁不工作,需要有多少积蓄才能够享受生活,这里面不同的人,不同的城市会有比较大的差距。 我们先来看一下你有退休金的情况。 1、首先从全国范围来看,想要保持全国平均生活水平,只需要有25万块钱左右就可以。 我们假如你是一个男性,而且正常缴纳退休金,那么在50周岁到60周岁这段时间,你就需要自己掏腰包支付日常的一些生活开支。 而从全国平均消费水平来看,2019年我国的人均消费也就2.2万块钱左右,假如未来10年这个消费水平每年以5%的速度在增长,那么10年时间,你至少需要有27.7万的积蓄才能够维持全国平均生活水平的水准,就算你把投资理财收益计算的在内,那么你至少也要准备一个25万左右。 2、如果你生活在一线城市,至少需要准备50万以上。 目前一二线城市的消费水平是非常高的,比如北京上海这些城市,一个月的人均消费都达到4000块钱以上,相当于一年的消费支出大概是5万块钱,这样一来,在退休之前,你至少需要准备好63万的资金,才可以应付日常的各项开支。 我们就算你把投资理财收益计算在内,那么在五十周岁的至少也需要准备50万才有可能达到一线城市的平均生活水准。 当然我们上面所列举的这个例子是针对你没有房贷、车贷这些外债的情况下,如果你有房贷车贷,那就另当别论了。 比如在一线城市,如果你有房贷,说不定一个月的房贷就可以达到上万块钱,那么10年时间你至少需要支付120万以上的房贷,再加上50万的日常生活开销,你至少需要准备170万以上,才有可能心里比较踏实。我们再来看一下,假如你没有退休金的情况。 目前我国的城镇职工退休人员也就1.2亿人左右,而全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到2.5亿以上,这说明全国有一半的人没有退休金,大多数人领取的都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个月的收入也就几百块钱,多的地方比如上海也就1000来块钱。 在这种背景之下,想依靠这几百块钱每个月的养老金来维持生活,我觉得不太现实,所以大家需要准备的积蓄会更多一些。 那在50周岁退休的时候,需要准备多少积蓄才能够让剩余的下半辈子能够正常的生活下去呢? 我们假如你的生活水准是按照全国平均生活水准来,2020年的人均消费是2.2万,假如未来消费水平以5%的速度在增长,假如你能够活到90岁,那么你总共需要支付的费用大概是266万左右。 那么你在50周岁的时候,需要有多少家低才能保证在未来40年之内,包括本金以及利息在内能够达到266万呢? 我们先来假设你有一笔存款X,这笔钱你可以拿去做投资理财,假设年化收益率是5%,然后在每年的本息当中扣除当年所需的生活开销之后,再将剩余的钱继续用去投资理财。 那么想要在40年之内连本带息达到266万,你至少需要准备84万左右。 但84万只是针对于全国平均水平来说,如果你生活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那你就不用准备这么多资金,有可能30万就够了,相反如果你是生活在北上广深这种一线城市,那我需要准备的资金就比84万更多,有可能需要150万以上。 但不论是84万还是150万,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想要一下子拿出这么多存款,我认为很多家庭都拿不到出来,所以即便到50周岁了,很多人也不能够安安稳稳的把工作辞掉享受生活,更多的人还需要继续奋战在工作一线岗位上,这样才能确保养老更多保障。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何况每个人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不同,一般来说就当今时代,一个普通家庭,儿女成家立业了,也有固定收入,自己也每月有养老金,多少有点存款,这样可以适当考虑不去辛苦挣钱了! 老公45岁就退了,当时工资是7886元,从此过上退休生活。 十年前,老公45岁时就从部队选择了自主择业。 老公当时为什么没有选择转业,而是选择了自主择业。 老公在部队上是个领导,应酬特别多,可以说天天喝酒,眼看着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谁都希望自己的老公能够有社会地位,能当官,跟着老公风光无限。 有得必有失,看着他职务越来越高,身体却越来越差,想想当官也没什么意思,没有了好的身体,什么都没有用了。 所以我和老公商量后选择自主择业,远离应酬,远离社交圈子,从此过上了安逸平静的退休生活。 我们并没有存款,只靠退休金生活。 退了后并没有选择回老公老家生活,也没有回到我的家乡,而是选择了来到青岛生活。 这样在青岛,除了认识妹妹一家和舅舅一家,谁都不认识,不用再喝酒了,也没有社交圈子了。 从此开始了无忧无虑的养生生活。老公刚退时肚子好大呀,我们两个人都挺胖的。 第一步,把体重减了下来。老公由原来的140多斤,减到了120斤,我由原来的130斤减到了110斤。 老公的脸开始慢慢变白,我们俩的精神越来越好。 每天,我会和老公到海边去散步,然后买菜做饭,吃着清茶淡饭,没事的时候再赶赶海,看潮起潮落,如沐春风。 如今,十年过去了,我俩50多岁了。很多人退休生活刚刚开始,我们已过了十来年了。 这样的日子我们一过就是十年,如今我也退休了,每月有5100多块钱,老公的工资早已涨到了18000元。 其实,我们一直在享受生活,我理解的享受生活,并不是需要多少钱。 而是无欲无求,过好每一天,自己开心就行了。 我的理解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最主要是不用起早贪黑为生活奔忙,劳碌,操心。 每天只要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没事了,养养花,锻炼锻炼身体,有病了就去看看病,没病了就注意保养。 也算一种比较高级的躺平生活吧。 朋友们,你们觉得我们这算不算享受生活呢。欢迎大家讨论哦。 谢谢邀请。 我觉得这个家底其实没有绝对的答案。 比如你是一个农村老大爷,也许老大爷会觉得手里有十来万都已经是好大一笔"财富"了。估计都心满意足,觉得自己老了都有保障了。 如果你生活在三线城市,基本的生活必需,比如有自己的房子,也有了代步的车子,孩子也大学毕业上班工作了并且你的养老保险也买足了年限,那么你手里有个三五十万也能过。 但如果你生活在一线城市,这个更不好估计了。无论从各方面,消费都要高许多,若想在五十岁就安享晚年,那你可得存足够多的家底了。 其实,人生在世,存在多钱,还不如有一个好身体。毕竟现在昂贵的医疗费用,一般人是真负担不起,所以呀,"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