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近两年的苹果和欧盟闹得很不愉快。 前不久,欧盟达成了一项协议: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需要使用"单一充电端口"——Type-C。 欧洲议会在一份声明中称: "到2024年秋季,USB Type-C将成为欧盟所有手机、平板电脑和相机的通用充电端口。" 看到这,相信不少小伙伴就知道,苹果往后在欧洲的日子不好过了。 因为在目前主流的智能手机品牌中,只有苹果一直在坚持使用自己推出的闪电接口。 就目前来看,苹果只要还想在欧洲卖,那么欧盟的这波拳法,苹果还真就不一定能扛得住。 就在外界以为,欧洲"针对"苹果充电接口这事过去了之后,欧盟的另一根竹竿又"敲"到了苹果头上。 据央视新闻报道,欧盟今年3月制定的旨在规范大型互联网平台公司运营的《数字市场法》(Digital Markets Act简称DMA)将于当地时间 11 月 1 日起生效。 据了解,《数字市场法》规定,大型科技公司企业只有在获得用户明确同意的情况下,才可将个人数据用于有针对性的广告。要能允许用户自由选择浏览器、虚拟助手或搜索引擎等。 一旦违反该规定,相关公司将面临全球年营业额 10% 的罚款,多次违规的累计罚款上限可达20%,并可能面临收购禁令。 说实话,这份规定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堪比王炸。 因为它涵盖了众多行业。 像网络中介服务、社交网络、搜索引擎、操作系统、在线广告服务、云计算、视频共享服务、网页浏览器和虚拟助理等方面的公司,且市值达到 750 亿欧元、年营业额达 75 亿欧元、每月至少 4500 万用户的公司,统统需要遵守这份规定。 温馨提示,像大家熟悉的谷歌母公司Alphabet、电商巨头亚马逊、苹果、Meta和微软等跨国巨头都符合这些标准。 所以,精彩的部分来了。 众所周知,苹果的应用商店只有App Store,属于完全封闭状态。这种情况,肯定违反了欧盟《数字市场法》的规定。 加上苹果公司的营收、市场低温、用户量又完全满足《数字市场法》规定中的大型公司,所以,苹果可能因此开放侧载:允许用户访问第三方应用商店。 就目前来看,App Store对第三方APP的把控,成为了App Store在于其他应用商店竞争时的"利剑";一旦开放侧载,也就意味着苹果可能会失去苹果iOS生态最大的优势。 对于普通iPhone用户而言,这自然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如果开放侧载,iOS第三方应用市场可能就要因此崛起。 iOS用户付费成本更低,激励开发者带来更多优秀的应用,甚至还有可能向Android丰富的第三方应用生态看齐。诸如解锁类、去广告类APP,也不再是Android的专属。 忧的是,苹果用户可能就此失去自己想要的隐私。 因为有了iOS的对比,我们更能直观的体会到Android应用生态的多样性:APP各种索要权限、窃听用户隐私、违规收集用户资料。一旦开放侧载,苹果就很难再通过App Store对这些第三方来源的APP进行把控。 另外,《数字市场法》还规定信息、语音通话和视频通话服务具有互操作性。 根据网友释义,互操作性规则理论上意味着,WhatsApp 或 Messenger等Meta 应用程序可以要求与苹果 iMessage 框架进行互操作,用户通过Android设备也能给苹果用户发送iMessage信息。 对于Google来说,这项规定实在是太棒了! 因为谷歌早先就曾抨击苹果的iMessage过于封闭,不支持Android的RCS(简单理解就是Android版的iMessage)。 除此之外,依据《数字市场法》规定,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浏览器和语音助手,这对于苹果而言可能有点不太妙。 因为在国外的应用生态,Google服务就是老大。用户抛弃果子的浏览器、语音助手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苹果也不会坐以待毙。因为《数字市场法》同样规定了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搜索引擎。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苹果不做搜索引擎,那就可以通过引入市场上的其他搜索引擎公司,来制衡Google搜索引擎的扩张。也可以通过该行为迫使Google提高在待在苹果Safari浏览器中的保价。 总的来讲,除了侧载之外,欧盟此次推出的《数字市场法》黑马是非常支持的,至于侧载有多远滚多远。 因为macOS已经用自己的前车之鉴证明了,开放侧载会让macOS生态(中国大陆地区)变得多糟糕。 就拿macOS上的App Store来说,因为开放了侧载,不少在macOS App Store中上架的APP,都是主动阉割了相关功能的"残缺版"APP,为的就是引导用户去官网下载"完整版"。 因此在黑马看来,开放侧载真的不是一个好主意。 至于苹果是否会因此想出一些对应的解决方案,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欧盟特供版iPhone:搭载Type-C接口、支持侧载。 但那,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