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三农又在农村基层工作的人来说,很愿意回答这个问题。,愿意与朋友们一起分享这几年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 近几年来,农村实施美丽乡村战略,各级地方政府与村两委一起,在村容村貌、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厕所绿色革命,村村通,户户通、文化广场、文化大院、文化长廊等方面下大力气投入建设,涌现出了一大批美丽乡村的样板。 一,道路畅通出行方便。从城里开车回家,一路柏油路水泥路,脚不沾土就可以到了你老家的炕头上。老百姓不再为出行犯愁了,如果想出远门,附近十几公里的路程内几乎都有高速路口。农村几乎没有堵车,道路畅通,心情舒畅。 二,村容村貌特色美。走进村庄,随处可见的街道墙壁文化,或宣传核心价值观或宣传孝道文化,还有的宣传乡规民约、法律法规,弘扬的是正能量,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村内道路两侧,高的树木,矮的花草,修剪整齐,让人耳目一新。 三,人心向善,热爱公益。人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打架斗殴的少了,说话和气,热心人多了。晚上,文化广场,灯火通明,跳舞的、唱京剧的、打牌的、喝茶聊天的随个人喜好,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项目。 四,"厕所革命"。以前城里人最不愿意最不喜欢回农村的理由就是如厕难。农村的厕所以前还有养猪的功能,人猪共用一个厕所,可以想象,那种上厕所难受的滋味,成年人回老家看爹娘没有怨言,可是,孙子一辈,直接无法接受。如今,所有厕所改造完成,全部改造成了坐便抽水马桶。 五,美丽庭院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带来了各方面的变化,美丽庭院的评比挂牌大大激发了老百姓的热情。现在,家家户户门种花,院内葡萄架、小菜园,盆景等精彩纷呈,把农家小院装扮的精致靓丽。 美丽乡村的建设,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人们的素质,缩小了城乡的差距。现在,城里人悄悄地在农村买房的不少,城里有房,农村有小别墅成了成功人士的标配。 阔别了二十多年为之奋斗过的衢州市小湖南乌溪江大坝,车子沿着盘山公路,缓缓行驶。原来的沙尘路,已浇成了柏油路面。再也不会车过尘扬了!在村口等待已久的山民朋友,穿着略显时尚的服装,热情的迎了上来。再也看不见当年补丁连布丁的破旧衣服。原来的低矮泥墙房,如今已是三层小楼房了!室内整洁舒适,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当初的栏杆床,已被宽畅的高低沙发床而取代。组合柜上明亮的玻璃,清晰的映照着一张张幸福、快乐、满足的笑脸。变化之大,真可谓翻天覆地! 大家好,我是新三农帅哥,很高兴为大家解答。对于"你从城市回到农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个人有以下几点看法分享给大家: 1、农业是我国的根基,国家目前大力发展三农,未来的农村肯定比城市好 我们国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即使是现如今的工业化社会,我们国家的根基依然是农业、农村、农民。因为中国有9亿农村人口,我党的立党之本其中就有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项,因此对于绝大部分的农民同胞来说,农民的利益不可动摇,党和政府会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技术扶持来使我们的新三农科学快速的发展。 2、农村的政策比城市好 过去几十年,我们国家为了支持城市工业化建设,我们广大农民同胞付出了太多太多,大家一定不知道,据统计农村支持城市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17万亿;现如今,我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工业化,是时候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了,从近几年国家出台的各种相关政策就可以看出我们党和政府有多重视新三农问题;各种危房改造补贴、种田补贴、农村创业补贴、宅基地新政、农村公路补贴、电路和网络改造补贴、厕所改造补贴等等,使得农村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大。我们村的厕所都是在去年已经全部补贴改造完成的,新的如厕环境真的好太多。 3、农村的环境比城市好 随着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已经实现了道路村村通,路边有路灯,村民有集中活动场所,家家用得上自来水,污水处理也得到解决;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我们的广大农村大变样,恢复了曾经的美好生态环境,让城市居民羡慕不已,一到节假日就到农村体验慢生活的休闲。我们村附近已经开发了好几个旅游项目,村里也有民宿和农家乐,每到周末,村里的车就特别多。 4、农村的可利用资源比城市多 相比拥挤的城市来说,地广人稀的农村各种可利用的优秀资源有很多;农村土地面积大,可以承包租赁土地山地种植各种经济作物或者发展各种畜牧业,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业,农村的优美环境可以发展农家乐民宿等受城市居民青睐的项目等等,现在的农村可利用的资源比城市多太多了。我们自己家里种了好多的核桃树和杏树,每年都会有不错的收益。 5、农村的风土人情比城市好 农村的人相比城市里的人更具有人情味儿,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左邻右舍互帮互助,不像城市里面住对门儿的邻居都很少往来;在农村生活起来会觉得很轻松惬意。每天出门回家总会有打不完的招呼,邻居经常会把蒸的馒头炸的油饼什么的给我们送,我们家也常常给邻居回赠一些东西,就算天天不做饭在村里也饿不着。 总之,现如今农村比城市好的地方越来越多了,我相信越来越多的农村外出者都会慢慢看到这一点,慢慢的返回农村生活和工作。在未来,我们的城乡统筹发展会越来越好,新三农建设会越来越完善,毕竟我们广大农民同胞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所以,一起祝福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吧! 以上是我对"你从城市回到农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这个问题给出的分析和解答,如果大家有更多的看法可以评论区留言互相讨论哦。 原创不易,欢迎围观,如果我的回答对大家有帮助,希望各位看官可以多多点赞转发给个关注,那就是对我的最大支持啦,我一定会更加努力的为大家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解答。多谢大家啦! 谢谢邀请讨论这个问题! 我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通过考学奋斗进城的男人,对农村和农民有很深厚的情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逐步推进,近年来,农村围绕"脱贫攻坚战",全面落实国家建设小康社会生活的各项指标和具体措施,农村的产业化发展和村容村貌以及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均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可以说,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与城市相比已经逐年缩小,这是有目共睹的成就! 在肯定这些进步的同时,我也一次又一次的感觉到,农村与城市最大的差距还是教育水平以及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差别。毕竟,我们是一个几千年的农耕社会,进入工业化的时间有限,所以,一些小农意识和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比如,婚丧嫁娶之类的事儿,农村很多做法就不能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流文化同步,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农村的落实与推广,想通过一代人的努力彻底解决而让农民与市民一样与时俱进追逐先进文化,从而改善其落后的思想观念,显然是不现实的。这些精神领域的矛盾,也是很多年青人进城后的苦恼! 据我体会和观察,现在不少年青人进城了,内心深处却不踏实。因为他们感觉到既不是城里人,也不是乡下人,常常在城乡之间的文化和习惯碰撞的夹缝中求生存,真的很不舒服!老人因为种种原因不想进城;年青人为了自己的发展和下一代接受先进的教育,不愿意回乡村发展,这是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点。 所以,我觉得"三农"问题,是困扰中国腾飞的乱麻问题,需要耐心和先进文化的不断输入,从而逐步改善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围绕着"老"和"小"做文章,不断改善农村的养老和教育落后的问题,以便我们国家城乡之间能够更加紧密协同发展。 这只是我个人的片面感受和认识,不妥之处,敬请谅解斧正! 作为一个踏踏实实的农村女孩,从小在农村出生,从小也是农村长大,只不过长大了要到外面读书,上班工作而已。这个问题呢我是这样看待的: 从城市回到农村对我来说最大的感受就是踏实,静心,安心。因为怎么说,告别了城市的喧闹,回到农村整个人很放松也很静心,没有城市中的压力。独享这原始的乡村气息,回归美丽的田园生活,农村的一草一木都感觉非常的真实,有感情,亲近大自然的感觉也会让人很舒服。但是在很多农村老人眼里,年轻人就得外出打拼,才算得上体面。但是话又说回来,这个社会很多人总是为了太多遥不可及的东西东奔西跑地拼搏着,其实我个人觉得人生真正的幸福:不过就是灯火阑珊下的温暖与柴米油盐间的充实,把心态放好,一切便会好。外表风光的人不一定内心就快乐,身边不少朋友顶着房贷车贷的压力,每个月都要想方设法的偿还各种房贷,这样的压力起码要还到50岁才能还清,这样的压力未必见得过得舒坦。人生想要 家门口独享这片空气的我 干活时候的我 菜地摘萝卜时的我 追求的东西很多,但不可能每样都能如愿以偿地得到。把每一个朴素的日子过到良辰便是最好的。所谓的生活,适合自己就是最幸福的。不去攀比,不去嫉妒,不去羡慕,不去强求,做最真实的自己,过最舒服的日子便可,家人健康平安,此生便足矣! 要说这感受太多了。我17岁离开农村,参军到了西藏。1996年离开部队,现在又住在成都。这次回家陪护年迈的母亲,一住已两月有余。 ①空气好了。就是空气清新,尤其是早晨外出散步,空气中都有一种草鲜味,多年来没有这种感觉了。 ②人员少了。一个大院子十几户人家,留守在家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儿童,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就连上学的孩子基本都随父母走了。 ③住房好了。以前的瓦房没有了,现在是清一色的小洋楼,三层居多,好多都没人住。房主打工在城里买了房,老人也进城了。 ④土地荒了。我们那里以前是田多土少,现在田承包种花草树木了。坡上的草比人高,怪可惜的。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一直到工作后才离开。现在住得离农村很近,还有很多亲戚住在农村,所以我不时到农村去,对农村情况比较熟悉。从城市回到农村有以下几大感受: 一是农村人越来越少了。我住的村子,八九十年代常住人口有200人左右,目前只有30人左右,很多人在城里、镇上买了房子,逢年过节才回来一下,所以平时基本没有什么人,有也是老弱病残。其他村庄也大抵相同,交通方便一点的农村情况要好一些。这几天一直在农村跑,去过不下20个村庄,都是人烟寥寥,有时要问个路,半天碰不到一个人。 二是房子越来越漂亮了。虽然人不多,但农村还有不少房子,而且现在新建的房子是越来越漂亮,很多都是小别墅。我想这主要源于人们的乡土情结,像我们这些农村出来的人大都有这样的情结,不管怎么样,宅基地是要留下来的。如果有老人在农村,房子还是要修好或者是盖好的。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房子要盖得更好。现在很多在外面混得好的人,都回到老家盖小别墅,深宅大院的也不少,虽然他们一年到头也难得回来住几次。前天就去了个大户人家,在他家像逛公园一样逛了个把小时。 三是城乡差别越来越小了。我们小时候,城乡差距很大,人们总是羡慕那些在城里当工人的家庭。而现在的农村,因为交通方便,流动通畅,吃的、穿的、用的、玩的等等,农村都比较俱全,城里有的,农村也都有。看看那些一幢幢的别墅高楼,再看看逢年过节到处停放的小汽车,许多城里人都艳羡不已。 四是荒地越来越多了。主要是人都往城里跑,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像这们村里40岁以下的,没有一个在家,别说大家不愿意种地,压根儿就没学种地,根本都不会。而且种地,尤其是种稻谷(蔬菜还可以),收益太少,辛辛苦苦劳动几个月,不如在外面打工一个月。所以很多地都是荒的,免费送给别人也没人种,任由荒草野树生长。 这只是我个人看到的情况和个人感受,各地或有不同,感受自然也不同,仅做交流。 一直在城市生活多年的人们,回到农村最大感受是: 一:农村的环境好,空气清新,人居条件比以前有很大改善,新房子、新路、新的村容与村貌让农村焕然一新。 二:农村汽车多,买车的人多,农村的文化气息好,村村有娱乐生活场所。就拿我老家内蒙农村举例来说:老人生活有保障,低保与社保全领上,农村各项补贴多,如粮食直补钱,退耕还林钱,牧民草场补助钱也有不少。这一切的惠民政策让百姓生活的保障,让老百姓能愉快幸福生活。 三:感觉农村的人富裕许多,生活条件比以前宽裕了好多,就是有一点比较看重利益,不像以前人人互相帮助。现在有点各自为各自谋利,过去人们看中互相的情感,现在看淡了人情事故,注重利益索取。 四:农村的投资兴业环境不如城市,农村人的现代意识不强,发展意识不强,农村对于国家振兴战略宣传不到位,人们没有意识到农村未来是国家发展的主战场。因此农村的发展环境与意识急待提高,与尽快适应未来发展的新机遇。 五:农村的生产条件改善,大部分种田已机械化,过去用牛耕与人力种田已不复存在。土地集中化耕种成形,种粮大户承包已具规模,新兴农民形成与农村合作社成立让农村再一次成为兴旺发达之地。 以上几点是城市回农村的最大感觉,感觉到新时代农村的新变化,农村已不是过去的农村,农村的发展新机遇已来临。面对这一历史发展机遇,不管是农村人或城市人一定要抓住机遇,把握机会,发展好自己的事业,过好自己的幸福富裕的生活。 我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我就是那个从城市回到农村的人。 2009年底我毕业实习,和姐妹约好一起去宁波打拼,那时候真是豪情万丈,想去大城市拼出一份天下。 在宁波的生活一直令我很满意,很容易我就找到一份家装设计师的工作,我喜欢这份与我专业相关的工作。 我租住了一个单人公寓,月租1300元,每月收入5000元以上,我有着规律而健康的生活方式。 每天清晨六点到七点我会在小区跑步半小时,早餐就买杯豆浆配个包子,回家一边化妆,一边开着电脑看CCTV新闻台,九点从家门出发,走路七八分钟,就到达我上班的大厦。 中午12点,同事们一起约好去吃饭,你一个菜我一个菜互相品尝,可以选择的餐厅很多,那氛围真是美好极了。 晚上六点下班,我穿着高跟鞋,优雅的走过大桥,看着等着路边灯红酒绿的娱乐厅,一排排服务员站在外面激情地喊着口号:客户至上。 周末我会去舞蹈班学习民族舞和爵士舞,这就是我在宁波的生活,一股优越感犹然而生,我终于在这个城市扎根了, 然天有不测风云,继母亲重病后,父亲腿又受伤 ,需要做手术,而且右手一点力气也使不上,整个胸部、肩膀、背部肌肉萎缩,医生说是神经元细胞损伤之类,反正阿克苏是无法治愈那种病。这可怎么办?身为家中的独女,我得回老家照顾老父亲啊! 于是我快马加鞭、马不停蹄地回到了心心念念的父母身边,看着满头白发的父亲,苍老不已的母亲,耳边伴着父母殷切期盼的话语,这都令我我羞愧不安。他们需要子女的照顾和陪伴,而我只为当一只快乐的小鸟般飞向远方,我真是太自私了。 我决定留在父母的身份,留在阿克苏地区兵团的一个小镇。但我很不适应,首先是工作机会太少,镇上连一家大型超市都没有,只有小商店;连个酒店都没有;只有个破旧的招待所。我从城市回到农村最大的感受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感觉除非考个公务员、事业编或教师类的工作,否则我就只能种地了。 经过努力的学习,在亲戚人脉的帮助下,我有幸成为了当地唯一一家国有棉花加工厂工作人员,收入每月2000元,说实话我并不满意这份工作,实在是没得选。 上半年我很闲,每天11点多才去漏个脸,中午四点到六点是我睡午觉时间,多数时候都是六点以后才去上班,工作时间安排上散漫惯了。 这里经济以农业为主,大家每天干活累的要死,专门去跑步锻炼身体的人几乎没有,我是不想做那个另类的人,我慢慢长胖了。 下半年我很忙,因为9月是棉花收获交售的季节,前期我们需要提前做好许多消防准备和交花安全宣传工作,后期每天都是收花、检花、验绒长、堆花垛等工作,为预防火灾更是频繁地及时、多次翻花,常常加班到深夜,要累坏了。 我感到很疲惫,我不知道怎么去缓解压力,也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可以消遣。 我是个吃货,尤其爱吃海鲜。可是新疆这地方多是大草鱼,味道真不好,身边多数人都不爱吃鱼。出去转一圈,不是拉面就是拌面店,连个特色小吃都没有,日子久了,馋的不行,感觉嘴巴都是苦涩的,距离我们最近的市区有110多公里远,那时候可没有修高速,路烂的不行,去一趟我要吐半天,想吃顿好吃的怎么那么难啊。 作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是最有发言权的,我19岁离开农村去了别的城市上学,一直到25岁回到了农村,在短短的6年时间里,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接下来和大家说一说,我所在的农村6年前和6年后的变化有好友坏 好的方面:村容村貌方面 第一:交通便利。还记得我离开我们村之前村里还是老旧不堪的砂石路,骑自行车非常不方便,现在村里修了水泥路直通市区非常方便快捷并且安全。对于村里人来说莫过于家家通水泥路,下雨天再也不担心脚上有泥土的问题。 第二:安全保障。路边安装了路灯,晚上出行方便了。并且在村里的主要岔路口安装了监控。家家都安装了统一的围栏好看的同时还安全。 第三:干净统一整洁的厕所,家家统一改造了带去味干净的旱厕。 第四:村里的路边种了很多的花和树,让人感觉心旷神怡,很好看 第五:村里的很多破旧的危房都被重新房盖,一座座崭新的房屋,看着都舒服 坏的方面:人员与房屋和土地问题 第一:人员越来越少,我站在我们村的角度来讲这件事,我所在的村是少数名族朝鲜族村,很多朝鲜族都去韩国打工了,村里留下的人少之又少,几乎看不到人,剩下的是寥寥无几的老人,年轻的都出去打工了。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喜欢城里五彩斑斓的世界。不愿意回到农村,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在村里没有经济来源,村子面貌一天比一天好,但是就是留不住人。 第二:房屋空置闲置问题。因为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房子都被闲置着,一到晚上漆黑一片,路灯非常亮,但是看不到房子有灯光。简直就是讽刺 第三:土地荒废严重,人都出去打工,房子不住,地自然而然就荒废了没人住。 美丽乡村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造福农村村民生活的更好,但是现在简直就是空建,村里建设的越来越好,就是没有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