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千年之前,长江以西的群山之间 有一座小城可是了不得! 这里低调且文艺 不仅集中了世界上最杰出的匠人 还是个叹为观止的艺术天堂 摄影@未知同学 如今的小城,既不缺大理的浪漫 更有着不输成都的巴适安逸 近些年,年轻人发现了这里、纷纷涌入定居、生活 让身居四线、逐渐被冷落的它 又重新焕发生机! 摄影@未知同学 城市虽小,却很独特 据统计,每年都有3万名外来人来这学手艺 其中1/6还都是 不远万里飘洋过海而来的外国人 图片@微博-央视网 有人爱它是座"半梦半醒"的城市 街上有人着装时髦,艺术与个性共存 也有人穿着睡衣溜达,随性又自由 摄影@阿北 摇身一变,它还是个美味的"吃都" 满大街的诱人美食 一定能够让你的味蕾过足瘾! 摄影@峰峰 传统和现代在这里碰撞 浪漫文艺与乡野气息在这里意外相融 它是千年"瓷都",更是年轻人的"新远方" 它就是江西·景德镇 摄影@shellysang 旧时的景德镇 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工业城市" 早在北宋赵恒景德元年 这里便以帝王年号得名 镇上形成了完整的陶瓷工业体系 摄影@Mini淑儿 民国时期,这里曾与广东佛山 湖北汉口、河南朱仙并称"全国四大名镇" 就在刚过去的10月,还举办了 一年一度的"景德镇国际陶瓷节" 摄影@未知同学 如今的景德镇 摆脱了冷气,一如诗中"浴火重生土变瓷" 成了无数人心生向往的"理想国" 杭州出发,高铁3h即可抵达! 摄影@亖晔愺islY 这一次,我们 开启访古与复新的密码 一起倾听 景德镇 这座小城的前世今生! 摄影@木音 去逛一逛最文艺 最有历史感的"窑子"! "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都在景德镇" 提到匠心之城,那就一定绕不开这里! 01.
丙 丁 柴 窑 "千年窑火的相传" 这座全部由清水混凝土打造 立志要做得比安藤忠雄还要好的丙丁柴窑 藏在一个非常安静 叫做"前程"的浮梁小村庄里 摄影@未知同学 来景德镇,80%的人都要到此一游 这里的女主人黄眉曾说 "火是窑的灵魂,丙火是阳火,丁火是烛火 阴阳相济,才能烧出好瓷器" 丙丁柴窑,正是因此而得名 图片@小红书FantaTrip 这里由当代 著名建筑师张雷 设计 面积约为 1800平方米 采用当下最流行的 原生态建筑方式 这里竹林环绕、环境清幽 保持着传统窑炉风格的同时 也融入了 现代时尚元素 摄影@Mini淑儿 窑炉容量很大,一次能烧200多件瓷器 所以一年仅烧三四次 其他时间,这里就成了"摄影棚" 拍婚纱照、艺术创作 为这座柴窑填充了许多浪漫色彩! 图片@小红书FantaTrip 02.
御 窑 博 物 馆 "全世界第二美的博物馆" 御窑博物馆,前身叫做官窑博物馆 在这里展出的御窑藏品 大多为孤品、绝品,为海内外罕见 摄影@亖晔愺islY 以红砖+窑洞+瓷器 为概念,设计而成 交替错落的圆润线条 让每一个角度都很出片! 摄影@Mini淑儿 这里由8个双曲面拱体结构 组成 地上和地下两个空间虚实相连 造型尤为奇特 2020年,被评为"全世界第二美的博物馆" 2021年,荣获建筑界的"奥斯卡奖" 摄影@亖晔愺islY 从白天美到黑夜 白天,阳光和墙面弧度 融合地起到好处 入夜后则更有韵味 月光与灯光的唯美交织,美轮美奂! 摄影@亖晔愺islY 03.
古 窑 民 俗 博 览 区 "北看故宫,南访古窑" 很多人来到景德镇 都想要去亲自看一眼古老的瓷器制作过程 刚入选2022年 "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 的 古窑民俗博览区,恐怕是你的首选! 摄影@左拉在旅行 这里的一切都是古意十足! 散布着宋代龙窑、元代馒头窑、明代葫芦窑 清代镇窑、清代狮子窑等11座 宋代以来各类柴窑 摄影@左拉在旅行 古窑景区集文化博览、陶瓷体验 娱乐休闲为一体 玩法之丰富,是旅行者不能错过的一站 摄影@左拉在旅行 你可以体验拉坯制作、绘制青花 还可以穿汉服穿越,逛陶瓷展、听瓷乐 感受古人的风雅 逛累了,就喝一杯古窑咖啡 饮一碗窑工茶,一解疲乏! 景德镇的大街小巷里 长满了"艺术品"! 山野里藏着艺术品 集市上有淘不完的好货 来景德镇,你哪怕不去什么景点 光是逛逛各类集市 也能感到无比的充实、快乐 ! 摄影@阿北 04.
乐 天 市 集 "100+年轻艺术家聚集地" 几大市集中最出圈的 要数乐天陶社举办的"乐天市集" 如果你想要看陶瓷、买陶瓷 到这里逛上一逛,再合适不过! 摄影@未知同学 每周六上午(9:00-12:00) ,摊主们 就会来创意集市上摆摊 据说,这里的摊主筛选最为严苛 每月都需要重新递交一次申请 制作新品、精心拍摄,才可能入选! 摄影@Mini淑儿 他们大多是大学生或者学艺人 也会有一些独立工作室 制作的杯子、碗碟、小摆件…风格款式不一 每一件都精妙有趣 当然,没人能空手离开这里! 摄影@阿北 05.
陶 溪 川 集 市 "手艺人的造梦空间" 陶溪川文创街区 它的前身是1950年代的宇宙瓷厂 现在则是一个创意园区 更是景德镇的城市新名片之一 摄影@shellysang 夜幕徐徐降临,华灯初起 陶溪川文创街区被灯光勾勒出优美的金色线条 随处可见,高耸的大烟囱和老厂房 极具年代感! 摄影@阿北 而这里的陶溪川集市 虽然和乐天集市比较相似,不过规模更大 摊位挨着摊位占据了好几条街 因此风格也更加多样化 除此之外,这里汇集的 店铺和美术馆也值得一逛! 摄影@shellysang 为了唤起年轻人的陶瓷梦想 这里还把原来老瓷厂的窑炉车间 改造成了"邑空间" 免费提供给年轻创业者和艺术家 展示、销售自己的陶瓷作品 俨然成了"景漂"一族的"造梦空间" 摄影@shellysang 06.
瓷 宫 "80岁+老奶奶耗资6000万打造" 在景德镇浮梁县新平村 耸立着一个五彩斑斓的"蛋糕" 全身镶嵌了数万件瓷片、瓷瓶、瓷盘 被当地人称为七彩"瓷宫" 摄影@Mini淑儿 现年80几岁的耄耋老人余二妹 是这座"瓷宫"的主人 她倾注一生的心血、耗费全部家当 只有一个梦想 就是能给景德镇的历史留下一点东西 摄影@阿北 整整历时5年、花费6000万 造了一座鲜为人知的千年瓷宫 步入其中,如同进入了另一个陶瓷博物馆 现在老奶奶仍然非常年轻、矫健 且可来这里听她讲述瓷楼的故事 摄影@阿北 浪漫文艺和乡野气息 在这里野蛮生长! 07.
三 宝 村 "走进真正的世外‘陶’源" 有山有水有手艺 树影摇曳、万物自在 ,这里是 世界各地陶艺家们的理想国—— 三宝村 由景德镇本土的陶艺家李见深老师 从海外归来后创办的 摄影@阿北 再后来,这里慢慢自发地聚集了 上百位陶瓷艺术家的工作室 成了世界各地艺术家们在景德镇的乌托邦 也承载了无数"景漂"的梦 摄影@shellysang 除此之外,三宝村是个很特别的存在 有着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风光 更藏着中外陶瓷界厉害的"扫地僧"们 随便一走,都可能会发现惊喜 摄影@shellysang 散步的同时,你也可以顺路拜访 这些艺术家的工作室 在这样一个属于瓷器的世外"陶"源 你会发现时间很慢 艺术前卫,但又不失包容! 摄影@shellysang 08.
东 埠 古 村 "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 这里是白居易笔下 "前月浮梁买茶去" 的 浮梁县东埠古村,宋时名为"鸿潭" 有着瓷土运输造就的古街 是古时候启运高岭土的大码头和集散地 摄影@木音 村里的东埠码头 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 原先东埠古街的东西两边,各有一个码头 如今只剩了东边这个,还保存完好 摄影@木音 当年大量的高岭土、釉果、窑柴 粮油等原料物资 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景德镇 摄影@木音 万年桥则是江西最长的明式仿古桥 站在桥上俯瞰,风景很赞 从石板桥走到东埠街,夕阳西下,风景绝佳 这里几乎没有什么游客,青山绿水相伴 慢节奏的生活格外治愈! 摄影@木音 09.
瑶 里 古 镇 "水墨江南的原生态古镇" 群山环抱的瑶里古镇 草木幽深、禽鸟啼鸣、飞瀑流泉 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 的美称 摄影@阿北 瑶里古镇距离景德镇 车程1小时左右 唐代中叶这里就有生产陶瓷的手工作坊 因是景德镇陶瓷发祥地而得名 这是一个没有过度商业开发 的古镇 保留着原始的模样 摄影@木音 瑶里雨量充沛、气候适宜 森林覆盖率高达94% 又处黄山和鄱阳湖平原的过渡地带 植被资源也非常丰富 有"天然氧吧"之称 摄影@木音 秋天一到,瑶里也开始晒秋 簸箕装满红红的辣椒,放在桥上晾晒 清澈的瑶河贯穿古镇 古朴的廊桥、斑驳的明清古居 就这么静静地守候着时光 摄影@木音 在景德镇 除了瓷,就是吃! 景德镇不止是瓷都 还是一座馋人的"吃都" 饺子粑、冷粉、牛骨粉、油条包麻籽果 …… 到处都是独一味的小吃 选一家地道的江西菜馆 无辣不欢的江西菜,过嘴难忘! 摄影@峰峰 01.
特色牛骨粉 在景德镇,牛骨粉其实指的是两种食物 一份香辣牛骨头、一碗三鲜米粉 两者搭配被称作牛骨粉 啃一口骨头,嗦一口爽滑的米粉 那才叫一个过瘾! 摄影@峰峰 02.
景德镇冷粉+肉饼汤 来景德镇不"嗦"粉,是不完整的! 而在景德镇的一天 是从 嗦冷粉 开始的! 来一碗比《早餐中国》里的南昌拌粉 更有嚼劲的 景德镇冷粉 再加上一碗肉饼汤 ,那滋味真叫绝! 03.
油条包麻籽果 作为瓷都人的早餐 油条包麻籽果,就像神一样的存在 新鲜炸的酥脆的油条 配上 滚热的麻糍 ,这样的搭配太牛了! 简单的味道却让人难以忘怀! 摄影@峰峰 瓷泥煨鸡、饺子粑、辣椒粑 …… 喜欢"瓷"的人来到景德镇 面对诱人的食物,发现自己原来更爱"吃" 以风味美食作陪 让这座艺术之城,多了一份烟火气! 逛不完的集市、特色美味小吃 有趣的陶艺体验、充满惊喜的古村镇 遍地的陶瓷艺术品 都是它的魅力 景德镇,真乃梦中情地也! 编辑@司南 #秋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