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件非专业的事情,不是本事,不是能力,不是技术,不是商品,不是演出,是花木那样的生长,有一份对光阴和季节的钟情和执着。一定要,爱着点什么。它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充盈 。业余的,爱着。" ——汪曾祺《人间情味》 汪曾祺先生 今天又是阴天,不只是说天气。 疫情像惹人烦的虱子一样,黏在时代的皮肤上驱赶不去,就业压力,住房压力,升学压力,一座座大山压在头上。 "躺平"的口号压在头上, "内卷"愈演愈病态,今天我们不来评判孰是孰非,只是谈谈在这个压抑焦躁的时代,我们如何摆出一个更加舒坦的姿势。 心情烦闷的时候去读读汪曾祺的《人间情味》吧,年少时性情顽劣,觉得汪曾祺在《人间草木》里描述栀子花的那句话实在是坦率地不行"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妈的管得着吗! " 痛快,痛快! 栀子花,图源百度 后来经过疫情,升学压力,经济压力,身体问题,几日前在图书馆借出汪曾祺的书,翻看第一页"我在大青山挖到一棵山丹丹……"山丹丹!呵,管你什么山丹丹! 厌烦得不行。 矫情矫情,什么坦然,都是狗屁,没经过痛苦,自然坦然,自然快乐,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写什么书! 前两日生了疖子,躺在床上下不来,心浮气躁,手机又恰巧没电,无聊之下,只能又翻出那本《人间情味》。 "在戴了右派分子的帽子以后,我曾经被发配到西山种树。"也不是一点儿苦没吃过么! "以修十三陵水库和这次西山种树的活最重。那真是玩了命。"不知为何,读到这句,心里揪在一起,反复看了几遍,差点落下泪来。 在外求学,疫情阴影,人心惶惶,麻木惶恐,身体心里愈发差,一天比一天压抑。 "一早,就上山。"只有大白馒头,酸萝卜,这伙计肯定吃不惯,烤蝈蝈,胖蝈蝈嚼起来脆香脆香。 然后他说"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吗呢!" 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吗呢! 读到这句,心里郁气荡然一空,就是啊,老是愁眉苦脸干吗呢? 图源百度 汪曾祺笔下的人个顶个的热爱生活,他笔下经受"文化大革命"被打断踝骨的老曹,还是那么"红火",健谈豪饮。 他写他家那座小花园写得尤为动人,绣球花,龙抓槐,含羞草,海棠树,梅树,碧桃树,心灵在此逐渐丰盈。 尤其是那缸荷花。 "荷花像是清明栽种。我们吃吃螺蛳,抹抹柳球,便可看佃户把马粪倒在几口大缸里盘上藕秧,再盖上河泥。我们在泥里找蚬子,小虾,觉得这些东西搬了这么一次家,是非常奇怪有趣的事。缸里泥晒干了便加点水,一次又一次,有一天,紫红色的小觜冒出来了水面,夏天就来了。赞美第一朵花,荷叶上花拉花响了,母亲便把雨伞熏出来,小莲子会给我送去。" 为何对这一段尤其钟爱呢? 作为一个北方人,总向往南方的江南水乡,觉得白墙乌檐的房子格外清丽,而那座房子里应该有个院子,院子里摆着一缸荷花。 一缸莲花 将如此美好的东西拘在自己的地盘,把玩在手心,实在是一桩美事,于是高中时期就通过各种途径找碗莲的种子,每年夏天都兴冲冲地尝试,最后都以一盆荷叶凋零告终。 再说汪曾祺笔下的翠湖,不大也不小。小了,不够一游,太大了,游起来怪累。 翠湖公园,图源百度 寥寥数句,令人心驰神往,不大不小四周种满树的安静的湖呦,给人以无数安慰和疗养。 想到自己去过昆明,吃了各种做法的土豆和酸菜牛肉,看了滇池,只觉得无功无过,便觉得无比后悔,翠湖啊,美丽的翠湖,我怎么能错过。 后来一搜才无奈哑然,原来翠湖竟是滇池的一个湖湾,哪是翠湖美呢,滇池不美呢,而是旧时去云南时由于俗世心事重重罢了。 可见"境随心转 "绝非空谈。 郁闷烦躁时且读读汪曾祺吧,心平气和之后再去解决该解决的事吧,如果解决不了的,那就只能,继续读读汪曾祺了。 总之,注意身体,祝你健康。 感谢读到这里。